闽台庙宇建筑(1)

海鱼

<p class="ql-block">泉州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闽台庙宇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联系</p><p class="ql-block">首先,从诸多庙宇的角度来看,闽台两地的庙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台湾的关帝,妈祖、保生大帝的信仰文化源于闽南地区,特别是漳州和泉州。明末清初,大批泉州、漳州的民众移居台湾,他们不仅带去了关帝的信仰,还兴建了众多关帝庙。这些庙宇与闽南的关帝庙,妈祖,保生大帝在信仰、建筑和文化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各种建筑模式与闽南地方建筑特色相吻合。此外,台湾许多庙宇都悬挂着与闽南庙宇相同的楹联,进一步证明了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妈祖庙为代表的海洋文化建筑模式也体现了闽台庙宇之间的紧密联系。妈祖原是福建莆田人,因救助海上遇难人员而深受赞誉,并逐渐被沿海人民祭祀。随着明末年间福建沿海地区的移民热潮,妈祖信仰也被带到了台湾,并在那里生根发芽。如今,台湾地区拥有大量的妈祖庙和妈祖信众,这进一步证明了闽台庙宇之间的深厚联系。</p> <p class="ql-block">白礁奉祀保生大帝吴夲的庙宇</p><p class="ql-block">保生大帝吴夲,字华基,号云冲,生于宋太宗兴国四年(979 年),北宋福建路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今属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村)人,祖籍泉州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曾任宋代御医,后悬壶济世,医德高尚,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礁保生大帝庙,在举办24年闽台保生大帝文化节。</p> <p class="ql-block">惠安(中国唯一一间敬奉解放军庙宇)</p> <p class="ql-block">崇武解放军烈士庙是中国第一个为纪念解放军烈士而建的寺庙,位于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西华村西沙湾畔,建筑面积约 1000 多平方米,保护范围 6000 平方米,于 1993 年筹建,1996 年建成。</p><p class="ql-block">1949 年 9 月 17 日,正值崇武镇鱼市庙会,国民党军队的飞机突然袭击。人民解放军第 28 军 251 团官兵为保护群众,在西沙湾依托船体和沙坑进行还击。而后 5 名解放军战士冲出掩体,用血肉之躯掩护了一位还在沙滩上的小女孩。此次敌机轰炸中,崇武老百姓无一遇难,而人民解放军有 24 名官兵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1993 年,被解放军战士救出的小姑娘曾恨拿出积蓄,带动群众捐款建造庙宇,正名“廿七君庙”。1996 年解放军烈士庙正式建成。</p> <p class="ql-block">此碑是郑成功攻打台湾大部队靠岸,也是郑成功从白礁带着保生二大帝在登陆上岸的地方,台南学甲北门,就将保生大帝供奉在此后(学甲慈济宫)建成后入住学甲市中心。</p> <p class="ql-block">(白礁亭)是向西面对白礁慈济宫祖庭的拜亭。</p> <p class="ql-block">学甲保生大帝上白礁的来由与历史和民间信仰紧密相关</p><p class="ql-block">学甲慈济宫主神保生大帝,系于明末由福建泉州府移民迎请,随郑成功部队来台,而由学甲头前寮将军溪畔登岸。上白礁祭典根据考证,始于清代。学甲地区乡民经常返回原乡福建泉州白礁慈济宫谒祖,由于保生大帝诞辰为农历三月十五,故必须提前数日渡海。</p><p class="ql-block">20世纪后半才逐渐改为每4年举办。在日据时期,由于两岸民间往来受限,来往关卡不便,台湾信众无法回祖国白礁慈济宫谒祖庙,便改为在当年保生大帝神像登陆的将军溪畔头前寮,隔海遥对祖籍地白礁村方向举行谒祖祭典,风俗流传至今,数百年不变。</p><p class="ql-block">学甲保生大帝上白礁的来由是源于台湾学甲地区乡民对福建泉州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的谒祖信仰,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今天盛大的上白礁祭典。</p> <p class="ql-block">三寮湾东隆宫是台南最有代表性王爷宫,对面那七层大楼是该宫王爷信物博物馆,我曾经经该董事会的同意在此拍了三天王爷信物等。</p> <p class="ql-block">台湾最大的地震是1999年9月21日发生的集集大地震。这场地震的震级达到了里氏7.6级,发生在台湾南投县集集镇附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20世纪末期台湾最大的地震。</p> <p class="ql-block">集集武昌宫在9.21地震中被震倒保留下着当时原貌,非常惨烈的大自然破坏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台南南锟身庙</p> <p class="ql-block">此外,闽台庙宇还承载着民间信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关帝和妈祖,保生大帝作为闽台地区共同的信仰对象,不仅保佑着人民的平安健康,还成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凝聚侨心的重要“心桥”。通过庙宇的交流和互动,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得以拉近,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闽台庙宇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联系,这些联系不仅体现在信仰和建筑上,还体现在文化交流和社会功能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