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

开心

<p class="ql-block">在山西省中部,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它仿佛被时光遗忘,静静地伫立在现代文明的边缘,这就是平遥古城。这座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的古城,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我们登上了平遥城墙。</p> <p class="ql-block">平遥城墙是世界上现今保存最古老的城墙之一,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经历代不断的改建、扩建、增建而形成现存规模。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6162.7米,墙高10米,顶宽3-5米,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内砌女儿墙,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城墙上有72座敌楼,3000个垛口,象征着孔子的72贤人、3000弟子。古城有6座城门瓮城,各有象征和寓意,南城门迎薰门为龟头,北城门拱极门为龟尾,东西4座城门和瓮城双双相对。</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规划严谨,街道布局呈“土”字形,一条城市轴线由南至北贯穿全城,整体形制遵从八卦方位,形如龟甲,又称龟城。城内由4条大街、8条小街及72条小巷构成纵横交错的道路框架,形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形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保存着300余处文物、近4000处传统建筑,包括古城墙、日昇昌、县衙、文庙、城隍庙、清虚观、协同庆钱庄、中国镖局、藏报馆、马家大院、古兵器博物馆等多个景点。这些古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风格,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外观封闭,木雕、砖雕和石雕制作精巧。</p> <p class="ql-block">日昇昌是中国第一家票号,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日升昌票号的创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开端,也奠定了平遥古城“中国华尔街”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日昇昌占地近2000平方米,坐南朝北,前后三进院落,正院、偏院各三组并列。前街门面正院和西偏院各为五开间,东偏院为二开间式,高出路面五层石衔,有厅堂铺号共67间。</p> <p class="ql-block">帐房。总理全号帐目,负责银钱出纳的重要内部机构。设帐房先生1人,副帐1人,帮帐1一2人。</p> <p class="ql-block">帐柜房间。</p> <p class="ql-block">月昇昌票号票徽。</p> <p class="ql-block">信房,是日昇昌票号中负责信件往来和信息传递的重要部门。</p> <p class="ql-block">客房。</p> <p class="ql-block">厨房。</p> <p class="ql-block">组织管理。</p> <p class="ql-block">日昇昌在全国设立了 35 个分庄,重点多在东部沿海城市和南方城市,同时也在俄、蒙设立了代理庄,是平遥票号中在各地设立分庄最多、业务量最大、盈利最高的一家,号称“天下第一号者”。</p> <p class="ql-block">帐本。</p> <p class="ql-block">金柜。</p> <p class="ql-block">蔚泰厚。是继日昇昌票号后平遥产生的第二家票号。</p> <p class="ql-block">平遥市楼位于平遥古城南街,雄踞全城中心,是平遥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市楼为三重檐木构架楼阁,高18.5米,歇山造,平面呈方形。楼顶屋面的彩色琉璃瓦镶成“囍”“寿”图案,色彩绚丽,寓意吉祥。</p> <p class="ql-block">中国镖局博物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全面展示镖局历史文化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占地面积2千余平方米,有五进院落11个展室。进门是狭长院子,南北两厢房外墙上插着镖旗,院子里立着写有“镖”字的小影壁充当隔断,前面摆着一辆镖车。</p> <p class="ql-block">走镖也要遵守行业规范,恪守职业道德。</p> <p class="ql-block">职业技能要掌握,专业术语须牢记。</p> <p class="ql-block">镖箱,专用运输工具一相当于现在的集装箱。</p> <p class="ql-block">镖师练习武功的地方,平时多流汗,工作时才能少流血。</p> <p class="ql-block">秘密金库。从功能上看,它主要用于存放贵重财物。在镖局押送大量金银等贵重物品时,在镖局总部设置秘密金库可以保证这些财物的安全。其位置隐蔽,一般人很难发现,这是出于安全防护的考虑,防止被盗贼轻易找到目标。</p> <p class="ql-block">听雨楼位于山西省平遥古城老县衙外,是平遥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为横跨衙门街的过街楼,北端通进县衙。它是下台上楼共二层的建筑,下层为砖砌方型高台,中间是砖券门洞,可供人员车马通行;上层为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檐角微挑,脊头螭吻高翘,楼匾东西各异,东为“听雨楼”,西为“观风楼”。“听雨楼”这个名字富有诗意,让人联想到雨打屋檐的美妙意境,给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感觉。而“观风楼”则体现了古代官员观察民风、了解民情的寓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穿过听雨楼,便来到了平遥县衙。平遥县衙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大堂前东西厢各11间,为吏、户、礼、兵、刑、工房,是县衙各职能部门的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大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大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宅门,门卫住所。</p> <p class="ql-block">二堂是知县日常办公、审理民事案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内宅则是知县及其眷属的居住之所。</p> <p class="ql-block">大仙楼,始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原名观云楼,是知县观察四乡天气云晴之所,清代改称大仙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狐仙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灵性和神通。明清时期,历任知县为求得仕途平安,将狐仙供奉起来,请它保护官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信仰和心理寄托。</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大街上有诸多牌楼,为古城平添了许多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是一座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宗教规制齐全的官祀道教庙宇。</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主殿。面宽五间,采用七檩前廊式建筑结构,斗栱五踩双下昂,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着城隍爷的塑像,威严肃穆,让人感受到城隍神的神圣与庄严。两侧还有判官、小鬼等塑像,形态逼真,仿佛在执行着城隍神的旨意,掌管着人间善恶与阴间秩序。</p> <p class="ql-block">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后成为县学所在地,直至清光绪末年废除科举后,县学停办。</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专祀庙宇,庙内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孔子圣迹图等,都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体现,承载着人们对孔子的尊崇和对儒家思想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夜幕下的平遥古城彩灯高挂,处处洋溢着中国年的喜庆气氛。</p> <p class="ql-block">山西的陈醋、杏花村的美酒都是山西的特产。</p> <p class="ql-block">在平遥古城品尝各种美食,如平遥牛肉、平遥碗托等的时候,搭配当地特色的醋是很常见的体验。人们在吃饭等场景中会说“吃醋”。看来,山西人爱“吃醋”,也会“吃醋”。</p> <p class="ql-block">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和老中医合个影,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夜幕平遥绽华光,城楼熠熠映重墙。</p><p class="ql-block">阑珊灯火催思古,千载风华韵味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