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打铁花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最初是工匠们的祭祀活动,之后演变为民间庆祝仪式,象征富贵吉祥、事业兴旺。</p> <p class="ql-block">打铁花表演时古乐齐鸣,化铁炉火光冲天,打铁花艺人赤膊上阵,舞动着千余度高温的铁汁自如穿梭,被击打后的铁花纷飞,可迸出几丈高冲向空中朵朵绽放,场面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河南确山是打铁花的起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一千年绝技源于老乐山道教文化,是一种由民间工匠及老乐山道人共同祭祀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而举行的活动,后来演变为综合性民间传统庆祝仪式。</p> <p class="ql-block">打铁花素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中华第一铁花”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2008年,“确山铁花”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这也是国内打铁花类表演唯一入选国家级非遗的保护项目。</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确山铁花”曾先后在北京、河北、河南、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展演展示,还开展了“确山铁花”进军营、进校园、进社区等大型公益性活动,每次均引起轰动。</p> <p class="ql-block">央视一套(朝闻天下)、四套(远方的家)、七套(年味儿)、十套(铁水变烟花)、十三套进行专题报道 ,北京(北京您早)、江苏(漫天铁花代代红)、江西(金飞讲故事)、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宁夏、深圳、香港等10余家地方卫视和全国互联网各大网站多次宣传报道,2016年受著名导演孙周邀请参加拍摄微电影《铁树银花》。</p> <p class="ql-block">2016年受央视春晚节目组邀请登上2017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同年再次受到孙周导演邀请参加拍摄电影《人间喜剧》;2018年受邀参加中国第一届农民丰收节暨电影节。</p> <p class="ql-block">“打铁花”表演前,先要在宽阔的场地上搭起一丈余高的四角大棚,称为“花棚”,花棚顶铺一层新鲜的柳树枝(柳树枝细密、绵软、水分多,不易燃烧),树枝上绑满各种烟花、鞭炮等。“花棚”顶部正中竖起一丈余高的杆子,称为“老杆”,“老杆”顶上绑上鞭炮、烟花等,称为“设彩”。</p> <p class="ql-block">花棚旁边立一座熔化铁汁用的熔炉,用大风匣鼓风,把事先准备好的生铁化成铁汁待用,打铁花用的铁水需要达到1600℃~1700℃,即看到铁水迸出金花才行。打铁花虽然好看,但表演却极具危险性。</p> <p class="ql-block">打铁花时,先把熔好的铁汁注入事先准备好的“花棒”(一个拳头粗细、一尺多长的新鲜柳树棒,棒的顶端掏有直径3厘米大小的圆形坑槽,用以盛放铁汁),打花者一手拿着盛有铁汁的“花棒”,一手拿着未盛铁汁的“花棒”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击盛有铁汁的上棒,使棒中铁汁冲向花棚,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铁汁遇到棚顶的柳枝而迸散开,又点燃棚上的鞭炮、烟花等,五彩缤纷、震天动地。</p> <p class="ql-block">如有技高一筹的打花者,能一棒击中老杆,点燃最高处的烟花、长鞭炮等,称为中彩。此人将被当众报出姓名,披红戴花,奖励钱物,十分荣耀。</p> <p class="ql-block">打铁花是中国民间习俗、民间艺术中富有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与民众的祈福愿望、祈福习俗,又与道教艺术的世俗化密切相关,同时还融入了民间信仰、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生活内容,文化内涵丰富,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非遗火壶是一种 将操纵火焰的技巧与艺术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火壶表演起源于中国湖南省湘乡市壶天镇,已有超过150年的历史。它最初可能是作为保安族的一种茶用具而诞生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集武术、杂技、舞蹈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的独特表演艺术形式。</p> <p class="ql-block">火壶的构造通常包括壶身、壶盖、壶嘴以及壶把等部分。壶身一般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以确保在表演过程中能够承受高温火焰的灼烧。壶嘴设计精巧,便于倾倒茶水或进行各种高难度的表演动作。壶盖则用于密封壶口,防止热量散失和茶水溅出。</p> <p class="ql-block">火壶表演的核心在于通过烧红的木炭与特制铁网的巧妙结合,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火花效果。表演者会身着防火服,将烧好的木炭放入特制的铁网中,确保木炭充分燃烧,然后通过各种舞蹈动作和姿势,如抖动、旋转、抛接等,将铁网中的火星和火花抖落出来,营造出绚丽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火壶表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火焰代表光明,象征着驱散黑暗、迎接希望。火的舞动则体现了生命的蓬勃力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此外,火壶表演还寓意着驱疾避祸、百家安宁等美好祝愿,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p> <p class="ql-block">火壶表演的传承现状显示出了积极的趋势,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同时也有新的机遇。通过网络平台及节日的传播表演,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增长,火壶表演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p> <p class="ql-block">非遗火壶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精湛技艺的体现。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祝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