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是我和三位女友在斐济玛洛洛莱莱岛的马斯克卡瓦度假村的第三天,这一天我们上午在岛上散步,下午去最近的玛洛洛岛上参观渔村,傍晚第一次尝试在海边做烧烤,度过了充实而愉快的一天。<div> 11月到次年的4月是斐济的雨季,夜里又下了一场大雨,早上同样被早起的鸟儿叫醒。 当天上午没有我们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早饭后我们四个人就到小岛上之前没去过的地方走走,继续探索这个热带的岛屿,沿着酒店里的道路溜达,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树木、绿色的草地。</div> 形式多样的别墅掩映在路边的树丛中。 这丛灌木旁的地上有好几个洞,这样的洞我们住的度假屋附近也有,是一种类似鼹鼠的动物打的洞。岛上的生态环境太好了,各种动物都能找到它们栖息的好地方。 我们在酒店边缘找到了一条幽静的路,决定沿着这条路走走,看能走到哪里。路的左侧是我们住的酒店的地盘,右侧是一大片开阔平坦的草地。 仔细一看路旁的牌子,原来这一片开阔平坦的地方竟然是一个简易的飞机场,我们看到了简易的跑道灯光系统。 这座黑色的小房子好像是机场的一种简易的导航设施,机场没有飞机活动的时候,就成了动物们的地盘,一只鹭鸟正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 我们沿着机场旁的小路走到尽头,又看到了大海,原来这里是玛洛洛莱莱岛的另一侧,这里的海滩非常清净,一个游人都没有,因为人迹罕至,也就无人打理,沙滩虽然细腻,却有不少植物的残枝留在沙滩上。海水很清澈,但因为天空乌云密布,没有阳光,海水的绿色也显得暗淡了。 远远的海天相接处看到一片陆地,辨不清那里是斐济的本岛——维提岛还是附近的玛洛洛岛。 无人的海滩成了我们四个人撒欢儿的地方,我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玩水。 在海边玩了一会儿水,天空忽然飘起了小雨点,担心热带的暴雨突然降临,我们赶紧往回走。 吃过午餐,在度假屋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准备去参观渔村了。 再一次在酒店前的码头集合,参加下午渔村活动的客人还不少,大人小孩儿加起来有近二十人,我们分乘两艘快艇,前往渔村。 我们参观的渔村位于离我们的玛洛洛莱莱岛最近的玛洛洛岛上。两座岛屿之间距离很近,乘坐快艇十多分钟就到了。 这是我们乘坐的快艇,一个十多岁的半大小子非常机灵,他是我们快艇船长的得力助手,非常灵巧地帮助船长停靠船只。 我们第一拨下船,这是跟我们同去的第二艘快艇上的游客,他们也准备下船,这里没有专门的码头,就靠人力拉着小船靠岸,那个机灵的半大小伙子前去帮助船上的游客下船。 玛洛洛岛上有当地居民,我们一到这里,就看到了许多在海里嬉戏的当地小孩儿,大海是他们的故乡,从小在海里扑腾训练出他们超好的水性,他们肆意疯玩,家长们好像完全不担心他们的安全。 我们上了岛,没有专门的导游带我们参观,我们就自己在村里溜达,这一片区域好像是村里的中心广场。 这座村里最高大雄伟的茅草屋,估计是酋长的家。 这座建筑好像是教堂。 这两个白色的四方形柱子好像是纪念碑,上面有文字,但却是斐济文,我们看不懂。 接下来,我们参观村里的学校,巨大的操场覆盖着绿草,操场旁是一排建筑,大部分是教室,还有几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 这个牌子上写着学校的名字:“玛洛洛区学校”,废弃的矿泉水瓶子被收集起来,用于装饰这个小花坛。 教室前的旗杆上悬挂着斐济的国旗,国旗上有米字形图案,标明斐济是英联邦的成员。<div><br></div> 斐济这片岛屿35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1643 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航行到斐济附近,但并未登陆。1774 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到达斐济,对斐济进行了初步的勘测和记录,此后欧洲人开始频繁来到斐济,打乱了斐济人平静的生活。<br> 19 世纪初,英国传教士来到斐济,开始传播基督教,对斐济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1874 年,斐济成为英国殖民地,英语也成为斐济的官方语言,因此我们在斐济遇到的当地人多多少少都会讲英语。<br> 1970 年,斐济正式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然而国内多次发生政变,英联邦成员的资格曾数次被暂停,之后经过多方努力,英联邦成员资格又被恢复。如今的斐济,政治局势逐渐稳定,经济也开始走上复苏和发展的轨道,旅游业是斐济最重要的产业之一。<div> 参观渔村也是玛洛洛岛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项目,因此村民们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都很友善。<br></div> 教室前坐着不少教师和学生家长,他们聚在一起喝卡瓦酒,也热情地邀请我们加入。 恭敬不如从命,我们也坐下来,和他们聊了一会儿天,并接受了他们的好意,每人喝了一杯卡瓦酒,有了前一天斐济小伙子苏雷的培训,我们已经比较熟悉喝卡瓦酒的规则了。 教室里的桌子上堆满了孩子们的书本。 教室虽然简陋,倒也布置得井井有条,墙上挂着孩子们的作品。 学校的院子里有两只非常热情又温顺的狗,很招孩子们喜欢。 我们团里这两位好像来自东欧的男孩儿立刻跟狗玩起来了。 两只小狗非常信任小孩子,四脚朝天地躺着,接受孩子们的爱抚。 大人们看到小狗这么乖,也忍不住来摸摸它们。 马姐家里也曾经养过狗,了解狗的习性,她看这个小狗如此讨人喜欢,也忍不住摸了摸它。 学校里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这个儿童游乐区,团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没过几分钟,就和玛洛洛岛上的孩子们混熟了,一起玩了起来。 种族、阶层、人种、肤色,这些对孩子们来说似乎都不存在,他们只要遇到同龄人,几分钟就立刻成为好玩伴了。 孩子们很快打成了一片,连小狗也跟孩子们成了同一个阵营的朋友了。 学校里也有一株巨大的凤凰木,可惜大部分花儿已经落了。 这座海边的学校为我们了解斐济当地人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我们离开学校,准备返回船上时,在路上又遇到了一家当地人,被热情地邀请到他们家里,他们穿着当地传统的亚麻草编织的衣服,给我们介绍当地的情况,又给我们敬上了卡瓦酒,我们不好意思拒绝,这已经是我们当天的第二杯了。 谭文也问了老人有关村里生活的问题,老人都耐心地进行了解答。 临走前,我们和老人及他的小孙子合了影,也给他们留下了一点现金,表示了一下我们的心意。 小孙子眼睛又圆又明亮,满头的卷发,非常可爱。 告别了村里的老人一家,我们回到了海边,这里有当地的妇女在售卖她们手工加工的纪念品。 我们在海边等待其他客人,大家一起搭船返回酒店。这里的沙滩上到处都是杂乱的水草,当地人也都习惯了。 当地的那些野小子们还趴在我们的快艇边疯玩儿。 等客人都到齐了,我们乘坐两艘快艇踏上了返程,不到一刻钟,又回到了酒店的码头,顺利地结束了渔村的参观。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我们没有立刻回度假屋,在海边走走,期待着看一场美丽的夕阳,可是天边的云层太厚,拍到的夕阳没有想象中那么美。 坐在海边,习习的海风吹过,岛上的时光轻松而惬意。 海水清澈,水中的鱼儿清晰可见,我们都拿起手机,拍起了水里的鱼儿。 这种鱼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它们身上的花纹非常漂亮。 海边宁静而美丽,一位爸爸在水中教孩子学浮潜。 停泊在沙滩上的小船。 这种船叫双体帆船。 这座小桥的尽头是一座小岛,岛上有一个酒吧,也是岛上的第三处餐厅,我们提前在酒店预定了当晚做烧烤的食材,要在小岛上尝试做一回烧烤。 这就是我们晚上做烧烤的酒吧兼餐厅,有时候这里会有驻唱歌手表演,酒店的客人可以来这边吹着海风,听着音乐,品着酒水,享受慢节奏的假期。 我们按约定的时间来到这个做烧烤的地方,服务员指导我们如何使用烧烤炉,我们就立刻动手做了起来。因为食材和配料酒店都已准备好,做起来也就比较简单,主要是把食材加热一下,加上一些配料就好了。 酒店为我们当晚烧烤准备了丰富的食材。 做烧烤的过程中,天忽然变了,开始飘起雨来,风也越来越大,吹起了女士们的裙裾。 我们顶着风雨坚持把食材加工完,问服务员可不可以把做好的食物带回酒店房间,她热情地说,完全可以。我们就赶紧行动,把食物打包,顶着越来越大的雨点一路小跑,回我们的度假屋。 回到自己的度假屋,终于可以放松地享用丰盛的美味佳肴了。此时外面风大雨大,我们万幸早点决定回房间,否则在外面此时要被淋成落汤鸡了。雨季的斐济,风雨说来就来啊! 在一顿丰盛的烧烤后,我们都吃撑了,那就在房间里运动运动,消消食吧。 雒姐带着谭文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开心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这是我们在马斯克卡瓦酒店住的第三个晚上,也是在这里的最后一晚,明天我们即将告别这座令人难忘的小岛,回到斐济本岛维提岛。<div> 谢谢赏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