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非之行第四站~大峡谷。</p><p class="ql-block">南非的布莱德河大峡谷,一个被誉为世界上最陡峭的峡谷之一,你会被它的自然之美深深震撼。这个壮观的景点位于克鲁格国家公园的西边,平均深度达到了762米,最深处更是深达1372米。</p><p class="ql-block">由于提前知道,大峡谷景区有罢工,去试试运气。看能不能见到“上帝之窗”景观的深渊辽阔,以及“三茅屋岩”的俊丽美景,还有布莱德河与楚而河交汇处的水蚀洞穴地貌“波克幸运壶穴”。</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个小镇,看路牌才知这是“萨比小镇”,是克鲁格国家公园的另一个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这个路牌God's Window,表示“上帝之窗”快到了。</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这一带的松树和桉树都是经济林,庄园主每隔几年就会安排砍伐,然后种上新的一茬林木。南非的木材出口是一大经济支柱,造纸业也很发达。</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上帝之窗”。景区的大门被一把铁锁关闭,门外有几名罢工人员聚集。其中有位妇女用手势告诉我们,可以从大门侧面的草丛中进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景区里的商摊停业,也弄不清他们的诉求,这究竟是罢工,还是罢市。</p> <p class="ql-block">走到“最佳瞭望点”,一阵山雾在沟壑里翻腾,迷蒙得什么景物都看不见。导游只能调侃道:上帝之窗拉上了窗帘。</p> <p class="ql-block">走出了铁门边的草丛小路,看到一位先生正在与罢工人员对话,是倾听她们的诉求,还是耐心劝导,看来需要化解的矛盾问题还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从车上看到的峡谷地貌</p> <p class="ql-block">对一群黄牛的拦路,反而引起团友们的兴奋,纷纷拿出手机拍照。</p> <p class="ql-block">来到“壶穴”景区,铁门依然紧锁,围栏一路拉满,没有一丝可以借道的“缝隙”。门外依然是罢工人员聚集,看着游客一批一批的远去。</p> <p class="ql-block">来到“三茅屋岩”景区,在路口,这位穿绿马夹的女士,给我们的司机来了一个双手在胸前交叉的手势。自驾游的小车也堵在景区门外。</p> <p class="ql-block">端正心态,眼前的一切均为风景,看白云翻越群山,一样的心旷神逸。</p> <p class="ql-block">离开大峡谷,离开白河,离开克鲁格,沿途大规模的农庄,还是少有看到。橘子林居然在连片的防护棚架里生长,白色、蓝色的纱帐,以平原一直铺盖到半山腰,功能是防晒、防虫、保湿。</p> <p class="ql-block">玉米地的铁路上,走动着一队工人。导游介绍了南非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非洲特别喜欢吃玉米饼,他们把玉米磨细成面粉,制作的食物多是烙饼。</p> <p class="ql-block">路边不时会看到这样的玉米“粮仓”。</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出山区,来到小镇吃饭休息。</p> <p class="ql-block">从白人服务员对黑人顾客的服务的神态,就会观察到“种族和解”已经是生活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一杯饮料,一部手机,一副耳机,一支笔,一张纸。这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比在图书馆里还要惬意。</p> <p class="ql-block">一场闺蜜的聚餐,看到了她们脸上洋溢出来的幸福感。这位“比心”的女孩告诉我们,她18岁,已经结婚有孩子了。</p><p class="ql-block">她们的喜悦表情,也调试了我们在几个景点“碰壁”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告别南非“东北游”,加油,再出发。回去200公里外的约翰内斯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