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位叫史密斯的加拿大学者还写了《时间的奥秘》。这是讲时间的一本专业书,从“地质时间”一路讲到“原子钟”,其中一章是“伽利略的钟摆”,讲摆的等时性(你可以拿手机掐秒表给小孩做这个实验)。历史是记录并研究人类社会在某个时间段里发生的事件和活动。对小孩来说,历史概念远比地理概念来得深奥。往往,历史学家都讲不清楚的某件事情,你却不得不给你的小孩讲。</p><p class="ql-block">三岁半的小孩已经有春夏秋冬及日月年的概念,但始终不是很清晰。今天他知道后天是昨天的昨天可到了明天他就吃不准了。中国有阳历和阴历,阳历是地球围着太阳转了一圈是一年,阴历是月球围着地球转了一圈是一个月,小孩即使看得出眉月、残月、上弦月、下弦月,可他对时间的消逝,既不注意,也不关心。通常,地理位置是明确的且是唯一的,你可以走到那里,可以借助交通工具抵达,可以在地球仪上看得到,而拿时间来度量的历史,要么讲清楚要很啰嗦地讲,讲到小孩犯糊涂,要么你自己都讲不明白,没法给小孩讲。比如,中国的封建社会在秦以前还是秦以后?你要给三岁半小孩讲清楚封建制和郡县制的不同,是不是发神经了?</p><p class="ql-block">事实情况是,你可以对中国的封建、郡县避而不谈,但无论如何都避不开“过去”二字。上海童谣有“长脚鹭丝敲洋钉”,为何把铁钉说成洋钉呢?因为过去我们没有这种便捷钉子,只有外国人有,我们自己更多是用榫头卯眼来固定桌子或凳子的四条腿。在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们把外国人称洋人,把外国人的东西叫洋货,所以现在还有人讲洋葱、洋房、洋火、洋油、洋娃娃、洋芋头、出洋相等等。这个“过去”,是在哪个年代里呢?这时候,你就不得不给孩子讲晚清和民国。</p><p class="ql-block">也是试着玩儿,老家伙给我们家的小女孩读三字经,这女孩觉得好玩,自己也读起来,朗朗上口,甚至一字不差地给你一段一段背出来。三字经有很大篇幅是讲历史的(这比讲地理多得多),从“自羲农,至黄帝”起,到“立宪法,建民国”止,将中国的历朝历代及其重大事件,都记下来了。不知为何,我家小女孩有一段时间是成天把“唐有虞,号二帝”挂在嘴上的。并再三问你,“唐有虞”是谁。“唐”是唐尧,难道你忘了,尧偷了后羿的一支箭?“有虞”是虞舜,尧把自己的国王位子让给了舜来坐。这时候,你不过随口一说而已,小孩能记住且能复述当然好,若只是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也无所谓。</p><p class="ql-block">后来呢?我们去逛东三省,到了沈阳,走到辽宁博物馆里面,那里有一个藏品丰富的古代钱币展。啊这是唐朝的,唐诗的唐,“唐高祖”的唐。这是宋朝的,“炎宋兴”的宋。这是明朝的,“国大明”的明。小女孩很兴奋,她在这里看一枚古币时,只看它的朝代,全是三字经里面的。阿公阿公,不让你拿手机拍古币,要带你去看楚国的。咚咚咚,领你一气跑过好几间展室。</p><p class="ql-block">啊这里的陶器全是辽代的!这是“辽与金”的辽。你看没看到,这是辽代陶器展?当然全是辽代的东西。啊这里的鸡冠壶有这么多!你让她读展品名称,不高兴就一个也不给你读,高兴了就一连读好几个。这是什么?白釉易(剔)粉牡丹纹罐。不对,这个字读剔。啊老家伙自己也读错了(你吃不准的时候,赶紧上网查一查),它应该是第一声,你居然几十年把它读成第四声!这时候,你就可能把博物馆当一本书让小孩读,至于读到了什么,懂了多少,倒无关紧要。</p><p class="ql-block">有一天,这女孩说,阿婆看历史。那是她的外婆从意大利回来后正拿平板看古罗马纪录片。有一天,这女孩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我喜欢中国的历史!这时候,她对历史已经有了一个明晰的概念。</p><p class="ql-block">带三岁左右的小孩看博物馆有一个最大的担心,这就是,你刚把他带进去他就要走。到了罗马,刚走进博尔盖塞美术馆,我家小女孩就要嚷嚷着要去她爸她妈答应她去瞧一瞧的罗马动物园。她觉得这里的油画和雕塑没啥意思。后来是外婆让她找油画里的小baby和小动物,这才有了兴趣,安定了她的心,且对圣母怀里的小基督指指点点呢。</p><p class="ql-block">卡拉瓦乔是米兰人,米兰小女孩过去,博尔盖塞收藏的卡拉瓦乔的“捧果篮的男孩”给拿到中国去了在罗马没看到。回国后才晓得,这个水果篮正在上海浦东美术馆里展出,其展览名称为“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赶紧带小孩去看,小孩就要看水果篮,不看巴洛克的奇迹。老家伙抱着她长驱直入,一直走到压轴的最后一个大厅。这女孩,终于看到了她想看的水果篮心满意足。那么,现在回头再去看那些还没看的巴洛克油画好不好?不,这女孩叫起来:我饿了,我要吃东西!哪里有东西给你吃?一楼咖啡店。她可不是头一回来这里。回家后,她对妈妈说,我终于看到了卡拉瓦乔的水果篮,一脸得意表情。</p><p class="ql-block">这时候,你问小孩,卡拉瓦乔是什么年代的人?不知道。他生于十六世纪的1571年。十六世纪是什么?基督出生后的第十六个一百年。我们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你生于二十一世纪的2021年。今年是2024年。对此小孩几乎完全听不懂。设若他肯听你往下讲,这就比不讲要好。年份,历史时期,中国的,外国的,小孩去了博物馆,可能更容易开窍。因为,看到博物馆里的古代物件,小孩容易有历史概念。</p><p class="ql-block">自然博物馆里面,往往有三种类型的动物展览。一种是模型,比如恐龙和猛犸象,它们几乎全是灭绝动物,是科学家用特殊材料做出来的。一种是标本,它是保存了活体动物的外貌型体。一种是有生命的动物,如水母、玉米蛇等等。较早的灭绝动物是它们的化石被人类发现,而它们的生存年代,可以通过堆叠岩层来确定,这就是《时间的奥秘》一书里面讲到的地质时间。</p><p class="ql-block">最早的地质年代是前寒武系的冥古宙(这在没有生命的38亿年前),最晚的是新生代的第四纪(开始于258万年前,直至今日);恐龙活跃于中生代的侏罗纪(开始于1亿9960万年前),即爬行动物时代。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侏罗纪公园》,是一个讲恐龙复活的恐怖电影。你没有小孩,就不必了解这些知识。如果有,可能你要了解得比这更多,除非你不带小孩去自然博物馆,不让小孩读到描写恐龙的儿童绘本。</p> <p class="ql-block"><i>(题图为网络撷取)</i></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全部是辽</p> <p class="ql-block">读一读</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