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晨吃完早饭,我和几个朋友驾车从宁国出发,上了溧宁高速。大约1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古村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溧宁高速</p> <p class="ql-block"> 龙川,又称坑口,距绩溪县城约10公里,是一个古老的徽州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绵长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 中国龙川· 游客接待中心</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龙川游客服务大厅,购完票后,穿过服务大厅,便抵达仁和园。仁和园的水景别有深意,门前曲折水渠与厅后池塘均非仅为美观,而是风水学上的巧妙布局。引水蓄水以克火,保护村庄安宁。</p> <p class="ql-block"> 仁和园</p> <p class="ql-block"> “水街”沿河两岸均为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风雨长廊、古民居、祠堂、牌坊鳞次栉比,村中小巷曲径通幽,写意江南跃然眼前。</p> <p class="ql-block"> 水街</p> <p class="ql-block"> 龙川古村的“奕世尚书坊”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位于绩溪县龙川村龙川溪南岸。这座牌坊是为了旌表胡富和胡宗宪两位尚书而建,展现了明代徽派建筑和雕刻艺术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奕世尚书坊</p> <p class="ql-block"> 牌坊的雕刻精美,额枋上刻有 “双狮滚球”、“双龙戏珠” 等图案,刀法精细,形象逼真。主楼正中的 “恩荣” 匾四周盘以浮雕双龙戏珠纹,下方花板南北两面分别镌书 “奕世尚书” 和 “奕世宫保”,这些字是由明代大才子文徵明所书。</p> <p class="ql-block"> 奕世尚书坊</p> <p class="ql-block"> “奕世尚书坊”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也是龙川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明代徽派石雕的精品,了解胡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奕世尚书坊</p> <p class="ql-block"> 龙川“都宪坊”的名称来源于 明代的副都御史胡宗明 。“都宪”是指都察院的左都御史,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检察院副检察长 。胡宗明是龙川村人,曾在嘉靖年间担任副都御史,为当地的胡氏家族带来了荣誉,因此 龙川村为他建造了都宪坊 。 都宪坊是龙川村众多牌坊中的一座,属于第三等牌坊,即“圣旨”牌坊。这类牌坊通常是家族出了人物后,向皇帝申请,皇帝恩准后由家族出钱建造 。牌坊上刻有“圣旨”二字,下方是胡宗明的官职和姓名 。</p> <p class="ql-block"> 都宪坊</p> <p class="ql-block"> “胡宗宪少保府”位于龙川村的水街上 ,是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抗倭名臣胡宗宪的故居。故居始建于明代,建筑精巧,布局独特,以“门阙多、马头墙多、古巷多”著称。现存建筑包括主楼、东向楼房、西向平房、前向庭院和后向花园,基本保留了历史原貌。2002年,胡宗宪故居由个人投资修复,展示了他的生平和抗倭功勋 。</p> <p class="ql-block"> 胡宗宪少保府</p> <p class="ql-block"> “少保府”现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一部分 ,除了展示胡宗宪的生平事迹外,还包括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等历史建筑。胡氏宗祠是江南第一祠,被誉为“木雕艺术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 少保府</p> <p class="ql-block"> “胡氏宗祠”是胡氏家族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胡氏宗祠位于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大坑口古称龙川,所以胡氏宗祠又名为龙川胡氏宗祠。胡氏宗祠初建于宋朝,于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胡宗宪于对祠堂进行大修,因此建筑具有明代风格。胡氏宗祠雕刻艺术有徽派“木雕艺术博物馆”“木雕艺术厅堂”的称誉。</p> <p class="ql-block"> 胡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胡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胡氏宗祠”占地1146平方米,建筑体量宏大,悬山屋顶、抬梁构架、砖木结构,三进七开间。主要有门厅、回廊、正厅、寝室。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风格古朴典雅,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宗祠和谐厅的荷花图揭示的和合文化:社会要和谐,家庭要和美,人与人要和顺,世间万物奏出和鸣之声。</p> <p class="ql-block"> 胡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龙川官桥,位于龙川村村东水口登源河上,是由一段段木头捆扎并串联起来的一座长长的小桥。因形状颇似多个长条板凳立于河中,此类桥也称为板凳桥。</p> <p class="ql-block"> 龙川官桥</p> <p class="ql-block"> “灵山庵”分为三间二进,抬头可看见上方悬挂一匾额“了悟大乘”,即“感悟大乘佛教”。主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灵山庵规模虽然不大,但在明清两际时,香火确十分鼎盛。</p> <p class="ql-block"> 灵山庵</p> <p class="ql-block"> “龙川驿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驿道,见证了龙川地区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这条驿道起源于周朝,一直延伸至秦王朝统一中国时期。在古代,由于水路运输的局限,龙川驿道成为了连接江西各地的重要通道。明朝时期,为方便出行,驿道得到了进一步的修建和完善,形成了宽约1.2~1.5米的石阶路。沿途每隔五里或十里,都有茶亭或店铺供行人休息、吃饭或住宿,这些设施在当时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p> <p class="ql-block"> 龙川驿道</p> <p class="ql-block"> 龙川徽派建筑</p> <p class="ql-block"> 龙川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龙川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龙川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龙川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龙川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龙川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龙川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龙川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总体而言,龙川古村之行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它以独特的徽派建筑、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展现了皖南古村落的独特魅力。希望古村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旅游设施,让更多游客领略到它的风采,让这颗皖南明珠永远闪耀。</p> <p class="ql-block"> 奕世宫保</p> <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p>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0日写于安徽霍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