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游---山西之一

周游

<p class="ql-block">山西,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风光。自古以来,山西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文明摇篮”之称。</p> <p class="ql-block">“人说山西好风光”,滔滔黄河水、莽莽黄土高原、巍巍高山形成了山西质朴壮观的地貌,恒山、五台山,山色不同,神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寺庙群集千年之萃,恒山悬空寺以惊险奇特著称,太原晋祠古建筑荟萃,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岗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洪洞县大槐树上的老鸹窝是一亿多华夏子孙心目中故乡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各种民居、石塔、石雕制品、石窟造像、壁画展示了山西古文化艺术,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还有“水从天上来”的壶口瀑布翻江倒海飞流直下……。</p> <p class="ql-block">这是参加在太原召开的全国会议的我省代表游玩晋祠时照像,也是我第二次游这难忘的晋祠。</p> <p class="ql-block">几次进出游玩山西,我把游过的景区按地区分成六大部分 : “一、太原;二、忻州、塑州;三、大同;四、晋中;五、临汾;六、晋城”来介绍山西厚重的历史和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 太原游 】</p><p class="ql-block">太原简称并,别称并州。唐朝建立后,太原被定为“北都”,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地位,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悠久文明的历史,给太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 。</p> <p class="ql-block">1、晋祠: 以前,山西给人印象是黄土高原:风沙弥漫、一片黄土。谁知去了晋祠象是进了江南的寺庙公园!</p> <p class="ql-block">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被誉为“晋祠三宝”;难老、对越、水镜台被誉为“晋祠三匾”。</p> <p class="ql-block">晋祠内建筑布局由中、北、南三部分组成,中部建筑结构壮丽而整肃,为全祠之核心,北部建筑以崇楼高阁取胜,南部建筑楼阁林立,小桥流水,亭榭环绕,一片江南园林风光。</p> <p class="ql-block">祠内建筑由东向西有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其北为唐叔虞祠、吴天神祠和文昌宫,其南面是水母楼、难老泉亭和舍利生生塔,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既像庙观院落,又好似皇室的宫苑。</p> <p class="ql-block">⑴ “晋祠三绝” --- </p><p class="ql-block">① 难老泉 : 水出自悬瓮山断岩层,泉水清澈见底,长流不息。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命名为“难老泉”。</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亭的平面呈八卦八边形,顶子高耸,灰瓦布顶,八条孔雀蓝琉璃垂脊特别醒目,仿佛八条蟠龙戏珠。檐柱有侧角和收分做法,具有明代北方园林中亭台建筑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② 侍女像: 圣母殿内陈列了43尊宋代彩塑,包括1尊圣母像、33尊侍女像、4尊女官像以及5尊宦官像。</p> <p class="ql-block">圣母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侍从手中各有所奉,或侍饮食起居,或梳洗洒扫等,是宫廷生活的具体写照。塑像十分生动,各个塑像神态自然,神情各异,塑工高超,是中国宋代彩塑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③ 周柏: 晋祠目前保存有古树95株,其中千年以上的珍稀古树就有63株。晋祠三绝之一周柏,周朝所植,有着近3000年的历史,它几乎阅遍中国历史,确实有些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周柏在晋祠院内共有两株,一株是“古柏齐年”,另一株为“长龄柏”。这树虽历经数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晋祠圣母殿旁,苍劲挺拔,树影扶苏,半躺半卧,悠然自得,甚是威风潇洒。</p> <p class="ql-block">⑵ “晋词三宝”--- </p><p class="ql-block">①圣母殿 : 重檐歇山顶,黄绿琉璃瓦剪边,雕花脊兽,四周围廊,殿前廊柱上木雕盘龙八条。殿内部采用减柱法,扩大了空间,是中国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也是现在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殿堂结构为单槽式,即有一排内柱,均为深一间的回廊,构成下檐。殿内外采用“减柱法”,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梁架,扩大了殿内空间。</p> <p class="ql-block">② 献殿 : 始建于金大定八年,历经岁月洗礼,仍保留着金代建筑的风貌。它不仅是祭祀时陈列贡品之地,更是专门供奉圣母邑姜的享堂。 四周除中间前后辟门外,均筑有坚厚的槛墙,形如凉亭,灵巧而豪放。</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献殿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梁架设计独特,仅在四椽栿上放置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p> <p class="ql-block">③ 鱼沼飞梁 : 西依圣母殿,东邻献殿,是介于两座殿宇之间的桥梁,位于鱼沼之上。关于鱼沼,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且水中多鱼,故名。</p> <p class="ql-block">沼上十字形桥梁为“飞梁”,形式古朴,结构采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抬梁式的做法。飞梁运用了3种材质,如石柱水中耐腐,木材具有韧性与塑性,石桥板耐磨防火,保存至今,依然坚固、美观。</p> <p class="ql-block">⑶ “晋祠三匾”--- </p><p class="ql-block">① 难老匾 : 是位于晋祠圣母殿一侧难老泉亭的匾额,是晋祠第一名匾,被誉为三大名匾中的“神奇之笔”。“难老”意味生生不息,青春永驻,其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亭始建于北齐天宝年间,亭子为八角攒尖顶,高9米,斗拱昂嘴的设计凸显了明代的特点,而间架结构则保留了北齐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② 对越匾 : “对越”二字出自《诗经》中:“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对越”二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棱角俏丽,被誉为雄奇之笔。</p> <p class="ql-block">对越牌坊为四柱三楼,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密致,纵横交叉,整个造型玲珑剔透,华丽典雅。瓦顶全部用琉璃覆盖,牌坊左右蹲坐铁狮一对,气势雄壮不俗。</p> <p class="ql-block">③ 水镜台匾 : 晋祠入大门,正对的一座建筑,叫作水镜台,是一座坐东朝西的古戏台。“水镜”寓意为人世间的善恶忠奸尽人皆知。此匾书体清秀,笔力遒劲,被誉为秀丽之笔!</p> <p class="ql-block">水镜台从东边看,上部为重檐歇山顶,威严庄重,下部彰显着皇家的气派。从西边瞧,上部是单檐卷棚顶,下面则是宽敞的高台。它将殿、台、楼、阁四种风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座独特而又和谐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⑷ 会仙桥 : 位于水镜台的西面,是通往圣母殿的要道。传说明朝翰林院罗洪先与仙女相会,因其出言不逊惹恼仙女,仙女一怒之下将木桥焚毁。后重建石桥,取名会仙桥。</p> <p class="ql-block">⑸ 金人台: 台为方形,台中央建有一明代琉璃小阁。台四隅各立一尊高约2米的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所以称金人台。西南的铁人威武勇猛、摄人心胆。这些铁人用于镇水护祠。</p> <p class="ql-block">⑹ 水母楼 : 又称梳妆楼、水晶宫,楼内神龛供奉“晋源水神”,当地人称“水母娘娘”。水母坐像两旁分别塑有4尊风格别致的鱼美人侍女像。</p> <p class="ql-block">⑺ 唐叔虞祠 : 唐叔虞殿神龛内设有唐叔虞的塑像,其两侧有12尊塑像。传说姬虞被封为太原王,自改姓王,也就是中国王姓家族的始祖,于是一些王姓人到这儿来寻祖。恰好我们同行有一王姓,她在“王姓始祖”面前烧香多拜了几拜。</p> <p class="ql-block">⑻ 舍利生生塔 : 塔身高38米,8角7层,轮廓秀美,挺拔壮观。塔内设有螺旋蹬道,可登塔顶。每级均有砖匾四块,共二十块嵌与塔壁上。层开4门8窗,凭窗远眺,晋祠内外美景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2、永祚寺(双塔寺)---</p><p class="ql-block">位于太原市郊区,俗名双塔寺,创建于明朝,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这里,绿树红墙,宝塔梵殿,龛阁玲珑,碑碣栉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肃穆幽静,古香古色。</p> <p class="ql-block">⑴ 麻木: 由于当时正在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去永祚寺的路上到处在挖、污水横流。坐了一段的士,不能走了,只好雇一人力三轮车。武汉人称“麻木”: 一是无客时随时掏出酒来呡一口,车夫微醉;二是走街穿巷路不平,车颠屁股麻。</p> <p class="ql-block">⑵ 布局: 永祚寺依山构筑,居高临下而视野开阔,由寺院、碑廊院、塔院三部分组成。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东西厢房、二门、三门、大雄宝殿、禅堂、方丈室、双塔、过殿和后殿。</p> <p class="ql-block">⑶ 大雄宝殿 : 为无梁式建筑,是结构精巧的两檐楼阁式仿木构青砖建筑,这是我国现存的四大明代无梁殿之一。下层为大雄宝殿,上层为三圣阁,布局颇为独特。大雄宝殿内正中供奉高3.85米的阿弥陀佛立式贴金铜像,两侧有释迦、药师佛铁铸坐像。殿前有明代所植丁香和牡丹两株。</p> <p class="ql-block">⑷ 三圣阁 : 三圣阁精工细作的砖雕藻井和明代彩塑观音,十分特色。因殿内原供奉有“西方三圣”塑像已毁,现三圣阁内供奉着另处移来的明塑的三大士像,工艺精湛,也是明塑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⑸ 双塔 : 巍峨壮观的两座古塔非常引人瞩目,所以寺院被世人称为双塔寺,堪称一绝。两塔高均54米,13层,平面八角形,典型楼阁式空心砖塔。塔内还有盘旋式阶梯,可以直达11层。</p> <p class="ql-block">宣文塔其塔身轮廓呈流线形,七层以上有明显收分,显得雄伟壮丽。而文峰塔用一色青砖研磨对缝砌成,显得古朴素雅。两塔外观近似,宣文塔内藏有佛骨舍利,是一座佛塔。</p> <p class="ql-block">⑹ 明代牡丹 : 这是双塔寺除了双塔外的又一绝。一共有“姚黄”、“魏紫”、“状元红”、“青龙卧墨池”、“碧雪丹砂”等40多个珍贵品种,尤以明代牡丹“紫霞仙”为胜。经历了数百个春秋的风摧霜逼,仍然苍劲旺盛。每到花开季节,满园溢香,绮丽绚烂。</p> <p class="ql-block">⑺ 碑廊: 永祚寺第三绝则是百米宝贤碑廊,这些碑刻,集历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张旭、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等人的书法碑刻。会真、草、隶、篆、行等书体,为书林瑰宝、翰墨遗珍。</p> <p class="ql-block">3、天龙山石窟 : 隐匿于太原市西南40千米的天龙山怀抱中。这座石窟自北魏时起,历朝历代的工匠们以虔诚心态,精雕细琢完成了一座座精美艺术品传世,犹如璀璨的宝石。</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群山是佛教及道教避世清修之地,佛教徒在此修建了大量寺庙,部分与石窟佛殿及巨石造像相连。天龙山拥有此地最大最多的石窟群。</p> <p class="ql-block">在东、西峰之间南坡600米走廊上25间洞窟的500余尊佛像以及包括藻井、壁画、飞天人物在内的1144幅画像,无论是佛像眉目神态还是体型举止,包括飞天壁画的柔美线条、巧夺天工的藻井营造,都显现出那个时代高超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随着历史的演进,造像风格逐渐丰富,边弧形尖拱、披巾婉转、身姿扭曲等细节,都使得这些佛像更加生动传神,有着它独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民国年间,外国侵略者对石窟进行了掠夺和破坏,石窟被毁严重,惨遭劫掠,很多窟内的佛像被盗走,只留下了残缺的轮廓和深深遗憾。这是近百年来,从日本追回的首件天龙山石窟流失文物。</p> <p class="ql-block">我去过中国三大石窟,各有千秋。‌敦煌莫高窟‌以其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云冈石窟‌以其雄浑的北方风格著称;龙门石窟‌以其错落优雅的艺术风格而著称。而天龙山石窟的圆雕造像,高雅、柔和的特点和中国传统雕刻所固有的清新韵律和线条,对中国佛教造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4、纯阳宫: 在太原市内的纯阳宫,是一座集庙宇、园林风格为一体的五进院落。院内为楼阁式建筑,错落有致,曲折回旋。巍阁为观中最高建筑,登阁环眺,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上,独具匠心的布局在宫观祠宇中实属少见。</p> <p class="ql-block">5、柳巷: 太原历史悠久的商业街,位于市中心的商业闹市区,是中国十大商业街之一,具有三百多年的商业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铜锣湾商业步行街上有铜锣湾购物中心、茂业百货、贵都、华宇等大型商场;周边有儿童公园、百度娱乐、长风剧场等;尤其是晚上的夜市,灯火阑珊,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处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地方,这里是繁华与烟火的交融之地。我第一次去太原时就住在柳巷南路,住在这里逛街特热闹!</p> <p class="ql-block">6、迎泽公园 : 公园始建于1954年,是太原解放后新建的第一个公园,位于迎泽大街中段,是太原市大型的综合性公园,也是山西省城人民休息游览、节日集会、文娱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公园分为文化休闲区、科普区、游艺娱乐区、管理区、生产区、儿童活动区6个功能区域,公园免费开放。工作、开会之余,在这里逛逛,心情特舒畅!</p> <p class="ql-block">太原游拉开了厚重历史山西游的序幕!</p><p class="ql-block">再见太原!还有更多的景区等着我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