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白银如何成为货币一一中国货币简史(78)

华叙币史

<p class="ql-block">明•直隶凤阳府寿州马草折银•五十两银锭(浙江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明代的流通货币从明初使用铜钱到洪武八年(1375年)集中国家的金银,建立纸币本位制度,发行大明通行宝钞,实行钞钱并用。为了推行宝钞,禁止金银作为货币流通。但是,最终结果是白银在明代中晚期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p> <p class="ql-block">明•平遥县•银匠任友用•五十两银锭</p><p class="ql-block">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洪武三十年(1397年),杭州诸郡商贾不论货物贵贱,以金银定价。宣德年间(1426-1435年),商业发达及对外贸易市场的开拓,货币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价值较高且币值稳定的货币。除了白银,没有其他货币具备这个条件,因为黄金价值高且数量少,大明通行宝钞数量虽多,币值下跌,铜钱币值低、数量少。</p> <p class="ql-block">明•平遥县•银匠任友用•五十两银锭</p><p class="ql-block">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正统年间(1436-1449年),南直隶、浙江、江西等地推行税粮折银,除了起运和边粮以实物征收,其余依照粮四石折换银一两的比例折银,即金花银。由于宝钞流通不畅币值跌落,白银作为支付货币的范围数量越来越大。嘉靖(1522年)以后,白银已经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各种铜钱均同白银发生联系,政府明确规定白银一两折合洪武钱千文、嘉靖钱七百文。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与铜钱同时流通。</p> <p class="ql-block">  明•金花银•王公惠•二十五两银锭</p><p class="ql-block"> (浙江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生于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 ,故称之“张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明神宗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万历九年(1581年)推广“一条鞭法”,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摊派;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p> <p class="ql-block"> 明•金花银•二十五两银锭</p><p class="ql-block"> (浙江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把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合并征收银两折算缴纳,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货币制度的重大改革,将白银推到主要流通货币地位,流通数量不断增加,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无论大宗商贸交易还是日常买卖,皆以白银作价。逐渐形成以银为主,铜钱为辅的银、钱并用货币制度。</p> <p class="ql-block">  明•纹银(中国钱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明代白银货币化对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成为推进中国古代白银货币化进程的重要节点和完成标志。</p> <p class="ql-block">  明•奉圣旨•建德县•五十两银锭</p><p class="ql-block"> 《安徽历史货币》</p> <p class="ql-block">明代白银形式以银锭为主,最大的银锭五百两重,“明万历四十五年四月吉造镇库宝银锭重五百两”藏于日本造币局。一般的元宝是五十两一锭,五十两以下再分多种规格。大的银锭上有铸造地名、重量以及银匠的姓名。小的银锭有的并不铸重量,但有铸有年号。</p> <p class="ql-block">  明•银匠杨仪•五十两银锭</p><p class="ql-block"> 《安徽历史货币》</p> <p class="ql-block">银锭的主要形制是元宝,传统的银条、银饼与砝码式及其他形式的银锭,市场难寻踪影。与银条、银饼及传统的银锭相比,实际上元宝是一种形制复杂的银锭。</p> <p class="ql-block">  明•肇庆•饷银•五十两银锭</p><p class="ql-block"> 《安徽历史货币》</p> <p class="ql-block">明神宗皇帝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起,遣内官为矿使,赴全国各省、州、县督开矿银,以矿税之名进奉内库,开始历时20余年之久的万历矿税之役。此间,金银矿坑冶主管部门铸行万历矿银钱,与矿银锭、矿银饼、矿砂等同时作为进奉物品。</p> <p class="ql-block"> 明•万历通宝•银质•背矿银</p><p class="ql-block"> 《中国钱币大辞典•元明编》</p> <p class="ql-block"> 明•宁国县•五十两银锭</p><p class="ql-block"> 《安徽历史货币》</p> <p class="ql-block">明朝的白银货币化,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需要大额货币,以及大明宝钞不断贬值的背景下开始起步的。首辅张居正万历九年(1581年)推广“一条鞭法”,推进了白银货币化进程,使白银在明代中晚期成为主要货币。中国古代的白银货币化起步于唐代,完成于明代,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里程碑事件。</p><p class="ql-block">下篇:吴三桂等“三藩”的货币一一中国货币简史(79)</p><p class="ql-block"> (每月六期,逢5、10日上午8时发)</p><p class="ql-block"> 敬请指导,欢迎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