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如东陈氏后人

为你点赞

<p class="ql-block">转群里的公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寻宗亲公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陈氏宗亲、族人:您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是江苏省如东县陈氏家族的后人,怀着对家族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感,我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失散多年的宗亲。经过前期的努力,我们已经成功找回了部分宗亲,但寻找之路并未止步。在此,我们再次诚挚地向广大宗亲发出寻亲公告,希望与您携手,共同追寻家族的根源与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祖先福三公,在元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从山东莱州迁居至掘港(原掘港镇志中曾误记为“河北石家庄”),至今已有近六百多年的历史。在明、清两朝,陈氏家族成为掘港的四大望族之一,繁衍至今已历二十多代。子孙蔓衍,瓜瓞绵延,枝盛叶茂,繁昌勿替,至今已生息繁衍二十多代,十万多子孙散居在如东掘港、丰利、岔河、大豫等地,以及上海、台湾等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陈氏家族历史悠久,族谱记载详尽。旧谱牒分为东八房(分别为八世祖东村公、小溪公、文选公、文远公、文爱公、前塘公、东凌公、文成公)和西七房(分别为六世祖天敬、鹤龄公、鹤羽公、鹤鸣公、天和公、天锡公、天祥公)。建有不同的祠堂,西一房十世祖振宇公携子分居丰利,后人建有陈氏祠堂(堂号:凤鸣堂),定派字为“克兴祖乃显合之永泰昌”;西七房在掘港西建有陈氏祠堂(堂号:春晖堂),定派字为“日月时来长锦秀祥读书得金章如松宝进纲(音)”;东八房在掘港东建有陈氏祠堂(堂号:颖川堂),定派字虽因年代久远而字号不全,但仍留有“富裕松克锦绣文章(音)”的印记。以及有“步开有先松”(不全,音)、“玉春万有茂德”(不全,音)印记。其余的仍在寻找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我们从未放弃对失散宗亲的寻找。据统计,2023年如东县登记在册的陈姓家人已有7万多。我们相信,在这庞大的族群中,一定还有我们未曾谋面的亲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每一位陈氏宗亲,无论您身处何方,无论您年事已高还是正值青春,只要您心中有对家族的眷恋与思念,都请您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您的每一次回应,都可能成为我们寻找失散亲人的重要线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我们也恳请广大宗亲能够伸出援手,帮忙留意身边是否有与福三公以及东八房和西七房相关的线索。您的一次留意、一次询问,都可能让这份失散多年的亲情得以重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此,我们向每一位关心和帮助我们寻亲的宗亲、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您的每一份帮助,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发布人:陈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联系地址:江苏省如东县政务服务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追寻家族的根源与荣耀!期待与您相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