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月9日下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大约三点钟时,我漫步下楼,心中满是对自然的向往,决定前往河北省儿童活动中心公园散步。那里总是热闹非凡,尤其是公园的西北角,打麻将、下象棋的人们围坐一圈,欢声笑语不断,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宛如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 走出小区大门,我沿着北新街向南行进。走过车辆厂宿舍的东门时,便道上停满了车辆,我只好下到沥青路上行走。快走到垃圾站时,我惊讶地发现路面上有一片约50厘米的湿水面。我抬头仰望,恰好一滴水珠滴在我的胳膊上。在这大晴天里,无雪无雨,哪来的水珠呢?我心中充满了好奇,这滴水珠仿佛是大自然抛出的一个谜题,等待着我去解开。</p> <p class="ql-block"> 我走到便道上,再次抬头观察,只见一棵五手粗的大树高处的断枝处正在往下滴水。出于好奇,我拿出手机拍下了几张照片。继续前行,我心中一直琢磨着这个神奇的景象:是什么原因让树木在锯断处滴水呢?是树的内在因素,还是它在“哭泣”,诉说着被人为锯断的伤心故事?这棵树仿佛是一位沉默的智者,用它独特的方式向我诉说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 走进公园,我沿着小路走了一圈多,感受着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浑身变得热乎乎的。来到公园的西北角,我看了一会儿玩麻将和下象棋的人们,但心中始终对树滴水这一神奇现象念念不忘。那滴水的树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想要探究它的秘密,这股力量让我无法将它从脑海中抹去。</p> <p class="ql-block"> 从公园出来后,五点钟左右,我又特意走到那棵树下细心观察。果然,每10秒钟就会滴下一滴水。我脱下手套,用手指沾了沾滴水,闻了闻,无味且粘手。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坐在沙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揭开了树滴水的真正原因。这滴水背后隐藏的秘密就像一层薄纱,被我慢慢揭开,露出了它真实的面容。</p> <p class="ql-block"> 原来,树木在初春断处滴水是由于树木体内的水分在低温下凝结成冰,当温度回升时,冰融化成水滴落下来。这种现象被称为“伤流”,是植物在冬季休眠期结束后,根系开始活动,树液从伤口处流出的结果。伤流的主要成分是水分,还含有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糖类等可溶性有机物。当昼夜温度在冰点附近徘徊时,树液会凝结成冰,形成“冰柱”现象;而天气变暖时,冰柱融化,水滴便落下来。这就像树木在经历寒冬后的苏醒,用它独特的方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p> <p class="ql-block"> 了解到这一知识后,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这种伤流现象在多种植物中都会发生,如元宝枫、枫杨、核桃、悬铃木、葡萄等。伤流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会导致营养物质流失,严重时可能影响叶芽的生长和发育,甚至引发病虫害。这些树木就像大自然的孩子,它们在经历伤痛后,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而伤流则是它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p> <p class="ql-block"> 2月10日下午我再次从这条街经过时,又发现有八棵树十一处钜断地方在往下面滴水,它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悲残的故事。这使我想起去年进入冬天后,园林工人开着大车和大吊车在这条街上大量修剪树木的情景,正是这次冬日大修剪,造成多棵大树“流泪”。所以,在冬季我们应尽量避免修剪和攀折花木,以减少伤口的形成,同时也可以采用树干涂白的方法来减轻伤流现象的发生。这些树木就像大自然的守护者,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提醒着我们要爱护自然,尊重生命。</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经历,我不仅增长了知识和见识,更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神秘。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神奇的大自然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让我们怀揣着敬畏之心,继续踏上探寻自然奥秘的旅程吧!大自然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和奥秘,等待着我们去解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