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蛇年春节前夕,我随旅游团漫步在广州上下九路的繁华街道。在街口等待车辆之际,偶然瞥见一隅静谧之地——锦纶会馆。这座不在旅行团行程之列的会馆,宛如一位隐于市井的智者,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我利用等车的间隙,踏入这方天地。馆内的建筑精美绝伦,庭院幽静雅致,砖雕栩栩如生,宛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锦纶会馆不仅是一个参观的好去处,更是了解广州历史文化的窗口,此行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锦纶会馆坐落于荔湾区康王南路隧道口北侧,坐北朝南,青砖石脚,硬山锅耳墙,宛如一位端庄的岭南佳人,以三路三进的祠堂式建筑展现着独特的岭南风情。</p> <p class="ql-block">锦纶会馆,这座广州丝织行业的股东公会,曾是旧广州纺织业(即锦纶行)老板们聚会议事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承载着广州丝织行业发展的厚重历史,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之一,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广州唯一幸存的行业会馆。</p> <p class="ql-block">锦纶会馆虽名气不大,却历史悠久。它原位于下九路西来新街,始建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1949年后,它曾被改为住宅,但房屋结构基本完好。1999年,锦纶会馆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为配合康王路的建设,这座罕有的文物建筑在文物专家的论证下,由鲁班公司实施整体平移,向北平移80.4米,顶升1.085米,又向西平移22米,开创了古建筑平移的先例,这一壮举在中国和国际上都堪称史无前例。2012年,锦纶会馆被改造为广州丝织行业博物馆,成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是小众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锦纶会馆是广州市唯一保存下来的丝织行业会馆。会馆主体保存完好,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三路三进的祠堂式建筑,青砖石脚,硬山锅耳墙。馆内的石刻、木雕、砖雕及陶塑、灰塑,无不展现着岭南建筑的灵动与秀丽。馆内还存有22块碑记,记录着会馆的悠悠历史。民国年间,孙中山总理曾指示“永远保留”。</p> <p class="ql-block">锦纶会馆采用青砖空斗木结构,布局从南至北依次为头门、天井、中堂、天井、后堂,宛如一部立体的历史书籍,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景物依旧。锦纶会馆还原了历史原貌,如今作为小型博物馆,以锦纶往事、锦纶辉煌、丝织贸易、锦纶贤萃、丝织蕴梦、广绣溢彩、惊天平移等主题,向观众展示锦纶会馆的今昔变迁。往昔,这里是合行拜祖师或聚会议事之所,每逢唱戏之时,仪门前搭起小舞台,中堂及天井便成了临时观众席,而演员则在小阁楼中做准备。会馆大门两边设有小阁楼,即唱戏时戏子化妆之处,阁楼窗上原装饰有精美的图案,但后来在战火中被毁坏,修复时,西侧阁楼保留了被损毁的面貌,被炮弹击穿的木门满是沧桑痕迹。</p> <p class="ql-block">在会馆的后座,还设立了传统香云纱的小型展览,展示着精美的香云纱服饰和香云纱非遗技艺。香云纱,这种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的顺德特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得以传承,让游人领略其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香云纱,佛山市顺德区的特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丝绸面料使用植物染料薯莨染色,薯莨具有防霉防虫的作用,因此可以完好保存上百年。因其材料珍贵,制作程序复杂,香云纱素有“软黄金”之称。</p> <p class="ql-block">香云纱,名“莨纱绸”,又名“响云纱”,是用植物染料薯莨加珠三角地区河泥中矿物媒染剂染整而成的纯天然面料。从古至今,它都是制作最繁复、价格最昂贵的丝绸制品之一,纺织界称其为“软黄金”“黑色闪光珍珠”。</p> <p class="ql-block">香云纱染整工艺,被古人概括为“三蒸九煮十八晒”,所有工序全由工人手工完成。它的制作依靠阳光、泥土、植被、河流与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2008年,香云纱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的香云纱服饰精致美丽,散发着迷人的光泽,晕染纹路随性潇洒,传统非遗技艺与时尚设计在此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时装秀充分利用了老建筑的古朴建筑空间。建筑群的第一进和第二进之间的连接通道成为走秀台,换装则安排在第三进。观众们在沉浸式的环境中近距离观看模特们的演绎,领略香云纱在当代时尚设计中的多样变化。</p> <p class="ql-block">锦纶会馆建筑外观古香古色,宛如一座祠堂,自带几分庄重。馆内的石刻、木雕、砖雕及陶塑、灰塑,无不体现着岭南建筑的灵动与秀丽。</p> <p class="ql-block">锦纶会馆庭院虽小却精致,连廊笔直秀美,石雕砖雕精致巧妙,整个会馆被绿树环绕,被花草点缀,显得格外幽静,仿佛一个人独自拥有了一方天地。</p> <p class="ql-block">锦纶会馆内有许多精致典雅的清代瓦脊、色彩斑斓的陶塑灰塑、精雕细刻的封檐板等,宛如一件件艺术品,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会馆正面屋顶脊饰“鳌鱼护珠”精致美观,飞翔的鳌鱼两根长须伸向云天,衬托出优雅气魄的屋顶轮廓线条,宛如一幅灵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馆内还存有22块碑记,记录着会馆的历史。民国年间,孙中山总理曾指示“永远保留”。</p> <p class="ql-block">如今,锦纶会馆虽已不复往日盛况,机杼之声也在玉器街的繁荣背后悄然消逝,但它的幸存,却让我们可以在其隐匿的只言片语中缝补近现代广州的历史拼图,穿越时空去触摸那300年前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文字:魏方</p><p class="ql-block">摄影:魏方</p><p class="ql-block">地点:广州市锦纶会馆</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01.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