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将生命活成一束光

夜空星(王波)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能将生命活成一束光,而且是那种明亮、坚韧、耐寒的北极光,在人格的高纬度熠熠生辉,闪闪发光,既照亮别人又温暖自己的女人,那一定就是民国最后一位传奇女子,被尊称为“先生”的杨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拥有童话般爱情甜蜜的杨绛和钱锺书,他们相识于清华大学的古乐堂,两人一见钟情,从此开启了一生的爱恋。钱锺书说在见到杨绛之前,从未想过结婚,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并称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绚隆曾评价杨绛说,杨先生一直笔耕不辍,她不像一般作家是为写作而写作,而是一直伴随着对人生、对生命、对人间情感的思考总结和表达。诚如所言,所以杨绛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和敬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现今浮躁的社会,鲜有人像她这样始终保持人间清醒,从杨绛身上,我们不单读到了叹为观止的优秀作品,更感受到了她面对困境时的淡如菊、静如水的高贵品质和担当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知道,杨绛早年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晚年又饱受生离死别,但无论命运怎样安排,也无论是身处低谷还是高峰,更无论是面对赞美或是诋毁,她都能淡泊从容,活得优雅而通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66年,杨绛从大家闺秀,沦落到去打扫厕所,人人以为她会不堪受辱而精神崩溃,谁知她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说,还在里边读书写字。回忆那段生活,她说每个人都有艰难的时光,不必害怕,日升月落,总有黎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应该承认,谁的生活都不会一帆风顺,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自渡其苦呢?当然,能自渡的,都是愿意自渡的人。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为何而活,才会生出大无勇的精神。无疑,向前走远比停留原地更需要勇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6年,钱锺书和女儿钱瑗先后患癌住院,85岁的杨绛整日奔波劳累,照顾完丈夫又去照顾女儿。钱瑗临终前,杨绛紧紧攥着女儿的手足足两个多小时,母女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们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彼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对于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这种命运的重击足以致命,但杨绛擦干眼泪,继续奔赴医院和家之间,因为病房里她的先生在等她。第二年隆冬,钱锺书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杨绛强忍悲痛,在丈夫额头留下深深一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真乃“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家三口天各一方,就此离散。在杨绛看来,人生就是一场经历,既来之,则安之。用她的话说,她要留在人间打扫战场,把该做的事做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于是,在北京三里河南沙沟的一栋老式住宅里,90岁的杨绛青灯独坐,戴着老花眼镜,开始悉心整理钱锺书留下的诸多天书般的残破零散手稿,夜以继日一张一张的精心拼贴整理,她感觉自己的人生宛如又重新走了一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此后,钱锺书的3卷《容安馆札记》、178册的外文笔记、20卷的《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陆续出版,让世人更多的了解了这位巨匠丰富的哲学思想以及对文化的卓越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做完这一切还不够,杨绛心中又在规划更重要的事。为完成这一任务,她除了饮食有度、生活规律外,还坚持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以保持身体的硬朗,她要将生命挥发到极致,不让其有丝毫的浪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接下来她将自己和丈夫钱锺书,女儿钱瑗,这60多年风风雨雨的往事,写成了回忆录,在她92岁高龄的时候,《我们仨》正式出版。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思念,感情深沉炽热,打动了无数读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时隔四年,杨绛又推出了另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深刻探讨了有关生存死亡,有关道德良心,有关人生价值等人类的大命题,被评论家称赞说,96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般的纯真和美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杨绛在她百岁答问中说,我今年100岁了,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够往前走多远,寿命他是不由自主的,但是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我这100年来沾染的污秽,我再回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就是杨绛,正如她早年翻译英国诗人瓦特·兰德的诗句所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6年5月25日,105岁的杨绛在睡梦中驾鹤仙逝,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人说,杨绛走了,带走了一个书香久远的时代,也带走了一个时代最后的优雅与温度。可我相信,杨绛这束光会永远照耀着我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作者: 苏春 王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图片: 来自 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