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用文字抒写历史的感动!

同乐惠

<p class="ql-block">‌ 《纪晓岚故居》文/同乐惠</p><p class="ql-block">铁齿铜牙纪晓岚,博闻强记墨精含。</p><p class="ql-block">学富五车才八斗,巧舌如簧书万卷。</p> <p class="ql-block">  纪晓岚,名纪昀,字晓岚,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著名学者,博学多才,被誉为“两脚书橱”。‌他不仅在文学、史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展现了其在学术领域的深厚功底‌。</p> <p class="ql-block">  纪晓岚的机智和幽默也在许多轶事中得以体现。例如,他在翰林院工作时,曾因怕热而赤膊上阵,不慎被乾隆皇帝看到,他机智地解释“老头子”是对皇帝的尊敬之词,从而化解了尴尬‌。</p> <p class="ql-block">  纪晓岚的幽默和机智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还常常在文学创作中展现。他的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被鲁迅誉为“隽思妙语,时足解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1。此外,他在骈文与楹联的创作上也颇有成就,被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通儒”“怪杰”与“一代文宗”‌。</p> <p class="ql-block">  纪晓岚,这位清代文人,是乾隆皇帝最为宠信的才子之一。他在政坛和文坛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纪晓岚四岁开始学习,二十岁成为秀才,后来又考中了进士,顺利步入官场,担任礼部官员,主持官方学术事务。尽管他是一介儒生,却有着安邦定国的大志向。</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乾隆皇帝与纪晓岚在野外散步时,突然问纪晓岚如何理解“忠”。纪晓岚回答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谓之忠。”乾隆皇帝听后,以君王的身份要求他立即尽忠。纪晓岚先是一惊,随后答应便离开了。不久,他回到乾隆身边,说自己本想跳河尽忠,却被屈原阻拦了。乾隆皇帝不解,纪晓岚解释道:“屈原那时是遇到了楚怀王昏庸无能,才不得不跳河,而现在是开明盛世。让我回来问一问您,看您说自己是不是昏庸无能,如果说是,我再去跳。所以,我这就来问您了。”乾隆听后,放声大笑,称赞纪晓岚机智。</p> <p class="ql-block">  《妄谈·疯话:老宣放言录》中提到:“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这句话告诉我们,树立志向要像山一样坚定,但走人生的道路要像水一样灵活变通。只有志向坚定,才能在迷惑面前不动摇,走出理想的康庄大道;而只有在时局前懂迂回变通,才能将心中志向巧妙地施展于外,收获“曲径通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纪晓岚也爱玩,和大家打成一片,和附近的小孩们踢藤球,一脚没注意刚好踢中了路过的知府轿子。小孩们十分恐慌,害怕回家挨打,孩子们商量一下派纪晓岚前去要。</p><p class="ql-block"> 知府早就听说这位远近闻名的小才子了,想考考他,让他回答自己的问题再给他。就出了一副对联:“童子六七人,独汝狡。”纪晓岚狡黠一笑说:“太守二千石,唯公……要是你把球还我,就是‘唯公廉’;要不还便是‘唯公贪’了。”知府哈哈大笑,夸奖他机敏,把藤球还给了他。</p> <p class="ql-block">  纪晓岚从小的风光,喜欢出其不意,给人惊吓又是惊喜,大也没改分文,留下不少佳话。纪晓岚有一次受朋友邀约,给他的老母亲祝寿,众人有心在寿宴之上考考他的才华,他扇子一摆,开口第一句就说:这个老娘不是人。</p><p class="ql-block"> 宴席突然陷入了寂静,以为他发疯了,谁能在别人的宴席上这么编排,他得意的看了众人一眼,又说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p><p class="ql-block">老寿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大家也放松了心情。接着他念到第三句:生个儿子却做贼。</p><p class="ql-block"> 大家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看着宴会主人脸色大变,就等着看纪晓岚被逐出门外。纪晓岚却从容地说:偷得蟠桃献娘亲。</p> <p class="ql-block">  说起来,在历史上纪晓岚在乾隆皇帝那儿并不是一直得宠。很多时候,他更像是乾隆养着的一个写文章的帮手,有用的时候就派上用场,没用的时候就放到一边不管了。</p><p class="ql-block"> 在乾隆那时候,内阁学士尹壮图因为说话太直,惹恼了皇上,乾隆皇上当时就想把他给杀了。纪晓岚呢,想着他爸和尹壮图他爸以前有点交情,就想帮尹壮图说几句好话,结果没想到,这一说,反而把乾隆皇上给惹得更生气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在朝廷上,乾隆直接训话道:“我看你在文学上还算有点基础,才让你当个四库全书的编辑官。其实啊,这跟养个戏子没啥两样,你怎么敢随便议论国家大事呢?”</p><p class="ql-block"> 从这儿能看出来,乾隆心里头,纪晓岚的位置大多时候都挺悬的。可他不管被人怎么笑话,还是对乾隆忠心不二,啥事儿都向着乾隆,这份心意,真是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从纪晓岚1756年进入翰林院,后侍读学士,本来应该出任地方官员,乾隆皇帝却不允许,特命加四品衔,提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这种破例提拔在当时社会是很荣耀的。然而,就在纪晓岚大展宏图的时候由于受牵连,成为阶下囚,被发配到乌鲁木齐。</p><p class="ql-block"> 他的人生确实因此发生重大转变。他在戍所主要做文案工作,行动也比较自由,也没有受到刁难非礼,反而因为西域的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见识了风土人情,增长了见闻。为他编纂文书提供了条件。</p> <p class="ql-block">  后皇帝又把他召回来,因整理《四库全书》、纂修总目有功,被提拔为内阁学士;授兵部侍郎、御史、礼部尚书;又调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1805年,刚刚上任大学士,因病去世。“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纪晓岚给自己作的挽联描述了他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新时代,心健康!与智者为伍,与善者同行。让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让爱和阳光滋润每一颗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