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杜鹃 捉虫能手

廖洪

<p class="ql-block">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我们可以大有作为”。这句话是在特定时期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写的,直至今日,对喜欢拍鸟人也相当受用。就比如说增城朱村丝苗米稻田,稻谷收割后,种上花菜,盛开金黄的菜花十分养眼,当然也会招来菜青虫,祸害菜叶,而菜青虫又是某些鸟类的美食,比如八声杜鹃,我亲眼所见,八声杜鹃在一个小时内能吃掉2-3条菜青虫。因此,给拍鸟者带来拍摄天机。</p> <p class="ql-block">  八声杜鹃(juān) (英文名:Plaintive Cuckoo,学名:Cacomantis merulinus),是鹃形目杜鹃科八声杜鹃属的鸟类。俗名: 八声喀咕、哀鹃、八声悲鹃、雨鹃,小型灰褐色及棕色杜鹃。分布于印度东部、中国南部、大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及菲律宾等地。该物种常见于东南亚至菲律宾的远东地区。八声杜鹃以哀婉的哨音著称。</p><p class="ql-block">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p><p class="ql-block"> 该物种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 <p class="ql-block">  成年雄性八声杜鹃头部呈淡灰色,上体和翅膀暗灰色,腹部为浅橙色,下体其余部分为淡红褐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腹部具白色横纹,尾羽更多黑色条纹。存在赤色型个体,背部锈褐色,腹部白色,全身覆盖黑色条纹。亚成鸟变异性较大,有的全身暗灰色,腹部细白横纹;有的呈锈色,冠部淡锈褐色,背部和翅膀具锈色和深棕色条纹,尾部黑色带白色条纹,下体黑白色条纹相间。四个亚种在羽毛颜色上有细微差异。</p> <p class="ql-block">  八声杜鹃栖息于开阔的林地、次生林、低地雨林、淡水和沼泽森林、红树林、橡胶园及农业区域,包括城镇和乡村。海拔高度从低地至约3000米,但通常在2000米以下。它是一种居民鸟和季节性迁徙鸟,夏季访问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则向南迁移。</p><p class="ql-block"> 这次拍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声杜鹃在一片花菜地里,多的时候八声杜鹃有三、四只,花比较高,需要近一点才能拍得着,你靠近时被鸟发现,它就飞走,花田像个鸟塘,人们围着拍。八声杜鹃站在菜叶上观察虫子,一旦发现虫子,立即飞过去,叼着飞走,飞到安全处吃掉。</span></p> <p class="ql-block">  八声杜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至菲律宾,包括印度东部、中国南部、大巽他群岛、苏拉威西等地。在中国大陆,常见于南方地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