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是拜恩州(也叫巴伐利 亚)的首府,1158年慕尼黑开始建城。1806年成为拜恩王国的都城。此后在国王路德维希一世时代兴建了大量古典风格的建筑,使慕尼黑 成为了欧洲著名的城市。1871年德国统一后,仍然作为王都直到1918年。1919年曾成立过三个月的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br>1923年,集中在慕尼黑的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发动了“啤酒馆政变”,纳粹党在德国掌权后,将总部设在慕尼黑。1938年9月,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四国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该市签署了《慕尼黑协定》。<br>现在的慕尼黑成了德国新经济的中心之一,是生物工程学、软件及服务业的中心, 宝马(汽车)、西门子(电子)、安联保险 .... 大公司的总部和许多跨国公司的欧洲总部也都设在这里,慕尼黑位列位列2023QS全球最佳留学城市第2位,多次登上全球最宜居城市榜单。 十几年前,我们是从奥地利的维也纳玫德岭火车站 Wien Meidling 乘夜间11:56pm 的卧铺列车 Train 462,于清晨 6:15am 到达德国的慕尼黑 中央火车站 München HBF 。<br>两次乘坐欧洲夜间卧铺列车的体验都不太好,主要是空间太小,上下三层卧铺只够躺下的空间,无法伸直腰做起,还不如国内的绿皮火车的卧铺空间宽敞。另外持欧铁通票要坐卧铺需另外加钱,不便宜,另加两人的钱够住一晚旅店的了。唯一的好处是省出了几个小时的时间。 这次我们是从福森 Fussen 乘火车2个多小时就到了慕尼黑 München。 在慕尼黑中央火车站 München HBF 里看到身穿古典巴伐利亚民族服装的旅客,赶紧抓拍两张,但都没拍好。 从火车站出来,门口就是公交站。在德国持欧铁通票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地铁和轮船。 慕尼黑景点图 电车穿过慕尼黑市区,正好坐车观景。回目曾经的历史痕迹。<br>19世纪中叶以后,原来的诸侯小国统一成为德意志帝国,并开始与欧洲老牌大国争夺势力范围,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战失败后,战胜国对德国强加了很苛刻的条件,要求巨大的战争赔偿。这从反面激发了德意志民族忍辱负重,进而奋发图强的精神。希特勒和纳粹很好的利用了这一机 会,促成德国再次崛起,并开始了“复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付出了无数生命以后,德国再次战败,大半国土成为废墟。但慕尼黑只有四分之一被炸掉了,所以从历史遗迹来看慕尼黑还是保存得比较好的。经修复后仍不减其在历史上所占的地位。战后慕尼黑成为德国南部最大的城市。 我们来到玛丽亚广场 Marienplatz,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市政厅 New Town Hall, 这是一座巨大的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867年,历时近40年,直至1904年才完工,正面的壁龛里装饰着众多巴伐利亚国王、圣人以及传说里的英雄的雕像,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新市政厅 Neues Rathaus 最显著的标志是高85米的大钟楼。华丽的新哥特式外墙和装点鲜花的阳台是新市政厅的符号,办公区域一般不对外开放,主要游览建筑外观。<br>据说1516年 慕尼黑 发生大鼠疫,全市有几千人丧生,基余的纷纷逃避他乡,全城十室九空,几成死城。52年后,威谦五世公爵为了恢复和重振 慕尼黑 ,便在这里举行大婚庆典,游行庆祝,与民同乐,热热闹闹, 慕尼黑 从此恢复兴旺。人们为了纪念这次驱赶“衰气”的 大庆 典,便在市政厅钟楼的五六层上设置了木偶报时钟。 木偶报时钟于每天11时,12时和17时奏鸣瓦格纳和勃拉姆斯的曲子,此时塔阁里许多彩色人像开始动作,或手持斧剑,或骑着骏马,或提着花灯,或吹着洋号,发上下两层,排着队簇拥而出,配合音乐节奏,举手投足,载歌载舞,惟妙惟肖地再现了1568年威廉五世公爵大婚和欢庆鼠疫结束的城市历史场景,各种仪式共持续10分钟。这套表演装置是 慕尼黑 艺术工匠的垂世名作。每天有多少游人翘首仰望这迷人的表演,聆听那清脆响亮的音乐钟声,一睹古代人物的丰采,惊叹 德国 艺术之超。 十几年后的木偶报时钟依然如前,没有什么变化。 广场鱼喷泉 Fischbrunnen 位于 玛利亚广场 Marienplatz 的 玛利亚纪念柱 Mariensaeule 顶端是金色圣母 玛利亚 雕像,她左手持权杖,右手怀抱圣婴,圣洁端庄。圆柱基座上有四组青铜雕像,四个小天使斩杀人类憎恨的四个妖怪,狮子代表战争、蜥蜴代表瘟疫、龙代表饥饿、蛇代表无信。 位于玛丽安广场东南角的 圣彼得教堂 St. Peter's Church,始建于1050年,是 慕尼黑 最古老的教堂,甚至比慕尼黑本身的历史还要长,初建成时,教堂的建筑风格是有两座尖塔的哥特式建筑,18世纪因火灾重建,改变为巴洛克式建筑,高塔也只剩下一座了。(注:谷歌地图上显示的名字是:圣伯多禄堂 Peterskirche) 教堂内部装饰富丽堂皇,装饰风格以白色和金色为基调,融合了不同时期的风格,这里面既有哥特式的古老绘画,巴 洛克 祭坛,也有18世纪上半叶的天顶壁画,还有珠宝饰品和带发骸骨的典藏室。安放在主祭坛的中央处的是圣佩特罗像,稍下方处的四位圣人像非常漂亮。教堂的立柱上披金的十二使徒雕像,雕刻的栩栩如生。 教堂的塔高92米,是市内最佳眺望点,登到塔顶后可以近距离欣赏玛利亚广场,市政厅 和 圣母教堂,城市风光 一览无遗。<br>教堂免费参观,登塔入口在教堂后方外侧,不在教堂内,成人要三欧元,塔高约14层楼高,我们爬上去已是气喘吁吁,但登顶环绕四周欣赏慕尼黑的风景还是值得。 从塔顶上俯瞰玛利亚广场和新市政厅。左上方是拥有高99米洋葱式圆顶钟楼的雄伟圣母教堂 Frauenkirche 。 如果天晴,可以远眺阿尔卑斯山。这是网上的照片。 远望慕尼黑市区。 德国的圣母教堂Frauenkirche是慕尼黑最大的教堂,同时也是慕尼黑最醒目的地标和精神象征,保留着浓郁的中世纪风情,是一座历史纪念碑,见证了慕尼黑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包括巴伐利亚国王的加冕和重要条约的签署。 列宁和爱因斯坦等众多名人都在这里居住过。 <div>圣母教堂 Frauenkirche 位于德国慕尼黑市中心圣母广场,是天主教慕尼黑弗赖辛总教区 主教座堂。因为慕尼黑市规定市区内的建筑不能超过100米,所以99米高的教堂目前仍是市中心最高的建筑之一。这座晚期哥特式风格的红砖建造的圣母教堂静静地矗立在广场上,显得格外庄重肃穆。</div> 步入教堂内部,完全没有在其他宫殿教堂里看到的奢侈华丽,简单朴素的装修风格让整座殿堂显得格外空旷高大。因此能容纳2万人的圣母教堂Frauenkirche经常举行罗马天主教的仪式。 教堂内夏加尔创作的彩画玻璃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一种柔和的美,鲜明的色彩给庄重的教堂平添了一抹靓丽之感。 慕尼黑希望之城 HOPE City München 广场中的 圣灵天主教教堂 Heilig Geist Catholic church。 慕尼黑王宫 München Residenz 是巴伐利亚君主的王宫,建筑群包括十个庭院和博物馆,有130个展室。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靠近马克斯-约瑟夫广场的国王殿 Königsbau 、朝向王宫大街的老宫殿 Alte Residenz,以及面临王宫花园的宴会厅 Festsaalbau,屈维利埃剧院 Cuvilliés Theatre 就设于宴会厅的一翼。王宫内的赫拉克勒斯厅 Herkulessaal 为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主要的表演场地。二战时期,宫殿内的大部分地面建筑被毁。1945年,慕尼黑王宫启动重建工程,并从1958年起逐步恢复开放王宫博物馆和珍宝馆。20世纪90年代,慕尼黑王宫的国王殿和宴会厅相继完成修复,成了慕尼黑最吸引人的名胜古迹之一。 慕尼黑王宫始建于1385年,最初为城堡外观的防御工事,被称为新堡 Neuveste。16世纪上半叶,巴伐利亚公爵 Wilheim IV 下令扩建 新堡 ,正式将其改作王室宫殿。 外观不如卢浮宫等精美,但和外部比起来,内部很让人惊叹,细看恐怕需要5个小时。因时间关系,我们只在王宫外围转转。 统帅堂 Feldherrnhalle 坐落于王宫旁的音乐厅广场,是德国慕尼黑的一个凉廊,由路德维希一世下令建筑师弗里德里希·冯·格尔特纳于1841~44年建造,模仿了佛罗伦萨的佣兵凉廊,是为纪念巴伐利亚帅们而建立的。1923年11月9日上午,希特勒的纳粹党褐衫队发动“向慕尼黑前进”。在统帅堂巴伐利亚警察责令停止非法组织的游行,但是游行者继续向前,警察感到威胁,并且开火。四名警察和十六名纳粹党徒死亡,多人受伤,其中包括赫尔曼·戈林。希特勒两天后被捕,判刑五年,在狱中希特勒口述纪录他的著作《我的奋斗》。这是纳粹试图接管巴伐利亚的努力的一部分,通常称为啤酒馆暴动。<br>希特勒在1932年选举上台后,统帅堂变成纳粹的圣地之一,不仅派驻卫兵,每年也举行纪念仪式悼念纳粹死者。统帅堂的形象也出现在纳粹党的血章上。<br> 统帅堂正中的1870-1871年普法战争巴伐利亚军队纪念雕像。 统帅堂内左侧的巴伐利亚统帅冯·提利伯爵铜像,他于三十年战争期间的1620年在白山取得了首次大捷。 很多人说不喝啤酒不吃肘子,就相当于没到慕尼黑,而要想在一个最具巴伐利亚风情的环境下品味德国啤酒的魅力,那一定要在Hofbrauhaus宫廷啤酒馆。中午时分我们来到 位于市政厅东面300米处的 著名的 Hofbrauhaus 宫廷啤酒馆。 二次大战前的1923 年,希特勒率冲锋队逮捕了当地的长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啤酒馆政变”(Beer Hall Putsch/ Bierkeller Putsch )。政变后希特勒被捕,在狱中写下了“我的奋斗”。1938年英国、法国同希特勒签署“慕尼黑协定”将捷克划归德国。 皇家宫廷啤酒屋 Hofbräuhaus 全称为普拉茨皇家宫廷啤酒屋Hofbräuhaus am Platzl,历史可以追溯至1589年。 拜恩州是德国著名的啤酒出产地,每年9-10月份都举行大规模的啤酒节。啤酒节最早 起源于1810年,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br>皇家啤酒馆的建筑是文艺复兴式的风格,里面的壁画装饰很有特色,有宫廷风格。 皇家啤酒馆 Hofbrauhaus 是慕尼黑最大的啤酒馆之一。由巴伐利亚的威廉五世于1589年创立。1920 年希特勒曾经在这里发表他的“25点纲领”。现在的啤酒馆最多可容纳近900人。供应自己酿造的 HB 啤酒,并伴有当地的民间乐队表演巴伐利亚传统的民族歌舞。<br>皇家啤酒屋成了名人政客聚会的最佳地方,据说茜茜公主,歌德,列宁等都曾是皇家啤酒屋的嘉宾。 穿着巴伐利亚民族服装的服务员热情地为大家服务,我没能拍下她双手拿着十杯啤酒的照片,有点儿小小遗憾。 服务员看我们不是本地人,主动前来打招呼,并为我们拍了张合影。 到啤酒馆喝酒要有足够的酒量,因为啤酒杯都是半升,一 升装的大杯。虽然对啤酒没有研究,但还是能喝出不同啤酒的口感,这 HB 黑啤确实是我喝过的啤酒中口感最好的,喝了半升啤酒竟然还不过瘾。 名品黑啤和特色肘子是HB啤酒馆最富盛名的招牌菜。伴随巴伐利亚民族乐曲,享用芳香甘醇的啤酒,加上一份考的丝丝入味的特色肘子,那感觉有点儿美滋滋。 酒馆内有个演奏台,专门演奏巴伐利亚的传统音乐。 慕尼黑英式花园 Munich’s English Garden 是一个寻找宁静的好地方。这个公园占地达到3.7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市内公园之一,竣工于1789年,有数英里精心设计的步行道。 这个公园在园林的建筑方面上模仿英国的风格:既宽阔的草坪,弯曲的小径,更多的是顺应天然的装饰,少了些人为的打扮。由于园林营造上效法英国,草地开阔,小径蜿蜒,顺应自然,极少人工雕凿,因此起名“英式公园”。 公园里小山坡上建有圆顶涼亭 Monopteros im Englischer Garten。 又有人称这个圆顶凉亭为希腊爱神殿。 在圆顶凉亭上可以看到极好的城市风景。 园内还有个建于200年前的古朴的楼阁式五层木塔,被称作中国塔。不过这座塔,只能说有点像中国的塔。那时欧洲人向往东方艺术,大半是半凭传说、半凭想象造出了这座塔。塔下有啤酒花园,为游客提供饮料、娱乐休闲项目和绝佳的观赏周边美景的机会。 慕尼黑啤酒节可以追溯到1810年。官方的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流传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历史上,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91届了。<div>2024年啤酒节在英式花园举行庆祝活动,我们去时啤酒节已结束一个星期,但是活动的桌椅还没拆除。</div> 位于慕尼黑大学区的 凯旋门由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修建,完成于1852年, 是为纪念巴伐利亚军队的骁勇善战而建,现今是和平的象征,其风格与巴黎凯旋门和柏林勃兰登堡门相近,顶部的战车和狮子是王国统治者的标志。 进了凯旋门,就是慕尼黑大学学区,大学没有围墙,和城市融为一体,旅行者可以随意进出。<br>慕尼黑大学自19世纪以来便是德国和欧洲最具声望大学之一,也是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br>对慕尼黑大学来说,更重要的是它先后孕育诞生“中国辛德勒”和“白玫瑰”这样对抗纳粹的凡人英雄,已经暗示了这所学校必然拥有值得尊重的高尚价值观<br>学区内拥有古典风格的教学楼、标志性的喷泉,以及著名的“白玫瑰”纪念馆 (DenkStätte Weiße Rose), 该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曾在纳粹时期反抗希特勒暴行的学生组织“白玫瑰”而设立的。 白玫瑰(德语:Die Weiße Rose)是纳粹德国时期一个知名的非暴力反抗组织,成员包含了慕尼黑大学中的许多学生及教授,主要是Scholl兄妹,哥哥Hans,妹妹Sophie所领导。白玫瑰在1942至1943间陆续发送了传单,呼吁人们参加反抗希特勒政权的运动。<br>1943年2月18日兄妹俩就在这个学校大厅散发传单时被逮捕。白玫瑰的6名核心成员包括Huber教授被盖世太保逮捕,并于同年被送上断头台。由于他们无惧于死亡,在褐色恐怖时期坚持对抗第三帝国的统治,白玫瑰的成员们在如今依旧受到德国人民怀念和尊敬,不逝的英雄。如同Moltke所言,“他们搭起了通往无纳粹世界的桥梁”。<br>索菲 Sophie 的最后一天,兄妹俩的父母来看他们,妈妈带来她最爱吃的甜点。索菲 吃完了微笑地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说在天堂会重逢。<br>最后,她和哥哥,还有同判死刑的另外一位战友,一起吸了最后一根香烟,从容走向了断头台 。<br>在白玫瑰纪念馆的墙上有组雕刻并刻有他们的名字,这里永远不缺鲜花。 这里是为1972年在慕尼黑举办的第2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建造的,40年过去了,原来的各种设施都已闲置,或荒废了,留下小片地方设为公园,成为市民周末运动和休闲的场所。 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帐篷造型,远看像一张大渔网,错落有致,成了公园的特色。其顶棚由弗赖·奥托设计为半透明的帐篷形状,呈圆锥形,由网索钢缆组成,每一网格为75×75厘米,网索屋顶镶嵌浅灰棕色丙烯塑料玻璃,用氟丁橡胶卡将玻璃卡在铝框中,使覆盖部分内光线充足且柔和。这个设计效仿了 阿尔卑斯山 的形态并且有意与1936年纳粹政府掌权期间的 柏林 奥运会相区分,详尽和透明的体育场顶棚,象征着一个 新兴 、民主和乐观的 德国 。 公园中的奥林匹克塔(现是慕尼黑电视塔),塔顶有一旋转餐厅,可边享美餐边眺望慕尼黑全景和远处的阿尔卑斯山。 与奥林匹克公园相邻的宝马博物馆 BMW Museum 的外观设计别具一格,呈"碗形”。博物馆旁边是宝马全球总部“四缸大楼”BMW Headquarters。这里也是宝马品牌体验中心。<div>宝马 BMW 于1916年建厂,最早是生产各种战斗机的发动机的,后来一战失败以后,盟国禁止德国继续生产飞机,于是就改为生产汽车。实际上由于一战的失败对德国整体经济影响比较大,致使德国好多比较有名的军工产品都是从一战失败以后改民用产品了。</div> 宝马世界 BMW World 和宝马博物馆 BMW Museum 隔街相望,其建筑外观呈双圆锥形,设计充满超现代感,是慕尼黑的时尚新地标。馆内的展示车型从经典款到概念款应有尽有。一层是销售中心,宝马新车现买现提直接开走; 底层是科技体验展示区,可以像打电玩一般亲身体验宝马的科技和设计理念。 对于喜欢汽车的人来说,这座宝马博物馆 BMW Museum 和宝马世界 BMW World 必然是心中的圣地,这里展出的每一款车型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让人津津乐道,而对于大部分只知道车贵不知道车好的普通游客来说,就是镜中观花,看个热闹。<div>宝马世界BMW World 展厅设计为环绕式空间,根据年代和时期展出各类宝马汽车、摩托车和发动机,运用现代科技和多媒体手段演绎了宝马的成长与发展史。</div> 这是 1955年的 Isetta ,小巧可爱。 假装拥有了一辆宝马DMW, 坐上去得瑟得瑟。 装模做样地拍张照片。 骑上试试感觉,够爽。 明天接着游览宁芬堡宫 Nymphenburg 和老绘画陈列馆 Alte Pinakothek。<br> <p class="ql-block">谢谢朋友们的关注</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ltndb9" target="_blank">德国 福森 Füssen 静谧梦幻的小镇</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mtpzk3" target="_blank">德国 新天鹅堡 Schloss Neuschwanstein 梦幻城堡</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k66c08" target="_blank">列支敦士登公国 Liechtenstein 袖珍小国</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ih5lhd" target="_blank">瑞士 苏黎世 Zurich 小巧玲珑却包罗万象</a></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5fjc4w" target="_blank">瑞士 采尔马特 Zermatt 冰川之城</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3m3q7l" target="_blank">意大利 阿马尔菲海岸 Amalfi Coas 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a></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y3y0sg" target="_blank">走进意大利 Italy 罗马Roma 永恒之城</a></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