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城柏杨岭山西结,位于山西与内蒙古的交界线上,是明长城中的内长城和外长城的交汇在丫角山柏杨岭上,是神秘的明长城“山西结”,明长城的另一端就是北京怀柔“北京结”。这里不仅是军事防御的重要节点,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1日,作者踏上明长城这片土地,作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见证了无数战争的硝烟,保卫着中原大地的安宁。如今战火早已远去,长城却巍然屹立,成为和平的象征。站在柏杨岭“山西结”长城脚下,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痕迹,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长城路203:明长城柏杨岭山西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城柏杨岭山西结,位于山西与内蒙古的交界线上,是明长城中的内长城和外长城的交汇在丫角山柏杨岭上,是神秘的明长城“山西结”,明长城的另一端就是北京怀柔“北京结”。这里不仅是军事防御的重要节点,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因山间种植着很多的柏杨树而被称作“柏杨岭”,有着军事防御与战略意义,是明代九镇长城中大同镇与山西镇的交界处,也是内长城与外长城的交汇点。丫角山长城西连水泉堡长城通偏头关至嘉峪关,东北过平鲁达杀虎口至山海关,南面是内长城防御枢纽老营口堡,北侧是内蒙古塞外游牧民族。形成一个“丫”状衔接点,为“山西结”,当地人把柏杨岭堡交汇处形象地称为“丫角山结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西结交汇处,不仅是军事防御的重要节点,还流传着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传说故事,传说丫角山因山势形似“丫”字而得名,是明代大同镇与山西镇的交界处。相传,当年修筑长城的工匠们在丫角山交汇处施工时,发现山势险峻,地形复杂,难以施工。工匠们祈求神灵庇佑,最终成功完成了内外长城的交汇工程。从此,丫角山成为了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也象征着当年长城的坚固与雄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史书记载,这里曾经发生过丫角山之战,在明朝嘉靖四十三年秋,北元俺答骑兵过马鞍山突破长城由柏杨岭顺南而下,驻老营游击将军梁平、守备祁谟率七百多将士迎战,双方在碑洼界发生激战,明军因地形不利和敌军骑兵优势,七百多名将士战死沙场。朝廷为将士追抚加级,在此树碑立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丫角山附近有一座著名的长城空心敌楼为九窑十八洞。相传,这座敌楼是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因其内部结构复杂,功能齐全,被称为“九窑十八洞”。据当地人传说当时修建这座敌楼时,工匠们在地下挖掘时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洞穴,里面竟然有一只守护长城的神兽,工匠们将神兽安置在敌楼的中心位置,以保佑长城的坚固和士兵的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柏杨岭堡遗址背靠着古长城,是当时的战略因素使这里的长城有三处交汇点。这种独特的布局使得丫角山成为了一个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的核心,三道长城在此交汇,织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有效抵御了外部的侵袭。柏杨岭堡有着马市的传说,也是长城沿线的一个小市口,用于明蒙之间的贸易往来。在隆庆五年“隆庆和议”后,长城沿线的马市逐渐开放,柏杨岭作为小市口,也成为汉蒙贸易的重要场所。这些市口的开放不仅促进了经济交流,也减少了边境冲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柏杨岭堡由于山高缺水,后来迁移到了山下的窖儿墕(今教儿墕)。提起教儿墕,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传说。相传在建长城时有一个家庭,父母惦记着儿子外出砍柴多日未归,在村口日夜呼唤着儿子,最终因悲痛过度而亡。感动的村民们为了纪念这对父母的深情,将村子命名为“叫儿墕”,后来因同音改为“教儿墕”,寓意着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增添了柏杨岭长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在战争与自然环境中的坚韧与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1日,作者踏上明长城这片土地,作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见证了无数战争的硝烟,保卫着中原大地的安宁。如今战火早已远去,长城却巍然屹立,成为和平的象征。站在柏杨岭“山西结”长城脚下,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痕迹,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许之丰摄影2024年9月21日记录于山西偏关</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者:许之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