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车子沿着盘山公路行驶,群山高矗,茂林修竹,一条溪流纵横于山林深处,顺着山坳乱石嶙峋的方向潺潺流淌。时至正月,山林翠绿依然,生机盎然。满山的绿色,仿佛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山林的风景,叠嶂层峦,连绵起伏。</p><p class="ql-block"> 这是广丰区铜䥽山,一个叫铁山村的地方所看到的风景。一路的绿色加之溪流的声音,似乎给这个世界增添了几分灵动与诗意。</p><p class="ql-block"> 终于到达铁山村。</p><p class="ql-block"> 下得车,一阵寒风从山竹的背后吹来,不由得将衣领整了整。</p><p class="ql-block"> 这里海拨900米,气温明显低于山下。</p><p class="ql-block"> 铁山村没有几户人家,除了路边有几橦房子外,就没见有什么像样的房子。不过,有一个制茶车间在村子的东北角,占地面积较大,房子也是那种标准厂房设计,挺让我意外的。周边有几幢三层楼房,都关着门,想必主人外出未归。</p><p class="ql-block"> 村部门前是块空旷地,像许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样,打造出一点文化气息。在一块石碑前注目许久,主要是欣赏石块上"铁山之恋"四个行书字,这是著名书法家王维汉先生书写,行笔流畅,端庄厚重。在碑石边有一片竹林,层次分明,微风拂过,竹叶轻轻摇曳,发出沙沙响声,讲述着山里季节更迭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铁山村平时只有几个老人看守,也许是节日原故,家户门前车人较多,显得有些热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据当地人介绍,铁山村山上的茶叶都是在海拨千米以上的野山茶,种植的茶树都是无害的有机植物。为了喝上这里的茶,特意到一户农家讨了杯水喝,果然茶香四溢,味道不凡。</p><p class="ql-block"> 喝完茶后,继续朝大山深处前行,主要是看看奇特的地质风貌冰碛石和如同诗画般镶嵌在大山脊梁的梯田。</p><p class="ql-block"> 铁山村地处广丰区铜䥽山镇,是一个小村庄,因村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也被誉为天然氧吧,加之有梯田景观和冰碛石景的独有之处,所以,每年也有不少人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 山路崎岖,虽然是水泥路面,因其太窄,而且山势险峻,越往上行驶,就越增加一分险情,所以,行驶中仍要小心驾驶。</p><p class="ql-block"> 很快就到冰碛石景点。</p><p class="ql-block"> 确实让我有些震憾,这些有点发黑的石块,从山中间突然出现,而且像是翻滚堆积起来的,形状各不相同,大小错落嘈杂。据史料记载说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堆积物,有200多万年,近观雄伟而震撼心灵。</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据当地人称这些冰川的滚石都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从福建武夷山脉赶过来的石头,当赶到上加尖时,突然一场大雨将石块冲散,又加上天色渐亮,所以就没有再赶,这些石块留在山腰间。</p><p class="ql-block"> 真不知道,在铜䥽山的铁山上,还有这么一处景点,难得一见。</p><p class="ql-block"> 更多精彩的是此处有许多红豆杉名贵树木,生长在冰碛石缝之间,与遮天蔽日的森林和千姿百态的石块交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山地风光。</p><p class="ql-block"> 而更让人称奇叫绝的是铁山梯田,在深山处的山腰间。据说这片梯田开恳有近百年,面积不大,一丘连一丘,层层叠叠,形状不一。因是正月时节,田埂荒抚,看上去没有一点生机,就连蒿草都是枯黄的。</p><p class="ql-block"> 从我站的角度望去,梯田呈一条狭窄的条状,每个田埂互相连接,高高低低。垒在田间地头的石块,有的都已塌陷。我一直在想如果开春时,这里一定是另番景象,绿浪翻滚,水天相印,决对是一幅淡雅清新的国画。</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站在此山中,可以欣赏到铁山云海,可惜,我没看见。</p><p class="ql-block"> 休息片刻,向着最高海拔1200米的上加尖出发,去朝拜宋太祖庙。</p> <p class="ql-block"> 气温很低,上饶这几天天寒地冻,山区都下雪,想必上加尖也很有可能下过雨雪,要不然这山上吹来的风怎么都是刺刺的。</p><p class="ql-block"> 山道弯弯绕绕,急弯处成锐角,车子行驶中必须缓慢通行,并且一定要把握好角度,控制好油门。曾到过广丰区铜䥽山的小丰村,让人称奇的是进村的山路,颠覆了我的认知,因为,每前进3至5米就有一个弯道,据说不足5公里的路程有近6百多道弯,虽然没数过,但确实弯道很多,也确实考验人的车技。然而,行驶在上加尖的山道上更是让我惊叹不已,山路崎岖,陡峭艰险,弯道多也与小丰村堪有一比,急弯处让人提心吊胆。</p><p class="ql-block"> 蜿蜒曲折的山路,沿途的景让人心醉神迷。也许是在高山上行驶的原故,窗外的景色尽收眼底。在冰碛石景观休息时,俯瞰广袤山区,群山叠翠,云雾缭绕。眺望连绵起伏的山峦,突然觉得自己站在这蜿蜒伸展,连绵不绝的山脉间如此渺小。这些风景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在眼前展开,似乎在诉说人间漫长的充满未知的一切。我的心境顿时被无限放大,所有的烦恼和束缚都随风而去,曾经困扰的琐事,此刻也烟消云散。只想领略这山顶壮观和辽阔,感知真谛与智慧,收获宁静和悠然。</p><p class="ql-block"> 当我站在上加尖的山巅上,这种感觉逾发加深。</p><p class="ql-block"> 远望群山,在阳光透过树梢光影里,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淡淡云雾在山谷间缭绕,引人无限遐想,此刻的我只留下内心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是的,我在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魅力与壮美,感受其力量和温存。</p> <p class="ql-block"> 在海拨1200米的高峰上,有一处平地,建有一个寺庙,取名"匡赢宫"。突然想到宋太祖赵匡胤,一代军事,政治家,难道此宫与赵氏有渊源不成?</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座叫上加尖的山中曾有一个古道,为宋太祖赵氏皇室拜谒祖陵必经之道,至今有块石碑记叙古道沿途途经点至宋太租陵地刻字以及古路亭倒塌尚存的石墙。查资料确是赵氏族人在曾经辉煌时走过这条道,也叫官道。到清同治年间,有官员钦命"啼鸪岭",至今石级山道完好。因时间关系,尚未一睹真容。</p><p class="ql-block"> 难怪在此山建"匡赢宫"因有石碑为证,因有奇缘之遇,因有历史行迹留下数不清的章章节节。当然,更有后世人杜撰而成的奇异故事。总之,在上加尖上,你足可以凭自己的想象空间,悟出这座山峰上的任何一个传奇的故事,因为在广丰地方方言里,"胤"与"赢"是一个音准,还有说赵匡胤是"坐赢不输"之人,意喻之深,享誉之高,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犀牛望月三赵源渊</p><p class="ql-block"> 湖山发迹万世流长"</p><p class="ql-block"> 在寺庙门口的这幅对联,道出其奥妙。</p><p class="ql-block"> 就要下山,当回首大山雄伟风釆,奇险逶迤,突然发现我是那么热爱山,似乎对大山的一切有着难以割舍的牵绊和无法舍弃的依赖。 </p><p class="ql-block"> 俯瞰群峰,眺望远方,张开双臂真想将群峰拥入怀中。</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沉醉其中,如此这般享受,如此这般惬意。</p><p class="ql-block"> 海拔1200米山峰上,雪尚未消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