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二日)上午,馆陶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融媒体中心、民俗文化协会、京剧研究协会在融媒体中心演播厅联合举办“新年好”主题民俗文化沙龙。在淳厚的乡风民俗氛围中,在淳美的京剧艺术中,男女老幼近八十人欢聚一堂,说家长里短,论创新向前,共祝中华昌盛、生活美好,共度快乐时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姚喜双朗诵作品《寄王太尹》</h3> <p class="ql-block"><b> 好礼至:来自北京市的新年礼物</b>。“陶山风俗近如何?民物熙熙乐太和……”沙龙一开始,播放了著名播音教育家姚喜双大年初三特意为馆陶人录制的诗朗诵《寄王太尹》,寓意今天的馆陶县委、县政府改革发展思路好、措施好,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幸福欢乐,真诚歌颂了馆陶县百姓乐享太平盛世的情景。姚喜双,现任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督学,国家语委咨询委员,国家语委审音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国家教材委语文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教育部语用司司长、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国家语委普通话与文字应用培训测试中心主任、语言文字应用主编、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等,培养了康辉等多位著名央视主持人。</p> <b> 魅力大:来自馆陶人的新年愿景</b>。李新浩深刻解读县“两会”精神,全面讲解“九大行动”“六大产业”等内容,现场所有人深受感染,真切感到2025年馆陶经济社会发展大有希望。京剧研究协会会长潘晓慧、陶韵之音五老合唱团陈书明、太极地书队于兴海、景天义工协会副会长李秋芳纷纷表示,新的一年,一定要带领团队紧跟县委、县政府的步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更加富裕、美好、和谐、幸福的新生活而努力拼搏。 <p class="ql-block"><b> 亮点多:来自山东朋友的演讲发言</b>。戴敬仁以“春节话年俗”为题,从春节的历史变化,讲到文化功能,讲到祭祖、拜年、饮食、穿戴、娱乐等民间风俗及其区域差异,系统性强,内容丰富,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石林以“春节面食有讲究”为题,谈制作枣花馍、黏糕以及蒸仓神等过年美食及其习俗含义,介绍了丰富的春节民间面食文化。他们的发言十分精彩,引起现场一阵阵掌声。</p> <p class="ql-block"><b> 特风情:来自县域民俗文化爱好者的讲述</b>。徐建强的“拜年的目的和意义”、陈书明的“关于年关拜年的风俗习惯”、王荣的“新女婿拜年习俗”、殷振月的“读临唐颜真卿争座位帖的几点思考”等,既有古老的传统地域习俗文化,又有现代生活内容的最新表达,满满的正能量调动了人们的兴趣。穆宪河、马月起、张俊领、武汉交、薛文玲等都准备了发言内容,但因时间关系未能现场交流,留待编发公众号后人们阅读欣赏。</p> <b> 很艺术:来自强烈民俗意趣的沙龙策划</b>。沙龙体现“京剧之美”特色,以韩新、潘晓慧、宋永忠等人的五段精彩的京剧演唱及潘晓慧的妙语点评穿插沙龙发言之中,每段演唱之前,现场都有房寨中心幼儿园园长尚俊峰的一句“冰糖葫芦——一块钱一串儿——”和6岁女孩胡梦瑶、6岁男孩丁子恒脆甜的一声大喊“过新年——好戏开场喽——”平添了浓郁的节日气氛和民俗意趣。刘金胥自改词的豫剧唱段《一家人欢天喜地把年来拜》、程建杰的诗朗诵《将进酒》等极富感情色彩,频繁引起掌声爆发。现场展示的于兴海大幅对联门心,马耀信、殷振月、门永林、董明德、王占廷、吴庆山、张贵朝、路新岭、王俊起、何生魁、郝书强等的书法作品极具美感,琳琅满目,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高端的文化盛宴。五老合唱团的歌舞《拥军秧歌》《快乐中国年》喜庆、热闹,把沙龙推向了高潮。 这期沙龙,是总第十二期、已巳年首期、“京剧之美”系列第二期、“过年套餐”民俗文化沙龙系列之三,由民俗文化协会会长马月起策划、召集。张庆需的主持风格自然,经常是妙语连珠,营造了活跃、欢乐的现场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