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22日上午我乘高铁118次前往北京旅游,这是我自2015年之后再次来到北京,也是我第四次来到北京,最早的那次还是在1966年文革那个时代,当时我还是一个刚满16岁的少年,来到北京见到毛主席的那次大串联,第二次是在参加我外甥结婚那年2009年11月。</p> <p class="ql-block">我乘坐的车厢有许多外国人也去北京旅游。</p> <p class="ql-block">北京第一站10月23日,北京迎来了一片蓝天,好的天气总是让人心情愉悦,于是上午乘地铁前往圆明园看秋色!</p><p class="ql-block">因为天气实在太棒,这一次我换一个视角来拍摄,通过水中的倒影来感受圆明园油画版的秋天,来自水中的颠倒世界,Live实况下真的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到北京的第二天10月23日我就去圆明园,上次2015年来的时候正是冬季,我们就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后也没有进去,这次我从小红书上了解到圆明园的圆明园是中国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占地约350公顷,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三园”。</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遗址公园,又称圆明园遗址公园景区和圆明园景区,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境内的旅游景区,景区地处中关村大街之北、清华大学以西,白颐路、清华西路均可直达景区。景区是在圆明园遗址上建起的一座主题性公园,是京郊皇家旅游景区著名文物遗址旅游胜地。1988年6月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的秋🍂美成了莫奈油画,再不去就谢了</p><p class="ql-block">北京赏秋,你永远可以相信圆明园-萍香榭</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秋意浓度已达85%,直接美成了莫奈油画🖼️</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帝王的营造。它继承了中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融合了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和江南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汲取了欧式园林的精华,被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圆明园不仅是皇家园林的典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并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p> <p class="ql-block">【苹香榭】位于圆明园庄严法界南侧。是景区最方便的打卡点,从圆明园景区【南门】进,左手边那条路走五六分钟就能到。如果对路线不太熟悉,可以步行导个航。苹香榭周边景色优美,秋季时白蜡树的黄叶与湖面的倒影相互映衬,仿佛一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油画秋景(附赏秋路线)</p><p class="ql-block">北平的秋天即天堂,圆明园的秋更</p><p class="ql-block">是封神级的存在。湖水、拱桥、倒影、落叶、残荷,一片绯红一片金黄像打翻了颜料调色盒,美得像是在油画里~</p> <p class="ql-block">方形湖畔:苹香榭铁桥往北走的方形湖畔,这里的倒影很好看。湖水倒映着金黄的树叶、湛蓝的天空以及周边的景色,能够拍出如油画般的画面。</p><p class="ql-block">💜残荷荷塘边:方形湖西边的荷塘处,坐在突出的石头上拍照,褐色的残荷与金色的树冠相互映衬,别具一番秋意。</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遗址公园水系分布在绮春园、长春园和圆明园,最大湖面面积分别为23.6万平方米、30.2万平方米和49.0万平方米。根据2004年卫片统计结果,绮春园、长春园和圆明园东区湖面有水面积分别为19.07万平方米、11.25万平方米和35.47万平方米,分别占各自湖面总面积的80.8%、37.2%和72.4%。</p> <p class="ql-block">3️⃣ 福海:黄昏时分,福海波光粼粼,映着夕阳的余晖,美景如画,是观赏日落的绝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2️⃣ 西洋楼遗址:这里保留了观水法、远瀛观、大水法等经典景点,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特别是黄花阵迷宫和大水法,更是打卡留念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参观圆明园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圆明园的网红打卡地银杏树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从圆明园乘地铁来到南锣鼓巷在胡同里桥边的银杏树吸引许多爱美女士前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23日下午游览景山公园,发现里面的寿皇殿人很少,我也是第一次发现寿皇殿在景山公园北侧,过去曾是北京少年宫,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西街44号景山北侧,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之前,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拆除后移建至现存位置,是清朝陈列皇帝先祖影像的场所,是旧时北京城“五坛八庙”之一,寿皇殿总占地面积约21256平方米,总建(构)筑面积3797.68平方米,由内外两层院落组成,整体建筑是仿照太庙规制而建,包括寿皇殿正殿、东西朵殿、东西配殿、东西碑亭、东西井亭、东西值房、神厨、神库、寿皇门、砖城门、宝坊。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也是是中轴线上除故宫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2001年6月25日,包含寿皇殿在内的景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寿皇殿被拨给北京市少年宫使用,殿内保存了原有的物品,由故宫移地保管。2013年,少年宫正式腾退,寿皇殿以清代光绪年间的面貌复原,再次呈现在游客面前。</p> <p class="ql-block">🔍 重建后的寿皇殿规模宏大,据《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寿皇殿旧在景山东北,乾隆十四年上命移建。南临景山中峰,殿门外正中南向宝坊一,左右宝坊各一,北为砖城门三,门前古狮二,门内戟门五楹。大殿九室,规制仿太庙,左右山殿各三楹,东西配殿各五楹,碑亭、井亭各二,神厨、神库各五。殿内敬奉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御容,皇上岁时瞻礼于此……”</p> <p class="ql-block">然而,历史的变迁并没有让寿皇殿的命运一帆风顺。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寿皇殿成为法军的驻地。这些侵略者不仅改建了殿堂格局,还掠夺了殿中的珍宝。据说,弗雷将军将这些珍宝装满了数十只皮箱,运回了法国。这些珍宝最终被献给法国总统,并被捐赠给了卢浮宫,部分珍品至今仍珍藏在吉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寿皇殿,原本位于景山东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殿宇。它最初建于万历年间,用途不详。清朝时期,这里曾是顺治皇帝的停灵之地,之后成为供奉康熙皇帝肖像的场所。乾隆时期,为了表达对先帝的尊重,寿皇殿被迁建至中轴线上,成为中轴线上的第二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探访北京中轴线的寿皇殿,明朝建造,清朝时期成为皇帝驾崩后灵柩停放地。殿内供奉历代皇帝画像,每年除夕夜更换,展示皇家祭祀的庄严与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崇祯皇帝上吊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开始攀登景山公园看故宫,万春亭置于景山山巅,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它还和山腰处对称而置的周赏亭、富览亭、观妙亭和辑芳亭互为对景,以万春亭为中心构成一幅完整和谐的景观。坐落在北京内城南北中轴线上,是俯瞰故宫全景与北京中轴线的最佳观赏区。南与紫禁城的神武门隔街相望,西邻北海公园,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后苑,占地23万平方米,山体海拔高度94.2米,曾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最高点。这里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故宫一片金黄。</p> <p class="ql-block">在景山公园顶上可以看到北京最高建筑中国尊</p> <p class="ql-block">10月24日上午来到网红打卡地五四大街游览,它是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境内道路,于北京中轴线东侧,是五四大街保护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大街于明清时期属皇城范围;于1958年沟通拓宽,于1965年合并,五四大街东起东四西大街,西至北池子大街,全长748米,宽33米。</p> <p class="ql-block">上午从五四大街来到故宫角楼外拍摄,这里是拍摄故宫角楼最佳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24日上午从五四大街徒步来到北海公园,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城内景山西侧,在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北海公园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是我国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建园历史】最早的北海只是一处普通的水域,水中有岛名”瑶屿”。金代开始挖湖堆山,扩大瑶屿,改称”琼华岛”,岛上建”瑶光殿””广寒殿”,又从今开封移来良(gen)岳花石堆叠假山,北海便初具规模。元代继续扩建琼华岛,改称”万岁山””万寿山”,并以此为中心建造大都城,所以有”先有北海后有北京”的说法。【布局规划】北海公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全园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姿,犹如仙境。琼岛上有高67米的藏式白塔(建于1651年),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碑石等。东北岸有画舫斋、天王殿、五龙亭、九龙壁等建筑;其南为屹立水滨的北海团城,城上葱郁的松柏丛中有造型精巧的承光殿。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艺术杰作。北海园林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想要深度体验北海公园的美,不妨按照这条路线开始你的探索之旅:团城-北海南门-永安桥-永安寺-白塔-琼岛春阴碑-长廊。这条路线将带你领略北海公园的精华,感受古典皇家园林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3️⃣ 🐉九龙壁:这是全国仅有的双面九龙壁,九龙戏珠,栩栩如生,彰显着皇家气派。</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中国现存历史上建园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化沉积最深厚的古典皇家园林。它的形成和发展历经金、元、明、清数个朝代,承载着中国近千年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10月24日中午游览北京什刹海公园,它是老北京的一个景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北部,由什刹海(又名前海)、后海和西海(积水潭)三个相连的湖泊组成。什刹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这里是寺庙林立的地方,素有九庵一庙之说,所以这里也得名为什刹海。什刹海地区是北京城内保留了原有民俗文化的富于老北京特色的传统风景区。什刹海公园也已经成为夏日泛舟、冬季溜冰的游乐场所。宋庆龄同志故居就在什刹海公园附近。什刹海风光旖旎,三海一水相连。畅游在这个被称为老北京最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畅游在什刹海这个被称为“老北京最美的地方”,在享受自然景观的同时,您还能增长对北京的历史、人文、民俗和古建的知识。如今,北京的都市味越来越浓了,能看到旧时民风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可就在这什刹海,依然能够咀嚼到京味十足的老北京文化,三轮车拉着游客在胡同里游览,向游客介绍老北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乘人力三轮车游览什刹海</p> <p class="ql-block">什刹海风景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东北部,由前海、后海、西海三个弓形湖泊组成,景区面积为132.8万平方米,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什刹海原为“三海大河”一片湖泊[8],金朝在修建行宫时,将白莲潭水域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北半部分成为什刹海[7]。随着漕河开挖,白莲潭成为金中都的漕运码头[75]。在元朝时,什刹海成为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终点[4]。至明代时,什刹海周边开始修建寺庙、王府等,什刹海风景区雏形初现[7]。清朝末年,什刹海供漕运用水的作用彻底结束[11],岸边酒楼茶社增多,什刹海成为平民大众的主要活动场所[8]。什刹海风景区以名宅、府邸、园囿、门楼、寺庙、桥梁、街道等为特色,[27]。主要景点包括郭沫若故居[28]、宋庆龄故居[29]、恭王府[30]、醇亲王府[31]、㛃园菊园[39]、鉴园[40]、地安门[65]、德胜门箭楼[68]、广化寺[44]、关岳庙[46]、银锭桥[49]、金锭桥[51]、荷花市场[55]、烟袋斜街等[57]。什刹海风景区民俗活动也丰富多彩,如农历三月上旬的上巳春禊[70]、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活动等[71],也包括近年发展起来的什刹海文化旅游节[77][72]、谷雨文化节[59]、龙舟赛等活动[73]。此外,什刹海地区的特色饮食众多,有苏造肉[74]、油爆双脆等代表美食[78]。</p> <p class="ql-block">10月25日上午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其丰富的植被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尤其在秋季,这里成为了赏秋景的绝佳去处。今天上午来到这里观赏粉粉黛乱子草,简直太美啦!但是人真是太多了,这里无疑是粉黛乱子草的最佳观赏处!</p> <p class="ql-block">中午从奥森北园来到鸟巢参观,65岁以上可以免费进入参观鸟巢与水立方。上次2015年我是晚上来的,欣赏了夜景,但没能进入里面参观,这次我进入鸟巢和水立方参观!</p> <p class="ql-block">鸟巢内景</p> <p class="ql-block">在鸟巢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进入水立方参观</p> <p class="ql-block">10月26日北京出现雾霾,在附近护城河边溜达</p> <p class="ql-block">今天10月27日上午来到北京三里屯,三里屯使馆区的银杏树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三里屯的银杏大道作为北京最热门的几个银杏观赏地之一,现在进入最佳观赏期,首先图片中一半绿一半黄的夏秋分界线主要是一边是银杏树,另一边是悬铃木,这个景象很难看到,我也是从小红书上获悉特地赶过去,果然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三里屯的银杏树大道一半黄一半绿非常好看。</p> <p class="ql-block">从三里屯出来来到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中央广播电视台大楼是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它的设计独特,充满了现代感和科技感。在冬天,这座大楼更是展现出了别样的风采。</p><p class="ql-block">冬季的北京气温寒冷,但是中央广播电视台大楼却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大楼的外墙和内部设施在冬季被灯光照亮,显得格外明亮。这些灯光不仅为北京的夜景增添了一抹亮色,更为寒冷的冬夜带来了些许温暖。</p><p class="ql-block">在冬季,中央广播电视台大楼也成为了雪中的一处美景。下雪时,大楼主楼和周围的广场都被洁白的雪花覆盖,形成了一片银装素裹的美景。尤其是在晚上,灯光将雪花映照得更加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中。</p> <p class="ql-block">北京大裤衩建筑,正式名称为“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是由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领导的建筑事务所奥美西斯(OMA)设计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物。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中央商务区(CBD),是中国的国家级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的总部。该建筑的设计理念独特,造型独特,因其大胆且具有象征性的外观而广为人知。建筑由两座45度倾斜的塔楼构成,其上部自由交叉,形成了一个“V”字形,让人们联想到一条裤腿,因此被戏称为“大裤衩”。这一外观设计展现了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创新和前卫。</p><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雷姆·库哈斯对于建筑功能分离的理念。他将建筑分为主体和支撑结构两部分,通过主体结构的悬挑和天桥连接,实现了功能的整合。大楼的两根斜塔是由X形的钢结构连接起来的,这种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建筑更加稳定,同时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由于其独特的外观和创新的设计理念,这座建筑成为了北京市的地标之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和建筑爱好者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位于中央电视台附近的中国尊,“国之重器,秀美之尊”这一名称,不仅体现了中信集团作为央企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中信大厦作为京城第一高楼的宏伟气势。🏙️ 其外形酷似中国古代酒器“尊”的形状,更是为这座建筑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北京中信大厦,又名中国尊,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2号,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区Z15地块,是中国中信集团总部大楼,东至金和东路,南邻规划中的绿地,西至金和路,北至光华路,北京中信大厦占地面积11478平方米,总高528米,地上108层、地下7层,可容纳1.2万人办公,总建筑面积43.7万平方米,建筑外形仿照古代礼器“尊”进行设计,内部有全球首创超500米的JumpLift跃层电梯。2014年6月8日,北京中信大厦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建筑”。</p> <p class="ql-block">北京地标:中国尊大厦的多角度魅力</p><p class="ql-block">中信大厦,别称“中国尊”,是一座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它高达528米,拥有115层,坐落在北京的心脏地带,CBD中心,以其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美与艺术的和谐统一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境内,交道口地区中轴线东侧,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属镶黄旗,称南锣鼓巷。“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改称辉煌街,后恢复原名。</p><p class="ql-block">南锣鼓巷是一条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巷,也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仍然完整保留着元代胡同院落的独特肌理,是中国规模最大、品级最高且资源最为丰富的传统棋盘式民居区域,南锣鼓巷东西两面共有16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俯瞰整个街区犹如蜈蚣,又称蜈蚣街。南锣鼓巷的形成可追溯至元朝大都城的兴建时期。在清代的乾隆年间,此地为镶黄旗的驻扎地;而到了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又被划归为内左三区;进入民国时期,则变成了内五区的一部分。南锣鼓巷曾经汇聚了众多高官显要与文化名流,不仅完好保存了众多历史悠久的胡同与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还因名人故居而沉积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2022年3月,南锣鼓巷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p> <p class="ql-block">南锣鼓巷,作为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散发着现代的活力与魅力。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之中。</p> <p class="ql-block">南锣鼓巷是开放式的胡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无需预约,随时开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这里是古巷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的典范,古老的胡同格局与现代的时尚气息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同时,南锣鼓巷的美食也不容错过。文宇奶酪店的原味奶酪、双皮奶和酸梅汤是特色;过客和咂摸的创意风味披萨,如过客的羊肉串披萨,咂摸的宫保鸡丁披萨、北京烤鸭披萨都很棒。此外,还有这儿没玉米汁儿卖的浓浓的玉米汁。</p> <p class="ql-block">在北京南锣鼓巷尝试卤煮,探索其历史背景和独特风味。卤煮,曾是宫廷御肴,后成为民间美食,价格亲民,但略带咸味。同时,视频还介绍了其他北京特色小吃如炸酱面、爆肚和门钉肉饼。</p> <p class="ql-block">南锣鼓巷也是年轻人尤其是文艺青年必去的地方。这里汇集了很多文艺的特色小店,店中出售各种充满创意的商品。有些店光看名字就觉得颇具趣味,比如卖衣服的肚脐眼。还有创可贴 8,出售印着搪瓷红脸盆、老铁皮玩具等代表老北京市井文化图案的 T 恤。</p> <p class="ql-block">北锣鼓巷相对安静,复古且文艺,没有南锣鼓巷那种熙熙攘攘的人群,更多的是老北京的大杂院和悠闲生活着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深秋的北京胡同,已经迎来了最美的季节。逛完南锣鼓巷,不妨来北锣鼓巷转转,感受一下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北锣鼓巷相比南锣鼓巷,没有过多的商业气息,人也少了很多,这里保留了更浓厚的老北京生活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北锣鼓巷,游客可以找到一些别具一格的咖啡馆、书店和民宿,它们静静地隐藏在各种门牌背后,等待被发现。此外,还有方糖(网红店)、天堂时光(书店与咖啡店结合)、多肉植物馆、VOYAGE COFFEE等特色店铺。</p> <p class="ql-block">下午来到鼓楼参观,北京鼓楼、钟楼是北京中轴线的组成部分,包含北京鼓楼、北京钟楼两幢古建筑。北京鼓楼呈大红色,共有二层,通高46.7米,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内遗存有25面大更鼓。钟楼为灰色砖石建筑,共有二层,通高47.9米,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采用重檐歇山顶,内遗存有八角形木框钟架和铜钟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位于北京中轴线的鼓楼是北京著名的打卡圣地,建于元至元九年,主体建筑为明朝所修建。鼓楼共有两层,通高46.7米,内部有25面鼓,代表了一年中的24节气。鼓楼还有击鼓表演和展览室,可以了解鼓楼和中轴线的历史。门票价格为20元,乘坐地铁8号线在什刹海站下车即可到达。</p> <p class="ql-block">很多古城都有鼓楼,但北京鼓楼无疑是我拍过的最上照的一座。除了它红墙黛瓦与带有收缩比列腰线的外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沿着棱形的鼓楼东西大街,可以全方位拍摄它。只要用心构图,总能找到几个完美的拍摄角度。</p> <p class="ql-block">参观鼓楼的外国游客非常多!这是来北京必打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鼓楼作为老北京的文化地标,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虽然你可能没有歌词中写得那么迷惘,但这红墙黛瓦的建筑,如同钟鼓楼广场上遛鸟的大爷,踢着花键健身的大妈一样,深深烙在了每个去过那的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