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之道 大爱 大德 大行

老子·吾师

<p class="ql-block">临水之道:大爱·大德·大行</p><p class="ql-block">——李德建出席陈靖姑学术座谈会并作学术发言</p><p class="ql-block">2日7日(正月初十),纪念陈靖姑诞辰1121周年座谈会在福州市长乐区罗联乡书画院举办,福州市长乐区陈靖姑文化研究会李嘉铭会长主持。著名《道德经》理论家、中华老子研究会会长李德建教授应邀出席,他在学术报告中主要论述两点:(一)解读陈靖姑之道的基本精神,(二)陈靖姑祈雨功能的道德原理。</p> <p class="ql-block">关于陈靖姑之道的基本精神。李德建会长对与会同志提出的陈靖姑精神“大爱,大德,大善”之总结,认为有所不足,提出了不同观点,并作了论述。认为:“善”与“德”的内质外延交叉重复,有“大德”,“大善”可以不提。他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第49章的“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的大道思维理论,认为:“善”、“信”之概念与“德”之概念相较,已经内含于“德”中,即“德”的概念内质内涵深刻广大,已经含了“善”的内质内涵。因之,有“大德”,“大善”可以不提。而且从大道哲学的“体”、“用”方面来论述,认为:“道”是体,“德”是用,但“道”与“德”是体用不二的。体用不二性,即:即道即德、即德即道。因此,“德”直接通于“道”。依陈靖姑生命过程的舍身为民的这种大行,提炼陈靖姑精神,可以是六个字也可以是八个字,那就是“大爱,大德,大行”或“大爱,大德,大行,大顺”。</p> <p class="ql-block">关于陈靖姑脱胎祈雨功能的道德原理。李德建会长认为,当是时,福州地区久旱不雨,历史资料描写连山上的岩石都晒出油了。此时此刻的陈靖姑固然有身孕,但毅然决然站出来,挺身而出脱胎祈雨,心想事成。这是一种大行,她的心与道是相通的,悲天悯人,一念通天,可以改变时空位移(请见2018年7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科技厅立项课题成果《老子大道科学研究》,李德建教授是课题负责人。福州晚报、福建侨报、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作了报道),这是大道玄德的功能理论,是可信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