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观看了刘小静老师主讲的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Module2Unit1这堂课后,感触颇深。特别是每个环节的学习都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与学的活动。Eg:look and guess. Q1 What'this? 复习动物词汇,引出新内容。Q2 Where are they?学习活动一内容。Q3 What do they see in the zoo?学习主课文。Q4 What's the difference?理解课文,体会a和an的不同,lion and lions等的不同。Q5 What can you hear in the zoo? listen and say.Q6 What's this? It's a/an...What are they?They are…look.ask and answer .看手势,问答动物名或学习用品名。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p><p class="ql-block"> 一、本节课最好的活动设计</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节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精品课中,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学习活动的设计非常精彩,其中最突出的是贯穿全课的一系列提问式活动。 </p><p class="ql-block"> (一)复习导入 </p><p class="ql-block"> 1.活动内容 </p><p class="ql-block"> Q1:“What’s this?”通过展示动物图片让学生猜动物名称,这一环节复习了之前学过的动物词汇。例如,当展示图片,学生会积极思考并说出“bird,dog,cat,mingkey”。这不仅唤起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还为引出新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Q2:“Where are they?”将学生的思维从单纯的动物识别引导到动物所处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文视频和课文场景图片,学生文字内容和图片中的线索判断动物所在的位置,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场景——动物园。这个活动巧妙地将旧知与新知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过渡到新的学习内容。 </p><p class="ql-block"> 2.活动意义和作用</p><p class="ql-block">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这种复习导入的方式有助于巩固已有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单词的记忆,提高词汇的熟练度。同时,它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 </p><p class="ql-block"> 3.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观察图片进行猜测,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p><p class="ql-block"> 4.教学理念 </p><p class="ql-block"> 这种活动设计符合新课标中强调的“注重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的理念。新课标要求教学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逐步拓展和深入,而这个复习导入活动正是遵循了这样的要求。它也体现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要求,因为有趣的猜词游戏能够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p><p class="ql-block"> (二)主课文学习</p><p class="ql-block"> Q3“What do they see in the zoo?” </p><p class="ql-block"> 1.活动内容</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动物园这个场景后,开始深入学习主课文。教师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再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例如,在课文中有提到猴子在树上荡秋千、长颈鹿吃树叶等场景,学生需要仔细听看课文,找出这些动物在动物园里的具体活动。 </p><p class="ql-block"> 2.活动意义和作用</p><p class="ql-block">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个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学生为了回答问题,必须认真分析课文内容,抓住关键信息。这对于提升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p><p class="ql-block"> 3.核心素养 </p><p class="ql-block"> 它主要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了解不同动物在动物园里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动物保护观念等。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非常重视动物福利,动物园的建设更加注重模拟动物的自然栖息环境,这种文化内涵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传递给学生。 </p><p class="ql-block"> 4.教学理念 </p><p class="ql-block"> 这个活动也符合新课标中“发展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要求。学生在思考“They see”的具体内容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课文,如从动物的行为、动作等方面考虑,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方式。同时,它也体现了“强化语用意识”的理念,因为学生是在真实的语境(动物园场景)下学习和理解语言的使用。 </p><p class="ql-block"> (三)理解课文</p><p class="ql-block"> 1.活动内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Q4“What’s the difference?” </span>在这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文中出现的相似知识点的差异,如a和an的不同用法,lion和lions等名词的单复数的区别等。对于a和an,教师以看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答语,如:让学生观看动物图片,对比这两个不定冠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区别。观看图片 区分lion和lions等的用法,教师结合课文中的图片和情境,让学生指出明白单数形式表示一个狮子,复数形式表示多个狮子等。 </p><p class="ql-block"> 2.活动意义和作用</p><p class="ql-block"> 对于学生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知识巩固环节。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这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提高语法准确性。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准确的语法使用是非常关键的,这有助于学生写出正确规范的句子,说出准确地道的英语。 </p><p class="ql-block"> 3.核心素养方面 </p><p class="ql-block"> 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比较过程中,需要运用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找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规律。例如,在理解a和an的区别时,学生会总结出元音开头的单词前用an,辅音开头的单词前用a的规则,这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 </p><p class="ql-block"> 4.教学理念 </p><p class="ql-block"> 这个活动符合新课标中“聚焦语言知识学习的过程”的要求。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通过对比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语法知识的内涵,这也体现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因为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p><p class="ql-block"> (四)复习巩固 </p><p class="ql-block"> Q5“What can you hear in the zoo?” </p><p class="ql-block"> 1.活动内容</p><p class="ql-block"> 教师播放了一些在动物园里可能会听到的声音,如狮子吼叫、鸟鸣等)。然后学生通过聆听到的声音,用英语描述听到的动物。例如,当听到狮子吼叫时,学生说“ It's a lion. 听到鸟鸣,学生说“They are birds." </p><p class="ql-block"> 2.活动意义和作用</p><p class="ql-block"> 从学习的角度看,这个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生不仅要听出各种声音,还要准确地用英语表达出来,这对他们的语音语调也是一种训练。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p><p class="ql-block"> 3.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这个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同动物的叫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些相关文化知识。例如,在中国文化中,虎啸风生等说法赋予了动物叫声特殊的文化含义。而且,这个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因为学生需要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想象和联想,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p><p class="ql-block"> 4.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 它符合新课标中“优化学习方式”的要求。新课标提倡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个活动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听和说的结合,让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体现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理念,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迁移创新 </p><p class="ql-block"> Q6 What’s this? It’s a/an…What are they?They are… </p><p class="ql-block"> 1.活动内容</p><p class="ql-block"> 教师采用手势的形式,扮演动物,展示一些动物的手势图片,让学生进行问答练习。例如,教师指着一张手势猫的图片问“What’s this?”/What are they?学生回答“It’s a cat.”They are…"然后再反过来,让学生指着图片问其他同学,其他同学回答。 </p><p class="ql-block"> 2.活动意义和作用</p><p class="ql-block"> 对于学生的学习,这个活动是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有效手段。通过反复的问答练习,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结构。而且,它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不断的成功回答问题中,学生会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更有信心。采用手势表演动物,学习活动不枯燥,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p><p class="ql-block"> 3.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这个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在对话中不断练习口语表达,提高口语流利度。同时,它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因为在回答问题时,学生需要根据手势判断动物类型,快速反应,组织合适的语言进行回答,这对他们的思维敏捷性是一种锻炼。 </p><p class="ql-block"> 4.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 这个活动符合新课标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的要求。新课标鼓励学生勇于开口说英语,不怕犯错。这个看手势问答活动提供了一个安全、宽松、有趣的练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它也体现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理念,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练习节奏,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p><p class="ql-block"> 二、教学中的创新实施 </p><p class="ql-block"> 1.多媒体辅助创新</p><p class="ql-block"> 在复习导入环节,除了展示静态的动物图片,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效果。例如,让动物从屏幕的一边跑过来,或者让动物做出一些有趣的动作,这样可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复习导入更加生动有趣。在学习主课文时,可以插入一些与动物园相关的视频片段,如动物饲养员照顾动物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在动物园里的生活,丰富课文内容的理解。 </p><p class="ql-block"> 2.角色扮演创新</p><p class="ql-block"> 在理解课文和Q5的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在理解课文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动物、游客等角色,按照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在Q5的活动中,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动物发出声音,另一部分学生扮演游客去猜测是什么声音并用英语描述。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p><p class="ql-block"> 3.项目式学习创新</p><p class="ql-block"> 可以围绕动物园这个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例如,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理想的动物园。每个小组需要确定动物园的主题(如热带雨林动物园、海洋生物动物园等),规划动物园的布局(包括哪些动物区、休息区、餐饮区等),并且用英语撰写一份简单的介绍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包括动物词汇、方位介词、形容词等,同时还要进行团队协作、资料收集等工作。这不仅能够巩固英语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 </p><p class="ql-block"> 4.跨学科融合创新</p><p class="ql-block"> 结合生物学科的知识,在学习动物相关内容时,可以介绍一些动物的分类、进化等知识。例如,在讲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等)时,可以简单提及它们的生理特征、进化历程等。还可以结合美术学科,让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并且用英语给自己的画作命名、写一段简短的介绍。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方式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更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