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祖居油画</p> <p class="ql-block"> 今年寒假时间比较充足,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我抓紧家访,随后1月20日就回水源乡老家过年。今年是八月份新居过屋后的第一个年,父母喂了一只大年猪,兄弟俩合伙买了三千元的牛、羊肉、零食果子、鞭炮等,期待过盛年。想去年此时,刚做房子又装修,欠了几万。主要目的想改善一下父母的居住条件,也为子女们过年时更好生活。幸好借了三万元,每个欠款人都付了一部分,其他的今年都还清了。那段时间我最怕要帐人的微信及朋友圈。有个县委书记说过年了,大家买件新衣,带家人们外出吃个饭,刺激一下消费。我们花了七十万,是刺激太多了。我是真正体会到“本人无能、全靠亲朋”这句话了。感恩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帮助,永远铭记!</p><p class="ql-block"> 今年我儿子参军福州,侄女任教本乡,都是高兴的事。希望他们尽忠职守、尊重上级、团结同事,为人民服好务。如果有困难,请重温这段话:</p><p class="ql-block"> 《人民日报》:“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无论当下你在经历什么,都要调整好心态继续前进,继续努力。”</p><p class="ql-block"> 老弟夫妇是1月25日晚上到家的。父母都七十了,他俩这几年也都回家过年了,虽说比上班几天要少几千元。除我儿子(上班无假)外,一家九口一起过年。杀鸡鸭、包饺子、买菜、做饭、洗碗,大家一起动手,美味可口。</p><p class="ql-block"> 1月28日是除夕,农历大年,也是我的生日。一早跑了个半马,中午饭后,父亲和我贴对联,老弟带儿子跟祖屋一群人去捡柴火,预备祖居的年夜火。我俩不仅贴了自家的四副对联,祖居的两副对联也贴好了。随后洗澡、洗衣,干干净净过年。晚饭后,祖居的大火烧起来了。从车子里倒点儿柴油,又用风车扇,一会儿就熊熊大火了。锣鼓喧天,大伙儿围着大火聊天、吃东西,也用手机看春晚。传承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两个叔老从修水开车回水源,打锣,操练“十八翻”,仿佛又回到小时候。此情景一直到零点放完烟花鞭炮后才结束。</p> <p class="ql-block">均我堂对联:</p><p class="ql-block">均逸堂庭火树银花庆除夕,</p><p class="ql-block">我其后裔欢声笑语话团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学堂对联</p> <p class="ql-block">老屋后角上,几百年的老樟树</p> <p class="ql-block">旧屋</p> <p class="ql-block">新居</p><p class="ql-block">蒙亲朋支援勉造埚居前有大港后有通途一片闹声均入耳</p><p class="ql-block">叨党政爱戴奋斗事业外无阻力内无隐患十分意志俱遂心</p><p class="ql-block">这是水源乡上世纪30年代大学生朱觉龙先生为家父1984年建房所作对联。</p> <p class="ql-block">烤火,锣鼓喧天,节奏叫做“十八翻”。红红火火过大年,事业、生活也一样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合伙买的零食</p> <p class="ql-block">零点的烟花、爆竹,喜迎蛇年大吉。</p> <p class="ql-block">初二下午登黄龙山</p> <p class="ql-block"> 初一上午到左邻右舍拜年,说着祝福的话,花了一个上午。此后陆续有远处的亲人来拜年。我是初二一早就到了白岭曾家岭大舅家拜年,中午有四桌人,兄弟姐妹们、外甥、外甥女及他们的孩子。田藕,鱼、鸡、鸭、猪肉都是自己家里的,主打一个“土”。下午爬了黄龙山,山上有点小雪,也滑,孩子们都登顶了。</p><p class="ql-block"> 初三是丹姐的大年。这是老婆七姐妹中第一个离开的。“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亲人们都要好好的活着,爱自已,有不舒服就要去医院检查。平时要锻炼身体,遇事要想得开,“每临大事有静气”,要健康快乐过好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