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傅

巴陵王国强(老墨)绝莫送礼物!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忆旧:那段青涩成长路</p><p class="ql-block"> 在岁月长河的潺潺流淌中,总有一些陈旧往事,宛如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记忆的深处,每当不经意间触碰,便会泛起层层温暖而又感慨的涟漪。</p><p class="ql-block"> 犹记得我刚初中毕业,命运的轨迹便将我引向了中国石化。彼时,我尚不满十六岁,青葱年少,懵懂无知。读书的年纪,恰好遭遇了那动荡的文化大革命,校园的学习生活被搅得支离破碎,知识的汲取如干涸河床上艰难渗出的细流,少之又少。就这样,我懵懵懂懂地踏入了工作岗位,从事无机分析的化验工作。</p><p class="ql-block"> 入职伊始,车间主任给我们这群新入职的员工,每人发了两本至关重要的专业书籍。一本是《化学分析》,另一本是《无机分析操作规程》。当我满怀好奇又略带忐忑地翻开书页,瞬间,如坠云雾。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除了寥寥几个熟悉的中文字,其余的内容仿佛来自另一个神秘世界。那些以英语呈现的化学元素符号,如同外星密码般晦涩难懂,还有那复杂的分子式,更是像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关卡横亘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幸运之神似乎格外眷顾我,车间主任为我分配的师傅,是大家口中的赵工。赵工年未三十来岁,却拥有令人艳羡的双学位,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学生。面对我们这群宛如白纸般,对专业知识一无所知的 “娃娃兵”,赵工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他即刻与车间主任展开深入讨论,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为我们恶补化学知识,唯有通过高强度的学习,才能让我们尽快具备顶岗操作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而我,在化学知识的掌握上,几乎处于零基础的状态。就拿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来说,我不仅对它们的分子式 NaOH 和 HCl 全然陌生,更对两者反应会生成氯化钠(NaCl)和水(H₂O)的结果毫无概念。在知识的荒原上,我宛如迷失方向的羔羊,茫然无措。</p><p class="ql-block"> 赵工师傅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工作责任心与使命感。他精心为我们制定学习计划,规定每个白班,我们都要抽出两个小时进行集中学习,即便是休班时间,也必须按时前来。如此一来,每周便有了八小时的固定学习时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工师傅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领航者,引领着我们在化学知识的海洋中艰难前行。他先是花费两个月的时间,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们梳理完初中化学的知识脉络。从基础的元素符号、化合价,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简单计算,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细致入微。</p><p class="ql-block"> 随后的半年,师傅又马不停蹄地带领我们攀登高中化学的高峰。从物质的量的概念,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原理;从化学平衡的动态变化,到有机化学的奇妙世界,师傅都能将那些抽象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授给我们。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他将电子的转移比喻成一场激烈的 “电子争夺战”,让我们轻松理解了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的微妙关系。</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过程中,师傅对我这个基础尤为薄弱的学生,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每当我对某个知识点困惑不解,反复犯错时,师傅总是耐心依旧,不断变换讲解方式。为了让我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巧,他搜集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题目,从简单的观察法配平,到基于得失电子守恒的复杂配平,一步步引导我,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寻找解题的关键线索。他的眼神中,始终闪烁着鼓励与期待的光芒,让我在一次次的挫败中,依然保有继续前行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在赵工师傅的悉心教导与不懈努力下,我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在知识的滋养下,逐渐茁壮成长。从最初面对化学知识的一脸茫然,到后来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实验中的问题,随后,企业又送我上了高中,进入了大学之门,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师傅的无数汗水。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心中对师傅的感激与敬意便如潮水般汹涌澎湃。那段陈旧往事,不仅是我个人成长的珍贵印记,更是赵工师傅无私奉献、敬业精神的生动写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