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家5A级景区乌镇,原名乌墩,境内水系属太湖流域,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历史文化名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称,2014年起,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p><p class="ql-block"> 《一》西栅的艳丽夜景</p> <p class="ql-block"> 和合二仙(二神),民间传说之神,两个雕塑一个持荷花一个捧圆盒,寓意“和(荷)合(盒)团圆”“福至美满”。</p> <p class="ql-block"> 乌镇景区分东栅西栅,西栅以绝美的夜景著称,我们傍晚五点多进入西栅景区,水乡乌镇营造出宁静和恬淡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乌镇大剧院”,2013年5月建成使用,是首届乌镇国际戏剧节的主场馆,外墙以古法京砖及老船木冰裂纹窗棂饰面。优美独特的造型,专业舞台设施和先进声光电设备,使乌镇大剧院跻身于世界一流剧院之列,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剧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华灯初上,</span>乌镇西栅的夜景,仿佛一幅细腻温婉的水墨画卷缓缓展开,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旅人与文人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沿着主干道西栅大街慢慢欣赏古镇的艳丽夜景……。</p> <p class="ql-block"> “六朝遗胜”的牌坊内,一道道绚丽的彩灯点缀着整个场景,五彩斑斓的彩灯在此大聚会,“乌镇年水灯会”。在这里仿佛融入了一个浪漫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 夜色深暗,灯火辉煌……。</p> <p class="ql-block"> 温暖的光晕与夜空中稀疏的星辰遥相呼应,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祥和。石板路上,每一步都踏在了岁月的回响,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份美好之中。</p><p class="ql-block"> (出桐乡高铁站发现,乌镇的宣传图片与这一模一样)👍</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西栅由几座小岛组成,几十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不少两桥成直角相邻,不管站在哪一座桥边,都可以看到一个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故有“桥里桥”之称,“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堪称桥景一绝。</p> <p class="ql-block"> 桥上的灯影摇曳,身临其境,让人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 平静的水面将周围建筑物的景色倒映,如同水晶般纯净,静谧而深邃。那绚烂的色彩与细腻的纹理,在水中得到了完美的复刻,美的让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 窄窄的巷弄中,迎面传来的微风,各式各样的店铺带着满城花香。</p> <p class="ql-block"> 各种美味佳肴,特色小吃,吸引着人们的味蕾。</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船悠然穿梭在河道间,倒</span>映着斑斓光影,摇荡着波光粼粼河面,宛如梦境中的舟行。</p> <p class="ql-block"> 老式水车架在廊边,点缀着色彩斑斓的美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远处的古桥在月光下闪烁,仿佛连接着过去与现在。</span></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中的塔,倒影在水里晃晃悠悠的,像个醉汉,那塔影在水面上扭动着,仿佛在和夜晚的微风嬉戏,有一种别样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 冬天的柳枝带着微黄的叶瓣自由地垂着,轻轻摇曳,宁静的乌镇宛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 进到“水场”转弯抹角处竟是“一大絲业会馆”,旁边的壁面详尽地写清了“烏青镇志”。</p> <p class="ql-block"> 如意桥码头</p> <p class="ql-block"> 国乐戏院,播放的电影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p> <p class="ql-block"> 灯火辉煌的街镇,仿佛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世界;璀璨夺目,似乎要将夜空和大地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 走过体现民国风貌的一段街道</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下的古镇,坐在河边的茶馆,品一口香茗,人们休闲生活,享受这份清静!</p> <p class="ql-block"> 木质的门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低沉而悠扬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乌镇西栅,犹如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黑夜中。</p> <p class="ql-block"> 《二》东栅的古韵今风</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踏入东栅景区,就想起30年前来过的乌镇,进门处依旧,门前的铜象塑型……,一种似曾熟悉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迎接蛇年的到来,喜庆装饰。</p> <p class="ql-block"> 游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 走在石板路上,看到街边“乌镇故事”店铺,横街上各种商铺琳琅满目(没往里走)。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地道的小吃,每一处都透露着乌镇独特的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 沿河而行,有乌篷船划过,船上的船夫偶尔唱几句悠扬的民歌,随着橹动水面泛起涟漪……。</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老的街巷、悠悠的河水、老</span>屋鳞次栉比,无不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平静的湖面倒映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浓厚的水乡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 斑驳的墙面,古朴的房屋,深深的巷道,屋檐翘角,木板门,矮门栏……,每一处都彰显出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乌镇水龙会</p><p class="ql-block"> 乌镇素重消防,各坊置备水龙遇灾齐出施救,已由来甚久。经费由各坊自集人员志愿参加。安置水龙之处称龙所,并备有各种装备设施。</p> <p class="ql-block"> 乌镇草木本色染坊,院内竹杠林立,是手工环保印染晾晒的工坊,<span style="font-size:18px;">蓝印花布在桐乡、乌镇地区盛行已久,明、清时就广泛用于蚊帐、头巾、被服等日常用品。以</span>其独特的彩烤工艺和丰富的色彩而闻名。染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传承至今。</p> <p class="ql-block"> 虽然台下观众稀稀拉拉,戏台上的说书先生仍然一絲不苟认真表演。</p> <p class="ql-block"> 小桥流水,人家犹在。古镇的每一座桥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而我们,愿在这故事里做安静的聆听者。</p> <p class="ql-block"> 古镇里有多处参观点,拐过弯就到茅盾古博物馆(茅盾古居)。前头进四楼四底临观前街,正门上方商悬着陈云同志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匾额。茅盾在这里诞生、养育,接受母亲的启蒙教育,度过少年时代。</p> <p class="ql-block"> 茅盾故居初建于19世纪中叶。</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前后,茅盾曾祖父购作住宅。20世纪30年代初,茅盾曾出资亲自设计,对后埭三间平房进行翻造。</p><p class="ql-block">1984年,茅盾故居进行修复。</p><p class="ql-block">1985年7月4日,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茅盾故居在文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了文学爱好者探访的圣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 走进木雕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骑门雕花大梁”,这个用整段香樟木制成品,总长4.1米,宽0.66m,厚0.36m,重量达341.公斤,雕刻精细,两头草龙纹饰与鱼鳃纹线修长流畅,全家福人物造型形象生动。</p> <p class="ql-block"> 此弥勒佛木雕是用一块银杏的木头雕刻而成,佛像表面贴有金箔并刷上了颜料。弥勒佛的原型是中国五代后梁时宁波的契此和尚,因身着布袋,也称"布袋和尚"。该木雕中十二个弥勒佛形态各异,精湛的雕工把佛的宽广胸怀和乐观态度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木心故居纪念馆”,就在我们就餐的饭店对面。</p><p class="ql-block"> 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1927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p> <p class="ql-block"> 晚晴小筑自2001年动工,2006年建成,历时五载。2006年九月,游子归来,先在乌镇西栅通安宾馆入住半年余,2007年夏迁来这里安居,和小杨、小代两位待护青年相处融融,度过了最后五年岁月。</p> <p class="ql-block"> 即将离开时看到这种高杆船又名标杆船,俗称"蚕花船",是乌镇一带种桑养蚕地区为祈求"蚕茧"丰收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每逢"清明",当地农民在一条大船中央放置一个巨型石臼,上插一根硕大的毛竹。表演者爬上竹梢,表演各种惊险动作。民间将毛竹比喻成"蚕花竹"。表演者身着白色服装,象征蚕宝宝的形象。此风俗至今不衰(可惜我们错过了表演时间)。</p> <p class="ql-block"> 乌镇,这座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水乡古镇,拥有纯净的空气和恬静的环境,感受悠然宁静的氛围,是人们追求慢生活的理想之地,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