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周易》有云:“劳谦君子,有终吉”(谦卦九三爻),意为勤劳且谦逊的君子终将获得吉祥的结局。这一理念跨越千年,在当今政治、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以下从三个维度探讨“劳谦君子”的当代诠释与实践路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政治治理:谦逊与实干的平衡之道** </p><p class="ql-block">在政治领域,“劳谦君子”体现为执政者的责任担当与谦和姿态的结合。 </p><p class="ql-block">1. 以民为本的谦逊治理</p><p class="ql-block">《周易》强调“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即领导者需以勤政为民为根基,同时保持谦逊态度。当前中国提出“服务型政府”理念,强调“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精神,正是对“劳谦”思想的现代呼应。例如,基层干部深入一线解决民生问题,既需实干精神,也需倾听民意、避免官僚主义。 </p><p class="ql-block">2. 激流勇退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历史经验表明,居功自傲者往往难以善终,如韩信因功高震主而招致杀身之祸,而张良功成身退得以保全。现代政治生态中,领导干部需警惕权力膨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推动制度性改革,而非追求个人政绩的短期效应。</p><p class="ql-block">二、经济发展:企业家的“劳谦”精神</p><p class="ql-block">在经济领域,企业家精神与“劳谦”的结合是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p><p class="ql-block">1. 宗庆后:实干与简朴的典范</p><p class="ql-block">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白手起家,即便企业规模庞大,仍保持简朴作风:坐经济舱、穿布鞋、每年出差200余天深入市场一线。他提出“专注主业,小步快跑”的经营哲学,既强调谨慎决策(“小步”),又要求抓住机遇快速行动(“快跑”)。这种“劳谦”精神使娃哈哈在疫情冲击下仍实现逆势增长。 </p><p class="ql-block">2. 创新与谦逊的辩证关系</p><p class="ql-block">技术革命时代,企业需在创新中保持谦逊。例如,华为任正非提出“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强调以开放心态吸收全球技术成果;而某些企业因过度自信陷入技术封闭,最终被市场淘汰。可见,谦逊不是保守,而是推动持续创新的动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技术革新:科学家精神的“劳谦”内核*</p><p class="ql-block">在技术领域,“劳谦”体现为对真理的敬畏与协作共享的胸怀。 </p><p class="ql-block">1. 李政道:开放与坚持的科学态度</p><p class="ql-block">物理学家李政道在战乱中坚持求学,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后仍谦逊探索,晚年致力于培养中国科技人才。他的经历表明,科学突破既需“劳”(勤奋钻研),也需“谦”(承认认知局限)。正如其名言:“在科学领域,没有什么是完全确定的”。 </p><p class="ql-block">2. 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谦逊</p><p class="ql-block">当前AI技术突飞猛进,但开发者需警惕“技术傲慢”。例如,OpenAI在发布ChatGPT时强调其局限性,并呼吁全球协作制定伦理规范。这种“知不足而奋进”的态度,正是技术领域“劳谦君子”的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语:劳谦君子的当代价值</p><p class="ql-block">“劳谦君子”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准则,更是社会发展的文化基因。在政治领域,它要求权力与责任的平衡;在经济领域,倡导实干与创新的融合;在技术领域,推动探索与伦理的共生。正如《老子》所言:“大者宜为下”,唯有以谦逊姿态拥抱时代变革,以勤劳精神夯实发展根基,方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终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