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文图原创:高英【美篇号27824435】</span></p><p class="ql-block">古今中外都有无数人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并且得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不停地追问过人生的意义,由青年时期把“爱”作为人生的意义到后来变为把追求“真善美”作为人生的意义,而今却更认可“人生的意义是人附加的”这一观点——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后,人就可以自行赋予人生某种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命现象既是一种存在又是一个过程,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里体验着悲欢离合带来的喜怒哀乐,从而提炼出对人生的种种认知,自然地给人生附加了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的意义可以分为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两大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会层面的人生意义的大小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值大小呈正比。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一个人只要活着就具有社会意义。例如个人消费会促进社会经济、个人风格会给社会添彩,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个人层面的人生意义与个人的追求目标、自我期待、兴趣爱好有关。在不伤人害己的前提下,个人完全可以赋予人生富有自我特色的意义。例如有人追求名利双收,有人重在简单生活,有人乐于无私奉献,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当如今生活在温饱不愁的和平环境中的人们越来越认可“人生一场就是一种体验过程”的观念时,这就意味着人不仅要被动地体验生活,还要主动地体验生活,毕竟被动地体验什么和主动地体验什么属于两种性质的体验,所产生的感受和认知肯定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被动地体验什么和主动地体验什么两者之中,人还是喜欢主动体验,因为被动体验里的“被动”意味着被强制的无奈,而主动体验里的“主动”意味着具有自我掌控的快感,这就和学习中的“要我学”和“我要学”的效果截然不同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说人生重在体验,人生的意义可以自行附加,那就意味着一个人的幸福会建立在体验中,而在体验过程中产生的人生意义必须带有满足感、愉悦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动的体验很难让人产生幸福感,只有主动的体验才能让人在具有掌控感的状态下获取满足感、愉悦感、价值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像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片尾的哪吒自主地选择了要去试试改变世界、敖丙主动地选择了和哪吒一起去尝试扭转乾坤,那体验是和父母要求他们这样做是完全不同的,由此带来的人生意义也是不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然如此,那就意味着活在当代社会的我们要具有一种自我建设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什么是自我建设?那就是在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改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基础上,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生命风格、自主地形成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积极地创造属于自己小家庭的美好氛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不过“万事开头难”,只要你有了自我建设的意识,就能展开行动,一步步地走下去,然后日趋完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所以说难,是因为许多人一辈子都在忙着认识别人并与别人产生纠缠,从来没想过去认识自己,连自我建设的基础都打不好,只是一味地临渊羡鱼,忽略了退而织网,终其一生都在与人攀比、艳羡别人中度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一个人首先要有自我建设的意识,才能有开创出专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管命定了什么,人生在世都要相信事在人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非你做公关工作或推销工作,否则认识多少人就和你的人生没多大关系,尤其在网络时代,在迎接AI的时代,你的人生完全没必要和更多的人产生交集,只需要处理好临近的小范围人际关系,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做自己——对于侧重自我修炼的人来说,反而是与自己产生交集的人越少越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就有研究表明,人在群体中最容易出现“去个性化”现象,从而失去独立思考以及个人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何不把投向别人的目光转向研究自己呢?等你把自己弄明白了,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能做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你具备了自我建设的基础,就可以改善自己的生命质量,就能够开创自己小家的家庭文化,就能过起不被由物质财富多少所定义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我建设的意识就从现在明确,自我建设的努力就从现在开始。等再过十年二十年,再回首你会发现在自我建设的过程中,你有了诸多崭新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形成了专属于你的别具风格的人生意义,造就了你的幸福感觉。</p><p class="ql-block"><br></p><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高英写于2025年2月10日,正月十三,周一午时</span></h5><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nini9c" target="_blank">孩子的高三,家长的心坎</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8iekd9" target="_blank">人生的第四大关系,本该位列第一</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adwrh8" target="_blank">与其找人倾听自己,不如与人交流互动</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7dm2qr" target="_blank">无能的人爱抱怨,有力的人在行动,反省的人能成长</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j2zm2xw" target="_blank">关系再好,也是谁也无法代替谁</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h9416nk" target="_blank">放下就是不刻意去用力之一:不独善</a></p> <h5><font color="#9b9b9b">本文图系作者高英原创作品,侵权必究。</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