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说冬天》

花眼巴图MGL

<p class="ql-block">  冬天,有时候用来“猫冬”,有时候是用来等候和品味的。从入冬开始基本是无雪不寒,半个冬天是在等候中,还没怎么体会东北的冬天,时间快得开始探春了。五九时,虽然寒“弱”寒不弱,冰“融”冰未融,但万物在蛰伏中孕育春天。已经度过的冬天不那么冷,我曾假想着沉浸在寒冷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喜欢冬天里的雪,和喜欢雪里的冬天一样,是北方人的地域<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朔</span>或籍贯“注解”。</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迁,“籍贯”的含义悄然演变,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根“到“叶"几乎是每个人离不开的属性</span>。在现代社会,籍贯虽已经不再与古代的户籍制度直接相关,而是更多地体现了一个人的家族渊源和文化背景,亦或更有地域的自然遗传。今天当我们说"籍贯”时,指的是一个人父系祖先的祖居地一方水土或原籍,也包含着对一方人影响过程中的气候使然。</p> <p class="ql-block">  春风带来了夏,寒风赶走了秋,冷暖交替,日月星辰,就这样的吹着吹着,轮回过往,一天、一月,一季、一年……</p><p class="ql-block"> 从视觉上看,冬季最萧条枯萎,从体感上说,冬季最冰冷苍凉。可就是这萧条枯萎冰冷苍凉几个月,暗藏生机,蕴含蓬勃,让喜欢它的人继续喜欢着,是冰,是雪,是你,是我,大约是冬季。</p> <p class="ql-block">  冬,要等。冬天,为上一年写好了年终总结,又为下一年的描绘岁首宏图。尽管气象意义上冬天是蛰伏,是安静,但一场声势浩大的节日推着人往前走。你只管融入、享受,和光阴深情相拥。</p> <p class="ql-block">  冬,要盼。冬天的银装素裹,是用秋天的五彩缤纷换取的。今年冬天来得晚,还没怎么享受冰晶寒冻给予的冬天,农历年气氛渐浓,红红的灯笼挂上,精选的春联贴上,不知道是在冬天里,还是在春天里,反正我知道,只要一露红,春天的绿如潜龙涌动,蓄势待发。</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两天就是除夕,预报的大雪终于来了,着实让人兴奋。这场雪是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雨开始,不久便是大片大片的雪花,</span>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大雪整整下了两天一夜。那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满眼一片白,小区、街道、树木、房屋,以及远处的山峦,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对于冬和雪,唐代诗人孟郊诗云:“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好像冬雪里,风声如吼,天气寒冷,脸色变成了深青色,凛冽的北风呼啸在无叶的枯桑中。而这场大雪下的温柔,下得轻扬,不见深青色,满眼都是白。</p><p class="ql-block"> 莫道冬日凋零,冬日自有风情。尤其是夜里悄悄的下雪,嗦嗦落雪如细语,给人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像一个雪夜彻底改变了这一切,一觉醒来,冰雪晶莹、如梦似幻。</p> <p class="ql-block">  正值大雪纷飞时,我去门口看雪,只有一小会儿,身上落满了雪。置身漫天雪中,看雪,飞舞,听雪,入境。一片一片的雪,一缕一缕的凇,落玉飞珠,渐渐的白雪皑皑,天地一色。雪,使大地冰清玉洁,素雅美丽,雪,以一种脱胎换骨似的清新雅韵,使冬天有了百种风情。</p> <p class="ql-block">  喜欢听雪。很多自然现象都可以用“听”来体会,如雨、风等,但听雪是在静谧中品味的。其实,听雪的“听”,并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是“听”一种寂静,“听”一脉怀想,“听”一份清凉,也“听”一个期盼,凝,神,静,听,层层洇开……</p><p class="ql-block"> 听着听着,仿佛伴随幽幽萦萦,成霜,成雪,成冰,又成春水潺潺,载着儿女情长,声声低回婉转、曲曲袅袅悠悠,在时间与空间的多维立体,乘雪而来,随雪散去,有雪,只有雪,听起来才有韵有觉。</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熟悉的山景,在雾气腾腾飘动时,不断的在清晰与模糊中变幻,如此这般的切换场景,反而对山景多看几眼,雾里看山,把熟悉的变得似是而非。山峦、桥梁、树木,都在这层轻纱的遮掩下,变得若隐若现,而那河面、小溪,则如同一面撒了白银的镜子,将这份朦胧与神秘,完美地倒映在面前。</p> <p class="ql-block">  每当下雪时,雪,惊奇着惊奇,雪,催促着催促,雪,美颜着美颜。远观,就像唐代诗人元稹在《使东川·南秦雪》里说的那样,但见“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近看,就像李商隐描述的那样,只见“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山上河边,天地万物,一袭素衣,却宛若留白的神来之笔,清新脱俗,别有韵致,让人不得不多来几遭。</p> <p class="ql-block">  大雪过后,立春过后,六九前后,迟来冰雪与晚点了的严寒姗姗而来,仿佛在提醒人们,冬天可以迟到,但不会缺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九冬寒,</p><p class="ql-block">叹俏春时节,</p><p class="ql-block">厚雪香残。</p><p class="ql-block">晨时清晖透彩,</p><p class="ql-block">反复鲜鲜。</p><p class="ql-block">冰花一片,</p><p class="ql-block">红蕾现、几度流连。</p><p class="ql-block">天知道、暗香疏影,</p><p class="ql-block">看它万种歆然。</p> <p class="ql-block">  冬天也在悄悄的变,在人们不以为然中发生了变化。说冬天在变,是指冬天本质之外的变。小时候的印象中,冬天的寒冷和下雪是基本的,现在天气里这样那样的“意外”,一定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有关联。当然,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世界是永恒运动和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绝对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完全保持不变。这种变化体现在自然界的万物之中,即“变化”与“不变”的相对性和绝对性。</p><p class="ql-block"> 今年冬天的变化,是因为天气给我们以明显或特别的影响,进而才感受到的,相信这样的状况在四季中都可能有变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p> <p class="ql-block">  冬的、冷的、雪的每一个夜晚,静静的想,轻轻的说,期盼每一个这样的夜晚把我的心意传递给你——冬天。好像冬天里能想起许多事情,有国家的,有草原的有鞍山的,有爷爷和父母的,有妻子、儿子和女儿的,那些事随着岁月流逝成了难以忘却的记忆,日积月累,在寒冬中萌温。</p> <p class="ql-block">  读宋代王沂孙的《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难免沉浸,与诗人共鸣。诗曰:“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虽然<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沂孙所喻义非冬非雪,但拿来借喻义冬天也情有可原,情在冬天。</span></p> <p class="ql-block">  说起描写雪的古诗词,一般总会想到唐诗宋词如何意境绝美。原本同居殿堂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只剩下唐诗宋词了,而古代文学艺苑中璀璨夺目的元曲,在人们视线里有点渐行渐远。唐诗韵雅,似浩渺沧海容纳百川,雄浑壮阔,尽展大唐气象;宋词情幽,如涓涓细流浸润繁花,婉约细腻,呢喃两宋心声;可元曲风淳,若朗朗牧歌传唱四野,质朴率真,描绘元代世情。</p><p class="ql-block"> 元曲里的冬日,不输唐诗宋词。白朴《天净沙·冬》,关汉卿《大德歌·冬景》,薛昂夫《蟾宫曲·雪》等等,都是清丽简洁,寓意深远,画面感极强,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写冬天不能只写冷。要写广袤无垠的草原,写<span style="font-size:18px;">袅袅升起的</span>牧人生活的讯息,写带着温暖的烟火气,写炉膛里跳跃的火苗,写锅里煮着的奶茶,写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写奶香弥漫在风雪里,写轻声哼唱长调的悠远,写微弱的灯光依然闪亮。</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写冬天不能只写冷。要写厚厚的雪覆盖的草原,写令人心悸的白毛风,写蒙古马在寒风中倔强地奔跑,写“草地笨”(狗)是宠物但不宠养,看家护院,写牛羊在冰雪天的重生,写草原上的雪白与蒙古包的洁白,都是白色,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蒙古包,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切。</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写冬天不能只写冷。要写小河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写冰下的河水依然在缓缓流淌,写孩子在冰雪上嬉笑玩耍,写如何听长辈口口相传讲述草原上的故事,写悠悠婉婉的摇篮曲。</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写冬天不能只写冷。要写冬季那达慕,虽然寒冷却依旧热闹非凡。写各种游戏和比赛,写各种年货琳琅满目,写人们穿着厚厚的蒙古棉袍脸上洋溢着喜悦。</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写冬天不能只写冷。要写草原的夜晚特别的璀璨,写寒风嗖嗖,写明月如玉,写依靠着的蒙古包,写牛羊叫声的奏鸣,写望着天空星河,写心中对未来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写冬天不能只写冷。要写冬天的草原,写草原的冬天,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却有着独属于它的宁静与祥和。这里的冬天,不仅有冷,更有温暖,有希望,有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俗语说“人生无常”。我觉得即便真的是人生无常,但我有常。这个“有常”,必定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托,那就是正直,善良。我愿意努力并去这样做。</p> <p class="ql-block">  老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前几天做了个有关冬天的梦:顺着路来到河边,一个清净的人迹罕至的地方,体会到了独处。只有飘落的凇花,潺潺的流水,升腾的水雾,悠闲的野鸭。梦醒时,窗外还是黑沉沉的夜,仔细想想梦,那不是去太子岛的景象吗?那天真冷,我总说今年冬天不冷,那天真冷,车子表显温度是零下24度,<span style="font-size:18px;">嘎嘎的冷。越冷越美艳的冬天,</span>晨雾与晨曦表现的非常好,甚至比梦里看到的还美。看到了,入梦,梦见了,催促行动。一年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去太子岛,那里除了有鸟语花香,还有喜欢的冬天,看到什么拍摄到什么不是最重要的,美好的过程才是唯此为大的。</p><p class="ql-block"> 有梦,心成故事。想在纸上留下几行字,留下那个梦,可最终总是用手机码字代替笔墨。</p> <p class="ql-block">  冬天是一首宁静的诗,冬天是一幅淡雅的画,冬天还是一曲温暖的歌,冬天也是一壶醇香的老酒。冬天,它的冷,是蛰伏的需要,是温暖到来前的蓄积,是春夏和秋传递。</p><p class="ql-block"> 所以,要写冬天,就不能只写冷。要写那一份深藏在寒冷背后的温暖与希望,写那一片被冰雪覆盖下依然生机勃勃的土地,写那些在冬天里坚守、期待、热爱生活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美篇配乐,是蒙古族歌手巴音孟克演唱的《真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