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几年前游览西沙群岛,是深刻于内心的一次难忘之旅。西沙,那片澄澈海域中遗世独立的梦幻之境,是镶嵌在南海的一颗明珠,每一寸洁白沙滩、每一抹湛蓝海水,都交织成自然的绝美诗篇。它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瑰宝,更是深刻在祖国儿女心中一颗闪亮的星。从先辈们乘风破浪的探索,到如今青春热血生命的守护与传承的坚定,这颗星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荣耀,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照亮我们前行的征途,让守护它的决心如磐石般坚定不移。</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迎着朝阳航行在南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海上日出</p> <p class="ql-block"> 西沙群岛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梦幻存在呢?去过的人说,一眼万年,一霎沉醉 ……</p><p class="ql-block"> 西沙群岛——游客可抵达的祖国“最南端的海岛”,不只满足而且超越人们对海的所有想象。因为这是绝美的沙滩/一侧是珊瑚沙/一侧是礁石浅滩/只有中国公民才可踏足的地方/海水比马尔代夫的更幽兰/海底世界比帕劳的更丰富....../各种标签让人对它好奇又向往/或许这就是人们恋上西沙群岛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西沙隶属于三沙市,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行政区,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和10多个暗礁暗滩,但目前真正能对外开放的仅仅3个岛屿,全富岛、银屿岛和鸭公岛,鸭公岛因环境被破坏,需要长期关闭维护,已经不对外开放了。</p> <p class="ql-block"> 西沙,这片南海深处的梦幻之地,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诗与远方。踏上这片神奇海域的那一刻,我的心便被深深震撼。当我们乘坐的邮轮缓缓靠近永兴岛,那澄澈如宝石般的海水,从浅蓝到深蓝,层次分明,像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画卷。踏上永兴岛的土地,洁白细腻的沙滩,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仿佛是大地洒下的点点繁星。漫步其间,海风轻拂,裹挟着大海独有的咸湿气息,那是一种原始而纯粹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在西沙,我看到了古老的珊瑚礁,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无数的日出日落。这些珊瑚礁不仅是海洋生物的家园,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每一块珊瑚礁都有着独特的形状,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树枝,它们在海底静静地生长,构建起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还有那些色彩斑斓的热带鱼,它们在珊瑚礁间穿梭嬉戏,像是一群灵动的精灵,为这片海底世界增添了无限生机。</p> <p class="ql-block"> 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旧唐书》记载从唐朝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它“一半是水,一半是鱼”,30000平方公里的蔚蓝海域比澳洲大堡礁更纯净,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我国最美海岛,而且仅对12-68岁的中国大陆公民开放,是真正的“人少景美”。</p> <p class="ql-block"> 西沙群岛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即“海上丝绸之路”。早在隋朝,中国的使节就穿越南海到达过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也是从这里抵达印度。在宋仁宗亲作的“御序”里,字字句句记载着大宋水师巡视西沙的史实,延续到明、清,中国仍对其行使主权。在岛上曾发掘过历代瓷器、铜钱。永兴岛上的“孤魂庙”、晋卿岛和东岛的“土地庙”、“娘娘庙”等遗址都是最有力的历史见证,铭刻着中国渔民在南海生生不息、辛勤耕耘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 前往银屿岛,感受这座海上花园的独特魅力,前往“渔民村”,感受西沙人的生活,或是约上亲朋好友,品尝来自海底深处的美味,听听老渔民讲述这片海的故事。银屿岛——玻璃海拥抱的地方,一半是珊瑚,一半是礁石,这里就是银屿岛。银屿岛是一小沙洲,位于一座长15公里,最宽处1.4公里的新月形珊瑚礁盘之上,岛上有草无木,不时有海鸟栖息。一侧是珊瑚沙,一侧是平缓的礁石浅滩,浅水位处的海呈翡翠绿,再远一些的深海呈墨玉蓝,整座岛屿就像一座被玻璃海环绕的海上花园。</p><p class="ql-block"> 来到银屿岛,可以体验浮潜、水下摄影、海钓的乐趣,夕阳西下之时,站在露天的甲板上看最美的海上落日,天边好像是羞涩的少女一般,染上了渐变的红晕,在海浪声中逐渐褪去。</p> <p class="ql-block"> 银屿岛位于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东北部,组成物质以珊瑚沙为主,不时有海鸟栖息。据说附近有清代沉船,渔民曾在此捡拾到银钱而得名。海水清澈,在阳光的照射下,不同深度会呈现出多种颜色,有白、黄、浅绿、深绿、浅蓝、深蓝等,有七色海的美誉。上图为摄影师在银屿附近拍摄到的“山”字形沙丘,这个沙丘昙花一现,在风与浪的作用下,很快就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国西沙银屿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1974年1月19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由海军榆林基地副司令员魏鸣森担任海上编队指挥员,率海军猎潜艇第73大队所属271、274艇和海军扫雷舰第10大队所属389、396舰赴西沙永乐群岛海域担负巡逻警戒任务,遭到南越海军军舰的挑衅和炮击。中国海军编队奋起还击,英勇作战,与之后赶到的海军猎潜艇第74大队281、282艇,击沉南越海军护卫舰1艘,击伤驱逐舰3艘。随后,中国海军参战舰艇官兵又联合陆军、空军和民兵收复了被侵占的甘泉、珊瑚、金银等三岛,西沙群岛全部回归中国 。</p><p class="ql-block">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是一场维护中国领土和领海主权的正义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次海上反侵略作战,是海军联合陆军、空军及民兵在西沙永乐群岛海域为还击南越军队侵略进行的一场联合作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作战之一。西沙海战,不仅是中国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对外作战,更是毛泽东一生中决策的最后一仗。</p><p class="ql-block">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远离大陆的领海进行的海战和收复岛屿作战。战区指挥部周密制定作战计划,实施集中统一指挥,实现了海军和登岛分队的密切协同;参战部队严格执行不打第一枪的政策纪律,保证政治上的主动;在装备占劣势的情况下,采取灵活的战术,敢于集中兵力打近战,创造了以小舰打大舰的成功战例,战区人民积极支援作战,保证了作战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西沙海战,即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是1974年1月19日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西部的永乐群岛海域,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越南共和国(即越南南方阮文绍集团,简称:“南越”)军队发生的小规模海上作战。1973年9月,南越宣布将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岛屿划入其版图。1974年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这一蛮横行径,重申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南越方面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派出军舰侵占西沙一些岛屿,并打死、打伤中国渔民和民兵多人,同时攻击中国正常巡逻的舰只。1974年1月20日,中国海军舰艇奉命开赴西沙群岛,将南越军队赶出西沙群岛,取得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此战击伤越南共和国驱逐舰3艘,击沉护卫舰1艘,毙伤越南共和国官兵100余人,俘敌48人。</p> <p class="ql-block"> 西沙海战是1974年1月19-20日在中国西沙群岛西部永乐群岛核心区永乐环礁海域,中国海军与越南共和国海军发生的小规模海战。中国在南海西沙群岛区域驱逐了南越势力,从此牢牢控制了永乐群岛核心区,为后来控制西沙边缘岛礁(中建岛和华光礁、浪花礁等)及进军南沙群岛奠定了重要基础。</p> <p class="ql-block">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和东沙群岛均位于南海,历来是中国领土。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越南南方当局侵占西沙群岛之珊瑚等岛屿,并对南海其他诸岛怀有领土野心。所以这场自卫反击战是由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态势演变而引起。</p><p class="ql-block">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有着深远历史影响和稳固海疆的重大意义。中国在西沙群岛海域驱逐了南越势力,从此牢牢控制了永乐群岛核心区永乐环礁,为后来控制西沙边缘岛礁(中建岛和华光礁、浪花礁等)及控制中沙群岛、进军南沙群岛奠定了重要基础。</p> <p class="ql-block">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次海上反侵略作战,持续时间较长,作战样式比较复杂。当时部队虽然经过恢复训练,但军事素质还不很高,尤其是武器装备大大落后于南越军队。南越军队4艘舰艇总吨位近6000吨,解放军4艘舰艇总吨位才1700余吨;南越海军舰炮大、数量多,解放军海军舰炮小、数量少;南越处于外线有利阵位,解放军处于内线不利阵位。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指挥正确、战术灵活、作战英勇,最终夺取了西沙海战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西沙海战,解放军以小艇打败大舰,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未来的海上反侵略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战后,中国获得了对整个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控制权。</p><p class="ql-block">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海军进行的第一次海上反侵略作战,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海军史上首次对外战争的完胜。经此一役,西沙四十年再无战端。</p> <p class="ql-block"> 除了自然美景,西沙的历史文化也让我深受触动。岛上的收复西沙纪念碑,承载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它见证了我国对西沙群岛无可争辩的主权。站在纪念碑前,我仿佛看到了先辈们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不畏艰险、奋勇抗争的身影。每一处历史遗迹,都像是一部生动的史书,向我们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p><p class="ql-block"> 这次西沙游,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更让我对祖国的广袤疆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它让我明白,我们不仅要欣赏大自然的馈赠,更要珍惜和保护这片土地,让它的美丽永远延续下去。</p> <p class="ql-block"> 全富岛面积很小,海拔也只有1米。但是周围丰富的珊瑚和贝壳,让这里变得异常美丽。这里的海水,像是装在玻璃瓶里一样,晶莹剔透,不染尘埃。全富岛完全由洁白晶莹的细沙组成,因海拔过低,涨潮时大部分岛都会消失,所以不能居住,但却是三个岛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全富岛,一个宣誓主权的地方,岛上有一个热血沸腾而又庄严的仪式,那就是升国旗。在这片热土上升起国旗,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站在这片祖国最南端只有中国人才能登上的蓝色疆土,激动心情溢于言表,自豪我的祖国!</p><p class="ql-block"> 醉美西沙群岛!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想要参加这神圣的一刻。也许很多人去过天安门观看升国旗,但西沙只有中国人才能去的地方,在那里升起国旗,唱起国歌,举手宣誓,将会终生难忘。当五星红旗在全富岛冉冉升起时,我们庄严的唱起了雄壮的国歌,内心真感到无比澎湃。升旗仪式刚结束,解放军的直升飞机在头顶上空巡逻,飞机上的“八一”标牌在阳光下金光闪烁,飞机的阵阵轰隆声,在大海上回荡,真是振奋人心,为祖国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 游览西沙群岛,是一场深入灵魂的触动,海洋的壮美、自然的脆弱、历史的厚重、民族的自豪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离开西沙,依然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 海洋的壮美与包容,让我们亲眼目睹西沙那变幻莫测却又始终震撼人心的海景,才真正理解了海洋的广袤无垠。从深邃的湛蓝到澄澈的浅绿,每一片海域都藏着独特的生命力。海浪永不停歇地拍打着沙滩,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又似在包容世间万物。在这片海洋面前,人类的渺小被无限放大,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能体会到自身的微不足道,学会敬畏自然,珍惜这浩瀚海洋给予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自然的脆弱与珍贵,西沙群岛那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看到了自然最本真的模样。五彩斑斓的珊瑚礁、自由自在的热带鱼,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海底世界。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这片净土是如此脆弱。每一次游客的到访,每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可能对这里的生态造成影响。这让我们深刻明白,保护自然生态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守护好这些珍贵的自然宝藏,它们才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厚重与传承,踏上西沙的土地,能清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这里的每一座岛礁都承载着我国数千年的海洋文明,从古代的航海贸易到近代的海防坚守,先辈们在这片海域留下了无数的印记。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这片海域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守护这份历史遗产的重任,要让后代铭记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将民族的海洋文化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民族的自豪与担当,在西沙,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心中涌起的是无法言喻的民族自豪感。这片神圣的海域,是我国主权的象征,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血与守护。它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方,祖国的强大都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我们以身为华夏儿女为荣,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守护好这片美丽而又神圣的蓝色国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史料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摄影 : 利军</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 : an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