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贫穷,不能限制追求财富的可能,也无法束缚想象力;艰难,不仅是意志力的磨砺,也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更是迎接财富的准备;失败,也要勇敢面对,并努力不断奋斗,成为那个打不败的阿强。</p><p class="ql-block"> 在丘隅镇,就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精通拳术,射击技巧出众,美术创作卓越,摄影摄像技术精湛,甚至在影视导演策划方面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因为他的低调,姓氏大名在这里也不好提起。那就随便安个姓氏名号,在故事中也好添盐加醋,大开脑洞,在虚构中也好挥洒自如……</p><p class="ql-block"> (一)从弹弓少年到校园明星</p><p class="ql-block"> 先说弹弓、投掷、美术,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在今天成年人的世界很少见,年轻人更是置若罔闻。那是20世纪七十年代,一个武姓家庭有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孩童年是快乐的,因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孩子,和他们在一起玩耍无忧无虑,街头巷尾洋溢着欢笑和玩泥巴的声音。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他们依然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穿着朴素的衣服,享用着粗糙的食物,零食和饮料更是奢谈。然而,武家这熊孩子却像小兵张嘎一样充满活力,他用自制的弹弓捕捉树上的麻雀和窑壁上的害鸟。每当弹弓射出,目标无一幸免。他们将捕获的麻雀收集起来,卖给了一位对野味情有独钟的商人。这位商人用泥浆包裹麻雀进行烧烤,结果其美味竟超过了猪肉。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这样的美味实在是难得一见。卖了麻雀,得到不少硬币,武姓小子像个有钱的将军,屁股后簇拥着不少伙伴儿,买冰棍,吃豆腐脑,还买了糖果、铅笔、本子分发给大家,他成了这些小伙伴们的头领。弹弓成了他最得意的玩具,越玩越得心应手;越玩越娴熟;越玩眼睛越好使,越玩心智越开窍,学习自然也超过了其他小伙伴,无疑被同学推举成班长。</p><p class="ql-block"> 小学毕业,上了中学,各科成绩优异,一次学校运动会,投掷铁饼,他得了第一名,选拔参加全县中学运动会,他给学校拿回了铁饼投掷二等奖。看他瘦瘦弱弱的身体,一米七多的个子,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投来羡慕而怀疑的眼光,只有从小跟他一起玩耍过的伙伴们心里明镜似的,知道他的臂力是打弹弓锻炼出来的,他们还亲自见过这样一个情景:那是一个星期天,他们一起去清峪河玩耍,撞见一只野兔从脚底草丛串出好远,蹦跳着跃下地畔一荒草地,武小子忙掏弹弓,坏啦,装书包里啦,情急之下,他就地捡起一块青石投了出去,野兔一下栽倒在地,伙伴捡来查看,头歪斜着,肯定打在头上。旁边有路过的中年人看到眼里,吃惊的看着这个小家伙,心想:“这小子真有两下子,这么远,这么准。”他还下了地畔步量了尺寸,喃喃自语:“足有50米,了不起,如果当兵是个好料,保准是投弹高手。”他来了兴趣,赶来摸着武小子的头怜爱的问:“你多大了?”</p><p class="ql-block"> “十二啦。”武小子豪不犹豫的回答道。</p><p class="ql-block"> 那人说:“可惜太小了,念书耽误不得,不然介绍给我首长。”</p><p class="ql-block"> 武小子看了看这个龙眉大眼,身材魁梧的叔叔问:“你当过兵?”这人点了点头没有回答转身走了。武小子这时露出了个念头:“我将来能当兵吗?”说老实话,从打弹弓来说,他百发百中,说打眼睛绝打不到耳朵,百米之外,运动中的野兔他说打头绝不打尾巴,因为打了尾巴或身体,目标大虽然好打,但猎物肯定跑了。要是刚那个人能知道这个武小子还是个打弹弓超人的话,那该露出怎样的表情呢,肯定说:“如果当兵,肯定是优秀的狙击手!”</p><p class="ql-block"> 运动会得奖这事放到一边。就说这武小子的美术也很有天赋。主要启蒙还是丘隅中学一位美术教师对他的影响极为深远。无论是花鸟鱼虫的生动形象,还是青山绿水的宁静美景,亦或是江河湖泊的壮阔景象,都在老师那娴熟的素描技艺下跃然纸上。这种栩栩如生的描绘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激发了他的热情,使他深深爱上了这门艺术。或许他有绘画的天赋,或许他与艺术有着某种默契。每当完成美术作业时,老师总是赞不绝口,使他成为了老师的得意弟子。在老师的单独指导下,美术绘画逐渐成为了他最钟爱的爱好。学校的墙报和板画几乎都被他一手包揽。每当新作品发布,总能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使他成为了校园内备受瞩目的焦点人物。</p><p class="ql-block"> (二)射击初体验</p><p class="ql-block"> 忙假、 暑假、寒假这个武姓小子有一个地方他爱去,他必须去。那就是三石山野猪岭,那是他的老家,叔父一家在这生活,而且土地多,需要人手帮忙收获庄稼,是奉父母之命来的。七十年代以前,中国枪械管理还不那么严格,叔父一家住在林区,山高林密,不时有野兽糟蹋庄稼,叔父是猎户,有持枪证,自然有把猎抢,保护庄稼和人畜受到伤害,有时也去守猎。武小子每每到来,叔父高兴,说要为这小子改善伙食,就领着他去打猎,这最中他意,蹦蹦跳跳跟着进了山,叔父负责射击打猎,他负责捡拾,收获很大。跟的时间越久,武小子躁动不安,他要打枪,叔父怜爱,让试着打了几抢,还打住了两只山鸡,儒子可教也,叔父见武小子是个可塑之才,就把打抢射击要领教给他,让他在实践中锻炼。亲侄子,后继人才,叔父自然把自己十八般武艺教给他。</p><p class="ql-block"> 三石山是个革命老区,民兵训练抓的很紧,武小子叔父家大儿子是民兵团长,武小子叫他大哥。他领着民兵训练射击打把是很平常的事。得知有射击打把任务,武小子缠着大哥要跟去打把,叔父对儿子说:“这小子行,让跟着去把!”村子都是武姓人家,这小子也是武家人,个头还行,就让他报名参加了民兵训练。“要准备打仗”,训练真不含糊,真抢实弹的整,子弹也很充浴,武小子经过多次实弹训练,加上守猎受过叔父传授经验,眼睛又好使,打把场场满环,就是活动的把场射击也拿了全团第一,人们的对他刮目相看。有人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民兵团长的弟弟也真行。武小子有点飘,一次实弹训练,他没有在指导员充许的情况下,端起冲锋枪点谢,虽然水平很高,犯了不听指挥命令的错,被团长哥哥一阵痛骂,要揍他,武小子跑的快,揍没挨上,但不再让他参加民兵训练,他也堵气回了丘隅的家。</p><p class="ql-block"> (三)外出闯荡,文武兼修</p><p class="ql-block"> 贫穷,是很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轻易改变。中学毕业,看到家徒四壁,而且多病的父母,年幼上学的弟弟,他决定不再考学,出外打工,闯荡出一条路子,相约了自己的老表一起来到省城西安。开始在三桥附近的光华造纸厂工作,也算站稳了脚跟。此时,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电子计算机刚刚兴起,他俩又跳槽到附近一家电子网络公司被招聘,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他上岗了。主要的工作是网站内容管理与更新,最具体的是定期更新网站内容,包括文章、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一个时期为了新用户的体验设计,公司还把武小子设计的户外广告让他亲自去完成,为的是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至此,西安城市的某处墙壁上,户外广告铁架上有了他,武小子站在高高的角手架上提着油漆桶用排笔画着美术图案,写着美术字体的广告语,中学时所学的绘画美术爱好所打下的基础,让他大显身手,成为公司的骄骄者,领导赏识,同僚的认可。这小子也有点福像,公司有一中年同事看中了他,说他的身板是个练武的好苗子,又姓武,和武有缘。有心把自己练习的小洪拳传授给他,就鼓吹说:“你学这套拳,不但能强身健体,而且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一听是学拳,武小子来了兴趣,原来在中学时有一刚从体校毕业分配的体育教师,少林武步拳打的特别好,武小子也认真的学过。那时候正是少林拳最热闹的时候,武小子除了跟体育教师学,还私自买书暗暗的学过所谓的少林拳术。此时此刻,听说是教小洪拳,就跃跃欲试,赶忙叩头拜师。这同事很是乐意,就收了武小子为徒。至此,下班后,早晚领着打小洪拳,武小子悟性高,好动且能吃苦。他认真学习,晚上睡觉前仔细回顾师傅的动作,揣摩要领,有问题第二天虚心请教,见武小子这认真样,师傅解说示范指导他更是上心。他不否师傅厚望,刻苦练习,一招一式中体悟小洪拳的独特魅力。经过二年多的练习,老师说:“好啦,你都赶上我啦。”最后送了一本书,让他仔细研读。学会了小洪拳,武小子信心满满,胆量倍增,见事不怕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命运得掌握到自己手里</p><p class="ql-block"> 武小子有了点拳术,更是义气用事,好打不平,为朋友两肋插刀,后边又多了几个跟班朋友,在公司内外名声大噪,也没人敢惹他。尽管师傅一再吩咐拳术不能滥用,主要强身健体,但总有朋友被人欺负,身不由己,免不了拉去帮忙救场,那时刚改革开放,社会秩序比较混乱,地痞流氓很多,武小子被迫参与打架殴斗,常常小伤不断,几次险些出了人命,被团伙追打,躲过危险之后,被师傅痛骂罚跪。武小子身受教育,回想参与几次肉搏,危险连连,很是后怕,便有退出江湖之心。他思来想去,觉得在这私人公司打工不是常法,打打杀杀更不靠谱,觉得学点手艺有点技术才能安身立命,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p><p class="ql-block"> 武小子心里有了想法,便找和他同来西安的老表商量,一说此事俩人一拍即合。老表说自己想学理发,武小子说自己想学照相,俩老表都认为想法不错,就马上实施。武小子知道碳市街有个大点的理发店常年招学徒,就坐12路车把老表送到安排好,俩人相互鼓励,并击掌为盟:不学成手艺誓不为人。武小子久经沙场,多了几个心眼,只所以学照相,他看到家乡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而且师傅有了年龄,做起活来磨磨蹭蹭很不给力,就有学后代而取之想法。</p><p class="ql-block"> 有想法就有行动,他在西安市跑了好多家照相馆想当学徒被拒之门外。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死磨硬泡,他的诚心衷于感动了钟楼附近一家照相馆一位老师傅,他说:“想学本事,先从小事做起,打扫卫生,那里忙帮那里,要眼明心亮才行。不管饭、不管住、没有工资,看你学不学?”</p><p class="ql-block"> . “学,肯定学。”武小子对师傅斩钉截铁的说,忽然想起自己还要上班又问道:“我在公司上班,业余时间来学行不行?”</p><p class="ql-block"> “行,有时间你就来。”师傅又叮咛道:“我们照像馆是个人开的,钟楼这里比较繁华,早晚都在照相,你随到随学很方便。”</p><p class="ql-block"> 听了师傅的话武小子心里有了底,更是信心满满。周六周日全天都来照像馆学习。夏天下班早,也来馆学到十一二来点。开始当学徒,跟本摸不上照相机,入馆就打扫卫生,裁剪照片,装入信封,按编号写上姓名,闲暇之余还有糊装相片的信封,先从简单事情做起。师傅照相很忙,除了馆内,馆外拍照的活儿也很多,师傅就把暗室洗像的活就交给武小子,这活做多了也不难,通过一系列操作步骤,包括抽出片头、剪平、放入暗袋、插入片芯、转动上片、加入药液、设定温度和冲洗时间等等,武小子心灵手巧,师傅一点就通,没多久就熟练掌握了技术。暗室工作一般都在下午或者晚上完成,星期天照像人多,武小子给师傅拉下手,指挥穿衣摆放姿势外,还按号叫人,时间久了,也掌握了拍照技术,师傅累了喝口水,武小子便拿起师傅的单反照相机帮忙拍几张。这时候大部分地区照相馆还用的是三角架支撑的外拍机,而大城市的西安师傅早用上了单反相机,这已经很潮了。</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师傅说照相摄影技术和器械发展很快,要专门学习才能跟上形势,看你年轻好学,我有个师弟在大学教这门课程,你报个函授大专,业余时间学习,考试通过,还能拿个大学毕业证。武小子所后很高兴,当下就报名参加函授大专学习,经过几年努力学习,考试通过,还真拿了个大学毕业证。</p><p class="ql-block"> 武小子经过多年学习,摄影理论水平和技术虽不是炉火纯青,但独自操作不成问题。一次武小子回家去药王山游玩,正好遇见自己在一直很要好的同学在药王山景点给人照相,才知道这个好友同学在这里照相好几年了,开了个“药王山照相馆”生意一直不错,特别是二月二前后忙的不可开交。俩人聊了一会,见有客人来,武小子想走,同学说:“你来的好,这几天忙的很,你就给我帮忙照相。”武小子也没啥事,正好多实习一下,这样,这个忙一直帮到二月二古庙会结束,临走时同学把自己的一个海鸥照像机借给了武小子使用。武小子回到家兴趣盎然,先给左邻右里拍照。大爷大妈,叔叔婶婶,大哥大姐,弟弟妹妹,见谁拍谁,拍得大家都觉得不好意思才罢手。也不知浪费了多少胶卷。总之,照相技术越来越熟练,水平越来越高。买了摩托车,拿了相机下乡进村,怕人不相信就先拍照,洗了拿来照片看上了再给钱。天长日久,人们都认识了这个转乡游村青年照相师傅。每逢毕业季,好多学校也请他去给师生拍照,三石山、柳林、梨树、高塬都是他去过的地方。过了数年,药王山庙会达到鼎盛,武小子的好友有另外事忙,就邀请他去药王山照相,说保让你挣大钱。果不其然,有好友关照指点,在这里扎点一切顺利,并被旅游局指定为定点景点宣传拍照人。武小子不但为游客拍照,还为药王山、孙塬等处的外宣拍照片,收益很是不错。还有几个拉马的,搞外景的艺人一直紧跟武小子做配套服务,各挣各的钱,时间久了,都成了哥们。多年努力,武小子不但挣了大钱,而且他的摄影技艺日益精湛,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质量,也让父母的日常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他还不断更新摄影设备,从最初的简单工具到如今的高级摄影器材,每一次更新都让他的摄影艺术价值倍增。</p><p class="ql-block"> (五)小镇影视导演的崛起</p><p class="ql-block"> 武小子如愿以偿,在小镇成功开设了一家名为“印象照相馆”的摄影工作室。这家摄影馆不仅传承了他在药王山时的名字,还成为了小镇上唯一且独一无二的摄影服务提供商。由于技术精湛、信誉良好,摄影馆吸引了大量顾客,无论是学校、政府还是各种企事业单位的摄影需求,都纷纷找到他。因此,他总是忙得不可开交。这时候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他改变了以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和同村姑娘谈起了对象,不久结婚,进入幸福的婚姻殿堂。从此,武小子的摄影馆不但有了新助手,而且有了女主人,这为他的摄影事业发展有了很大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发展,转眼已到九十年代,社会空前繁荣,无论城市乡村的人们已不满足拍几张照片,便有人用摄像机记录个人生活大事,需求迫切,武小子紧跟形势,买了摄像机,开始全是原始式的全程录制,用放像机播放。武小子基础好,人聪慧,没多久,把摄像玩出了花样,超过了小城许多摄像师,业务扩展很大,除本地外,邻县地区也邀请他去摄像。</p><p class="ql-block"> 说起摄像机,早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第二时期是20世纪初,电影技术的兴起使得摄像机得以跨越静态阶段到动态阶段。第三时期就是数字摄像技术的应用进步,数字摄像机已经成为今天的主流摄像工具。最近,3D摄像机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3D摄像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空间感和视野感,给人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p><p class="ql-block"> 摄像机的发展经历了数个时代的转变,从早期的胶片摄像机到现代化的数字摄像机再到当前的3D摄像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像机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这为电影制作、广告拍摄、纪录片拍摄等领域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p><p class="ql-block"> 武小子很幸运,一直追赶新浪潮,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设备,自学成才,他在摄影、摄像、导演和策划方面的才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给客户记录了时间影像,展现了精彩人生,为企事业单位留下了影像资料。他的室景外拍、高清摄像、特技编辑、主题策划、儿童摄影、大事跟拍、旧照翻新、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有三十多名自愿者组成的“丘隅影视文化传媒”拍摄制作了多部微电影在区平台演播,获市微电影大赛特别奖。其中有一故事性很强的微电影在区电视台连播一周,受到群众热捧,在丘隅家喻户晓。他还拍摄了许多公益记录片视频,好评不断。他拍摄的许多家庭人物照片被县宣传部展示,还被镇“家风家训馆”选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其快闪有的荣登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和省学习强国平台。</p><p class="ql-block"> 小镇影视能人除这样的成绩,还有二件故事值得一提。</p><p class="ql-block"> 那是二十年前,那时还没有无人摄像机,那是陕西电视台在照金拍一个记录片,其中有架设电力线路的一段拍摄,需要多个分镜头同时在不同地点进行拍摄。武小子因其年轻被选中执行这项任务,他必须扛着摄像机爬上十几米高的水泥电杆进行拍摄。整个过程持续了四个多小时,期间摄像机必须保持静止。任务完成后,他全身已被汗水湿透。拍摄的内容随后传输到制作中心,导演对结果非常满意。此外,还有一个关于学生学习的电影拍摄项目。其中有一个情节描绘了山区群众因条件限制无法接受教育、无法识字的情况。影片中有一位卖鸡蛋的老妇人,被买家数完鸡蛋后她无法进行简单的算账,而又不相信买家算的账。于是买家在商店里兑换来一整叠五毛的零钱,每买一个鸡蛋就支付五毛钱给老妇人,一次一次的,直到把所有的鸡蛋五毛钱一个一个的买完。老妇女把一叠五毛钱塞进裤兜拿着空笼满意回家,一条背影慢慢远去,留下了让人思考的身影。这个情节就是武小子建议的。这导演对武小子很是赏识,给了武小子一张名片,说有事可找他。武小子收了名片也没在意,也不知他是影视界大名鼎鼎的张导演。但二十年后他俩又相遇了,而且是武小子领着影视界名导演和出品人在照金一日游。</p><p class="ql-block"> 在去年,武小子代表铜城影视家协会参加省电影艺术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电影大佬们征求基层意见,武小子提出了应该重视乡村现实生活体材的电影拍摄发行的建议得到重视,有领导要和武小子谈话,见了面竟是二十年前武小子协助拍电影认识的张导演,俩人一见如故,谈得异常火热。这次会议开了好几天,武小子收获很大,开阔了视野,政治理论和艺术思想得到很大的提高,最后一天,全体会员要去地方考察,原计划去白鹿原影视城因封闭而无法成行,武小子建议去红色照金,那里不但是红色教育基地,而且风景独特,对电影家协会成员来说是一次思想教育和外景锚点。这个建议得到协会大佬们认可就决定前往,武小子把消息告诉了铜城影视家协会会长,会长和市宣传部非常重视,联系景区全程陪同……</p><p class="ql-block"> 这些影视大佬来到照金老区参观考察了许多地方,不但对团队人员思想精神是一次大的提升,而且对照金起到了宣传作用……</p><p class="ql-block"> 凡次等等,丘隅小镇也有了影视导演的身影,人们认可他,那就是武小子这家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5日于书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