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桥今昔

QW

<p class="ql-block">  在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一座饱经沧桑的石塘桥。这是一座有点故事的无锡名桥。</p> <p class="ql-block">  老底子石塘桥紧靠着,位于无锡五里湖和长广溪交汇处的一个古镇。因镇西有座石塘山,山可采石,水可运石,故名石塘镇。说石塘桥,也就绕不过讲讲石塘镇。</p><p class="ql-block"> 石塘老街长约200米,宽约7、8米,两旁为各类与民生有关的店铺。每个店铺前搭有过街棚。街道下挖有排水沟,沟底铺石板,两边用青砖侧砌,上面又用花岗石板覆盖,做工考究,街面很平整。</p> <p class="ql-block">  石塘街浦姓居多,据《浦氏宗谱》记载,无锡浦氏的始祖为浦鹏飞。赵匡胤建立北宋初,当时还有吴越、南唐、南汉、北汉、后蜀等地方割据势力。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北宋决定攻灭南塘。原籍山西太原府太谷县的浦鹏飞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随都监曹彬征战来锡。因他屡建奇功,所以南唐灭亡后,奉命留守无锡、镇抚江南。他喜爱太湖山水,所以就在曹泽开河辟地、修筑庭院,定居下来。以后其子孙在锡繁衍生息,散居于大娄巷,雪浪的石塘、葛埭,扬名曹婆桥等各处。</p> <p class="ql-block">  石塘人才辈出,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浦化人(1887一1974)就是这里杰出的代表。他从一位正直的牧师,逐步转变信仰,成为党的高级干部。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曾担任过党中央英文翻译,新华通讯社社长,党中央上海局委员、宣传部长,华北联合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晋冀豫最高法院院长,外事学校校长等职,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周总理称他是"牧师同志",毛主席则高兴地笑说:"我们是老朋友了!"。建国后他历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监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委员,为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  石塘旧时除有古石塘桥外,还有石塘庵、徐偃王庙、戏台等。</p><p class="ql-block"> 石塘庵位于石塘山下,石塘桥畔,建于宋嘉定初年。原为雪浪庵西人端平学士尤焴香火。尤焴曾以儒道守边,威惠兼济,官至礼部尚书,入翰林学士,著有《全唐诗话》十卷传世。</p><p class="ql-block"> 徐偃王庙在五里湖南端,石塘山下,为祀徐偃王建。徐偃王,王嬴姓,讳诞,原为西周第五代国王周穆王的诸侯,在今安徽泗县,封地500里立徐国,无锡一度属其管辖。有一年,无锡遭灾,徐偃王命催粮官就地放粮,救济灾民,活众无数。无锡人感恩于他,建庙年年祭祀。本世纪初政府修复长广溪湿地公园时,对该庙也进行了修复保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戏台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座落于石塘桥西,约50平米。上有“抱月楼”匾额,飞檐翘角,悬挂铜铃,两边抱柱有对联为“每伫云霓舒丽锦,更兼山水助清影",据说其规模当时列无锡第二位。每年农历八月初二神诞日,都会连演三天草台戏(京戏),从下午1奌多钟开场,一般演二小时,节目都是《借东风》、《霸王别姬》、《四郎探母》等武打戏。这期间,石塘街和附近村民,都要买鱼割肉,像过节样招待前来看戏的亲朋好友,这对贫困家庭来说,实在是种负担。戏台在新中国成立后土改时拆掉。</p> <p class="ql-block">  石塘原有广济、保庆和惠安三桥,统称石塘桥,始建于宋嘉定年间,由僧月堂化缘筹资。</p><p class="ql-block"> 石塘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元末,朱元璋派兵南下,莫天佑兵败,退至长广溪,扎营石塘山麓,并毁石桥阻挡朱元璋的部队,造成湖水泛滥,群众怨声载道。</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石塘开明士绅浦行素独自捐巨资,施工浚湖,修建三个桥洞,铺成木板桥,并筑长堤30余丈,将三桥联在一起。明隆庆五年(1571年),浦氏后人和乡里乐助,又改建石拱桥。因水势湍急,又复造了两个涵洞,分泄五里湖水。</p><p class="ql-block"> 1937年抗战爆发,国民党88师从上海败退宜兴,为阻挡追兵,效法莫天佑毁桥,致使一度只能靠渡船交通,十分不便。后地方乡绅浦全林出资,搭建木桥以利通行。</p><p class="ql-block"> 1949年夏,无锡连续阴雨,五里湖、长广溪发大水,两侧桥墩被冲,长广溪几乎阻塞。1972年政府重筑坚固石塘桥,使它再变通途。本世纪初,因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需要,古老的石塘桥被拆除重建。</p> <p class="ql-block">  石塘桥承载着厚重丰富的古桥文化。</p><p class="ql-block"> 它优美的建筑造型与周边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给人以美的视覚享受。桥洞两边有清时邵濂所作桥联。上联为”乌鹊架长溪横锁一湖春水",下联为"彩虹连獬麓斜联半壁秋山"。在左边桥墩上,嵌有 石碑一块, 刻有具湄作的《石塘春涨》诗:“溪水冲击锁桥门,掩映青川绿树村。日射水光翻石壁,舟行波面动山根。桃花雨后红潮涌,杨柳风前碧浪温。独羡矶边闲钓叟,每留鸥鹭伴晨昏。”很美的江南水乡图画。</p><p class="ql-block"> 由于这里是五里湖和长广溪交界的特殊位置,千百年来,石塘桥始终屹立于风口浪尖,和湍急的水流漩涡之中,并有顺风逆水的奇夺景观。它跳跃的浪花,如同一个个音符,在吟唱甜酸苦辣的曲折经历。</p><p class="ql-block"> 这里一年四季都有绝美佳景。春的妩媚艳丽、夏的青绿浪漫、秋的灿烂深沉、冬的纯洁素雅,引发文人墨客抒写出许多赞美的诗篇。 </p><p class="ql-block"> 当然 ,这里还有脍炙人口的《石塘桥下捉犀牛》的神话传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跨进新时代,展示新风采!</p><p class="ql-block"> 新建的石塘廊桥是长广溪湿地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它优美的艺术造型,集桥、廊、亭、碑于一体,实用性和观赏性巧妙地自然融合,在无锡地区实为罕見。如今,石塘廊桥已成为广大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驴友拍客们喜爱的热门打卡地;长广溪湿地公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注:本文参考《滨湖古镇》、《滨湖乡土》和《银涛雪浪》等地方文史资料,部分图片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