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金蛇献瑞迎新春

曾敖林

<p class="ql-block">元月31日 长沙天气小雨 气温6℃一14℃</p><p class="ql-block"> 湖湘文化•金蛇献瑞迎新春</p> <p class="ql-block">春节习俗,是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按时定期地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与情感,形成了春节习俗。春节习俗是与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相关的各种习俗活动的总和,包括祭祀、拜年、娱乐、饮食等多方面。怎样过一个有年味的春节,女儿、女婿和他们的朋友很早就开始策划,‌利用节假期携子女带着父母一起赴长沙去旅游,感受国潮新年俗。国风民潮‌,即国潮‌,是一种新型的时尚潮流,其由来和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街头文化,并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全球。‌国潮的兴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大年正月初三(元月31日)中午,我俩年逾七旬老人背上行李搭乘公交客车赶至高铁衢州站,与女儿及他们两家人会合。我们一行10人组成《老少赴湘旅游团》,启动了金蛇献瑞迎新春的活动。13时31分开往昆明方向的G1375次列车准时开动,途经玉山站、上饶站、抚州东、南昌站、宜春站、萍乡站横跨江西省东西全境,于17时04分到达长沙南站,全程687公里耗时3小时33分。</p> <p class="ql-block">长沙,别称星城,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屈贾之乡”是长沙的美称,指的是长沙是屈原和贾谊曾经居住和活动过的地方。‌屈原为战国时期诗人、政治家。屈原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前278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今湖南洞庭湖流域),以身殉楚国。屈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活水,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贾谊则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因推行改革而遭到诬蔑,最终被贬至长沙任长沙王太傅。‌<span style="font-size:18px;">源头活水,来自发源地而常常流动的水。比喻来源充沛、永不枯竭的事物(多指知识)。也比喻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span>“屈贾之乡”不仅是对两位历史名人的纪念,更象征着湘楚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屈原和贾谊都在这里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他们的精神在这里得以安顿和升华。屈原的“楚辞”文体在这里诞生,贾谊的改革思想也在这里得到了实践和反思。</p> <p class="ql-block">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两汉时期的湖南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湘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湘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陡迁,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周敦颐(今湖南永州市道县人),中国北宋时期的官员、文学家、理学家,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合称为北宋五子,称之“道学宗主”亦不为过,他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王夫之(中国四大启蒙思想家),</span>在明末清初期间清军赶走了李自成,攻占京城。王夫之听到惊世国变,写成《悲愤诗》,举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挺身战斗。奔波于湖北、湖南两地,调停何腾蛟与堵胤锡<span style="font-size:18px;">之间</span>的矛盾,未果。退回到故乡衡阳与“匡社”管嗣裘等在衡阳举兵起义,抗清未果,逐写成《永历实录》。以及“睁眼看世界”的作者晚清魏源(湖南邵阳人),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一系列思想的主张。从而组合、构建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p><p class="ql-block">湘楚文化,对两宋以后构建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与宋元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清代中国在近代造就了“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无湘不成军”、“湖南人才半国中”、“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等盛誉。</p> <p class="ql-block">我们《老少赴湘旅游团》来到长沙的第一件事,就是入驻预订的这家“乔酒店”。位置超方便,就在中山路,离五一广场闹市区很近仅700余米,附近还有超多美食街。一进门便被这家的装修风格深深吸引,复古摩登,接待厅西式壁炉暖洋洋的拍照超级出片,整个布局简约而又不失格调。房间设计也很用心,每一处都透露出细致。特别喜欢高楼层的房间,私密性很好,干净整洁,在窗边,可以观赏整个城市的夜景。还提供一次性浴套,台灯、顶灯、窗帘和温度都可以智能控制。还有大屏幕的智能电视机,只要你喊一声“你好!小乔”告知所需要的节目,屏幕立马就弹出,躺在舒适的大床上静静享受。</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去长沙“五一广场”逛大街,感受国潮新年俗——餐饮生意火爆。“费大厨辣椒炒肉”,在长沙多个地方设有分店,我们进入长沙市天心区黄兴中路27号王府井百货B14分店,在那里等待美食叫号的人流排成长队,也可以通过“黄牛”插队优先就餐。“费大厨”的莱肴真得很好吃,我们《老少赴湘旅游团》一行10人点了‌10道菜,包括费大厨的四个招牌菜:①辣椒炒肉‌,这是费大厨的主要招牌菜之一,选用新鲜黑猪肉,由专业大厨现切现炒,肉质香嫩,辣椒香气扑鼻,越吃越有味‌,再来一盘。②香辣鱿鱼须‌:鱿鱼须脆弹有嚼劲,香辣味十足,是鱿鱼控的必点菜‌。③‌香酥大鲫鱼‌:现杀的大鲫鱼外皮酥脆,鱼肉细嫩,吸饱了汤汁,鲜辣可口‌。④‌香煎金钱蛋‌:蛋白煎得焦黄酥脆,炒得入味,是一道超级下饭的好菜‌。春节期间吃大餐加价25%也不是很贵,包括酒水只需<span style="font-size:18px;">付款</span>800余元。</p> <p class="ql-block">五一广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潮熙攘,人来人往,非常热闹。</span>长沙“夜经济”最集中的五一商圈,拥有商业街20多条、商业网点2万多个,商业综合体林立。五一商圈内的长沙国金中心、悦方IDMALL、海信广场、平和堂、春天百货、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坡子街民俗名食商业街、解放西路酒吧街等创造的“夜经济”空间,吸引着大量本地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五一广场的范围北到原燎原电影院所在的紫荆街巷口;南以原药王街、东牌楼为分界点,现在南延至解放西路;西至原湖南剧院与原貌市一商业局;东抵省供销合作社(今新世界百货)与南阳街口,现东延至蔡锷中路。五一广场总体地形呈西南低、东北高的逐渐向上走势,从坡顶至坡底种有58种植物,还有长60米、高4米充满湘楚文化底蕴的摩岩石刻和天然石刻。在修剪平齐的绿化带内,坡顶茶寮具有西方现代建筑风格,蘑菇小亭及葡萄门架表现民族风情。据悉,广场内的电脑音乐旱喷泉是湖南首个具国际先进水准的水舞景观。遗憾的是当时雨越下越大,连拍照留念的机会也没有,只能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长沙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凝炼出“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橘子洲既传承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新添了现代园林的文化元素。精致的古建筑和典雅的现代园林景点历久弥新,交相辉映,使橘子洲成为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沙</span>湖湘文化的金名片。次日(2月1日)年初四晨8时半,我们《老少赴湘旅游团》从乔酒店出发,步行10分钟便到了地铁芙蓉广场站,搭乘2号线往光达方向途经五一广场、湘江中路二站,抵达橘子洲站。橘子洲景区位于湘江长沙段,在长沙市中心地段,南北长约5千米,面积约94公倾。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现已成为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国家AAAAA级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橘子洲纵贯江心,西望岳麓山,层峦叠翠,盛产美橘,尽阅人间春色;东瞰长沙城,车水马龙和横跨湘江的大桥,遍览都市繁华,形成“一面青山一面城”,明光潋滟,沙鸥翔集;秋至,柚黄橘红,清香一片;深冬,凌雪剪冰,江风残雪。“湘水滔滔兮四望无依,猿狖腾拏兮云树飞飞。”出自唐代李节的《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这首诗描绘了橘子洲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湖楚文化的敬仰之情‌。青年毛泽东常来此游泳,强身健体,锤炼意志,并写下了著名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问苍苍大地,谁主沉浮”的壮志豪情。</p> <p class="ql-block">橘子洲分为橘子洲核心景区、旅游配套服务区、沙滩公园区和水上运动区等四个区域,精心营造橘、竹、梅、桂等主题园林景观。望江亭、枕江亭、揽月亭、诗词碑、橘子客栈、朱张古渡、唐生智公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江神庙、拱极楼、庙前街、湖南瓷业学堂(瓷业救国倡导者熊希龄展览馆)和沙滩公园等景点掩映于各园区之中。亭台楼阁,相映成景;柳池水榭,秀丽清幽。位于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则是全洲最具标志性的景点,观者如潮,人群聚集,水泄不通之。</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喜欢乘坐的橘子洲观光车,形状似火车头。‌观光车的运营时间为每天7:00至22:00,车票为一票制,含往返,当日有效,遗失不补,过期作废‌。游客可以在微信小程序“长沙城发橘子洲”上购票,购票成功后可凭电子检票码通过闸机检票及中途上下站点检票,同一站点只可乘车一次‌。</p><p class="ql-block">《橘子洲頭》壁照的背后是1925年秋,青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诗词,全文如下:《沁园春·长沙》</p><p class="ql-block">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p><p class="ql-block">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p><p class="ql-block">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p><p class="ql-block">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p><p class="ql-block">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p><p class="ql-block">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p><p class="ql-block">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p><p class="ql-block">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p><p class="ql-block">《沁园春·长沙》翻译</p><p class="ql-block">我独自一人伫立在橘子洲头,在这寒冷的秋天里,看那湘江静静地向北流去。远处,千座山万座山,已红透了,层层树林都被染得如此绚丽与烂漫;俯视江水,清澈见底,许许多多的船,争相竞发。雄鹰在苍穹上翱翔,鱼儿惬意地闲游在浅浅的水底,世间的生灵都在这降霜的天气里获得它们的自由!可我却在这无边的宇宙间,感到有些怅惘,我要问这苍苍茫茫的大地,谁来主宰它的命运?</p><p class="ql-block">曾经,相约朋友们到此游赏,回忆那个时候,多姿多彩,多么沉重厚实!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各人都满腹经纶,怀着那奔放遒劲的远大理想,要用彼此的才学指点江山,要用练就的本领书写春秋!只把那自古以来的王侯将相,看成一抔粪土!可曾记得:我们一同在水流最急处,奋勇搏击,那连天的大浪,岂能阻挡住前行的方舟!</p><p class="ql-block">《沁园春·长沙》诗词鉴赏</p><p class="ql-block">《沁园春·长沙》是一篇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的壮美词章。纵观全首词,写景、述事、抒情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无论是数词还是动词的选用,呈现的都是一种豪迈的气势。写秋景而不衰飒,忆往事而不惆怅,景、事、情紧密交融,汪洋涵汇,大气磅礴,实开临秋抚事词篇之大观。</p> <p class="ql-block">下午(年初四)2时左右,我们老少十人小团队告别了橘子洲景区,冒雨前往长沙乃至全国范围內获得广泛认可的“文和友”市井美食店,也不知道是进中餐还是去吃晚饭。到了那里只见“文和友”大门前人山人海,少说也有几百号人众,一律凭预约登记人数方能放行进场。“文和友老长沙龙虾馆”,它以“餐饮+文创”的模式构建了“文和友”这个超级大平台,复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老长沙的市井生活,为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回忆过去的实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怀旧</span>空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成为长沙新兴的美食文化“打卡圣地”。文和友的创始人是文宾,198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他从一个街头小吃摊发展成以餐饮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团,其独特的品牌特色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长沙乃至全国知名餐饮品牌。如今的火爆网红打卡地——超级文和友,在长沙地标海信大厦占有七个楼层的店面,近5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海信大厦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江中路36号,其主楼95层‌,高度达为452米;副楼则有‌63层‌,高度为315米。它是湖南省的第一高楼,集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长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超级文和友内部空间设计及建设团队非常用心,每一个场景都尽量复原八十年代。这里收集了超过十万件老物件,譬如建筑外立面、店招、室内展陈等,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文宾将大型商业超市的空间打造成了八九十年代的筒子楼社区,极具颠覆性与创意感。‌文和友不仅注重美食的吸引力,更注重独特的空间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12年,文宾开设了“文和友老长沙龙虾馆”,并凭借出色的经营能力和品质保障,在几年内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养殖基地,首创了龙虾的七种吃法。到了2015年,为了留住乡愁和街巷的烟火气,文和友将位于湘江边的‌杜甫江阁店打造成了“乡愁店”的雏形。文和友的业务迅速扩展,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亿元,成为长沙餐饮业的一张响亮名片。2018年上半年,超级文和友的诞生‌:文宾将餐饮与文创相结合,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的空间。文和友品牌致力于传统民俗餐饮文化的研究,挖掘地域民间小吃,并结合时尚<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化</span>潮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和友餐饮模式”。如今文和友品牌旗下拥有多个系列,包括文和友老长沙龙虾馆、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文和友大香肠、文和友臭豆腐、MĀMĀCHÁ(妈妈茶的拼音,意为“亲切与国际化”)、文和友老长沙外卖等。截至目前,文和友的MAMACHA已向外地的上海、广州、深圳、岳阳和贵阳等大城市扩张开设了多家门店,并尝试在不同门店推出不同的主题空间设计‌,面临着一定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年初五(2月2日)早上,为了使孙辈们了解长沙的湖湘文化和历史知识,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少</span>赴湘旅游团》参观了“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湖南博物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也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由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湖南省博物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今馆址为其新馆,启用于2017年11月29日,2022年7月30日由湖南省博物馆更名为湖南博物院,总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湖南博物院有展厅面积为2.7万平方米,馆藏文物有18万余件,尤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湖南博物院共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展览,定期举行特别展览和交流展览。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于1972年一1974年,惊世发掘出竹简、彩绘帛画等大批珍贵文物,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哲学思想和西汉初期儒法文化有了新资料,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参观湖南博物院,促进孩子们增强了史地知识。</p> <p class="ql-block">当天(年初五)中午时分,我们《老少旅游团》又来到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赏游。这里是《湖南大学》的所在地,一个没有围栏的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为教育部985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211工程建设的高校。景区和校区连在一起,公交客车直接开到校内。漫步在校园里,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学生时代,回不去的童真,好羡慕以前校园生活真纯!可惜时光一去不复返,再也无法回到那个时刻。怀旧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一种减压方式,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焦虑。它通过缅怀过去的美好时光,给予人们情感上的安慰和满足,因此春节期间来这里旅游的人特别多。岳麓山,古名灵麓峰,亦名麓山,是中国五岳之一“南岳衡山”的主要山峰之一。“岳麓”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岳麓山融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儒、释、道为一体的文化名山,它包容了历史上的鸿儒巨子、高僧老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的岳麓山文化内涵。岳麓山风景名胜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规划</span>面积35.20平方千米,包括麓山景区、橘子洲景区、天马山景区、桃花岭景区、石佳岭景区、寨子岭景区、后湖景区、咸嘉湖景区等八大景区。目前已经建成的景区有麓山景区和橘子洲景区,天马山景区景观建设基本完成,其余景区属于规划中的景区。麓山景区面积为5.28平方千米,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贯穿</span>南北的湘江西岸,东临长沙古城,是一个较为难得的城市山岳型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爱晚亭、麓山寺、飞来石、云麓宫、岳麓书院、新民学会旧址(蔡和森租住故居)和湖南大学等景观。1951年,麓山景区管理区始建;1960年3月橘子洲景区始建;同年10月20日,橘子洲、麓山景区对外开放。1972年6月,橘子洲景区改名为橘子洲公园管理处;同年湘江大桥建成后,岳麓山•橘子洲和长沙城连成一体,便于市民游览。2001年,橘子洲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麓山景区正式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经长沙市政府批准,橘子洲和岳麓山景区先后免费对公众开放,年接待游客达到300万人次新台阶。2012年,橘子洲景区联合麓山景区以岳麓山•橘子洲旅游景区的名义成功晋级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2023年3月,岳麓山•橘子洲旅游景区入选中国“最长沙”文化旅游打卡地。2025年1月27日,岳麓山新索道启动试运行(尚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千年学府、百年师范”之美誉,是指岳麓书院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岳麓山脚下,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为白鹿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睢阳书院(即应天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府(长沙市古称)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南宋时因朱熹、张栻等学者在此讲学而声名远播,成为“程朱理学”的重要基地。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民国十五年(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岳麓书院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1986年,湖南大学完成修复岳麓书院,并正式对外开放。1988年,岳麓书院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正式恢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下设中国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和中国软实力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部门。2009年岳麓书院学科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格局已经完备,正式成为湖南大学的实体办学机构和科研基地。</p> <p class="ql-block">百年师范与千年学府没有直接的历史联系,也没有合并关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03年),湖南巡抚俞廉三创设湖南师范馆;11 月,湖南师范馆迁至城南书院,改城南书院为湖南全省师范学堂。民国元年(1912 年),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更名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三年(1914 年),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与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城南书院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这里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如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黎锦熙等学者。他们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岳麓书院则是创建于北宋年间,在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span>与它们之间有关联的是名人和新民学会。民国二年(1913年)春,青年毛泽东进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读书。第二年(1914年)二至三月间,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被编入预科第三班。毛泽东在预科读了半年,直到这一年秋季才被编入本科第八班。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了4年多,于1918年6月毕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蔡和森,</span>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3月30日)出生于上海,后随母亲葛健豪回到家乡湖南双峰(今娄底市双峰县)。民国二年(1913年),蔡和森为了在长沙求学,将母亲、姐姐蔡庆熙和妹妹蔡畅从双峰迁往长沙,租住溁湾镇岳麓山当地农民为守祖坟所盖的墓庐屋,坐北朝南共有大小房间9间,有堂屋、正房、厢房和杂屋等计占地面积175平方米。然后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在这里,蔡和森结交了毛泽东、何叔衡、周世钊、李维汉、萧子升等一大批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共同研讨学问,探求救国救民之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毛泽东等人一起创办进步刊物《湘江评论》,组织参加五四运动。1918 年 4 月,由毛泽东、蔡和森等 13 人组成的新民学会在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期间,</span>在毛泽东和蔡和森领导下,新民学会由 “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 ,发展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以 “改造中国与世界” 为宗旨的革命团体。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年</span>毛泽东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他主持学友会,在学生自治民主氛围中成长,锻炼了自己的组织才能和办事能力。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对毛泽东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里,他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获得了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结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正是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这段经历,为毛泽东日后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爱晚亭,位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东侧,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晚唐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北京陶然公园的陶然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1913年至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常在此聚会、读书、探讨革命直理。该亭于抗日战争(1938年)时期被毁,1952年重建,1987年大修。重建时,毛泽东题“爱晚亭”三个字。</p><p class="ql-block">蛇年新春正月初五申时(下午3时),长沙下起了绵绵的细雨。天气再冷,浇不灭大家新年的浓浓热情。为不留遗憾,我们《老小赴湘旅游团》乘坐观光车,登上岳麓山顶匆忙一瞥麓山寺和云麓宫。麓山寺,又名慧光寺、万寿禅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之山腰,由敦煌菩萨笠法护的弟子笠法崇创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麓山寺是佛教入湘最早的遗迹,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湖南省佛教协会驻地。</p><p class="ql-block">云麓宫,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右顶峰上,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吉简王就藩长沙时始建。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太守孙复与道人李可经加以扩建,形成较完整的道宫格局。后圮。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在山修道的金守分请殿元张阳和为之倡修,于原址处募建三殿堂,前为关帝殿,中为玄武祖师殿,后为三清殿,名云麓宫。清咸丰年间(1852年)和抗战时期(1944年被日机炸毁),云麓宫两度毁于兵燹。1957年重建,其建筑均石柱铁瓦,古朴典雅,并在宫后增建望湘亭,供人凭栏远眺。游人到这里可领略“直上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的壮阔景色。登上云麓宫的望湘楼,可以在雨濛濛中隐约见到“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文字创作:曾敖林</p><p class="ql-block">原创时间:2025年2月6日</p><p class="ql-block">校勘定稿:曾敖林</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曾敖林自拍及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曾敖林</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5年2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