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西安博物院(三)

秀出云表

<p class="ql-block">古都西安——千年古都</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都”展览位于F1层,以“西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隋唐长安”“明清西安”为章节,以十三朝古都西安1000 多年建都史及3000 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为主线,通过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时期多个城市模型,展示了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集中反映历代都城规模、格局以及唐代以后,城市的发展变化情况;以模型、图板等形式,突出了城市规模及重要的宫殿建筑。在模型制作方面,特别突出了隋唐长安城,同时还制作了汉长安城、宋元城、明清西安城的模型等,突出了对城市发展史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天地之灵——院藏古代玉器精品陈列</p><p class="ql-block"> 天地之灵——院藏古代玉器精品陈列位于博物院二楼,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拥有数千年的制玉传统,使得西安地下的玉器遗存十分丰富。西安博物院院藏的玉器,几乎涵盖了从史前到明清的各个历史阶段。本展览展示的玉器,分为礼玉、葬玉、饰玉、玉器具和陈设玉等不同的门类,反映了西安不同历史时期玉器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p> <p class="ql-block">古都西安——帝都万象</p><p class="ql-block"> 位于博物馆地下一层的二、三展区,分为“周秦文明”“汉唐风采”“府城华章”三大部分,诠释了古城西安的历史群像和帝都风采,以各个历史时期文物的基本用途为组合,按时代顺序陈列展示,印证了古长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辉煌盛景。</p><p class="ql-block"> 华夏古都,人杰地灵。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让西安这座城市成为一座闻名于世的十三朝古都,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崛起。</p> <p class="ql-block">  瓦当,以金取土,以水和泥,于烈火中烧结而成,叠于椽木之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p><p class="ql-block"> 瓦当虽小,但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瓦当艺术应是悠扬乐曲中不可缺少的音符。特指东汉和西汉时期,人们俗称“秦砖汉瓦”。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做图案的, 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它外形朴素、质地粗糙,但纹饰造型精美绝伦,让人领略到其独特艺术气质和魅力,同时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p> <p class="ql-block">  青铜镜是一种古老的由青铜所制的使用器物,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其历史大约可以追溯至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青铜镜上多以反映时代发展和文化变迁的纹饰点缀,因而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也是文化丰富,内涵十足的艺术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