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我国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宛如一对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相得益彰。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三千年的诗韵悠长,“诗画同源”的传统源远流长。当“诗情”邂逅“画意”,二者交融碰撞,定会绽放出怎样的艺术之花呢?今日,让我们一同领略沧州两位文化巨擘携手创作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沧州著名文化大家韩中清先生为画作配诗,诗云:</p>
<p class="ql-block">昂首高歌姿态娇,通身彩羽赛英豪。</p>
<p class="ql-block">晨曦初露书窗冷,唱出太阳寒气消。</p> <p class="ql-block">诗的前两句,起句与承句生动描绘了公鸡的绰约风姿,笔触灵动,色彩与情感交织得恰到好处。那公鸡仿佛跃然纸上,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第三句笔锋一转,“晨曦初露书窗冷”,这里的“冷”,既描绘了太阳未升起时自然界的寒冷,又暗喻了当年政治环境的严酷。田云鹏老师与韩中清先生都曾深受其害。然而,不公正的遭遇并未磨灭他们的初心。田云鹏老师自幼怀揣“画家梦”,尽管地主成分使他四处碰壁,但他在田间地头、废旧报纸上挥洒笔墨,以劳动间隙、深夜灯火为伴,最终凭借自学成才,以无师无派之姿,笔下生花,色彩斑斓,构图巧妙,格调纯正,脱俗质朴,圆了专业画家之梦。</p> <p class="ql-block">韩中清老师同样遭受过“冷政治”的打击。他自幼才思敏捷,文笔超常,生性正直,敢于为民请命。1985年11月16日,他的一篇《出售“人情果”,苦了种果人》的读者来信,同时刊载于《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使他一夜成名,也因这篇文章遭受打击报复。但他无怨无悔,农商兼顾,发奋学诗,十三年砺一剑,最终考入《沧州晚报》,圆了“记者梦”。2008年又被招聘到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工作。</p> <p class="ql-block">诗的最后一句,“唱出太阳寒气消”,一个“消”字,不仅道出了韩先生、田画家如今美好生活的惬意与乐观心情,更蕴含着“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的壮阔意境。</p> <p class="ql-block">纵观《金鸡图》,恰似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田老师以高超的画技,将金鸡描绘得活灵活现,五德俱全;韩老师的七绝,起承转合,节奏清晰,平仄分明,韵味十足,读来朗朗上口。短短28字,将《金鸡图》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韩中清老兄的好友,我衷心希望他能创作出更多这样诗画璧合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李顺成</p>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9日于耕耘斋</p> <p class="ql-block">李顺成简介</p>
<p class="ql-block">李顺成,男,汉族,1956年12月出生于河北献县。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大学文化创意研究员,现任沧州文化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曾在媒体上发表大量通讯、散文、报告文学,有30多件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主要著作有《刑天舞干戚》《时代潮声》《献县古今谈》《姓氏源流》《北方旧风俗》《文史大观园》《话说阜城》《夏王窦建德》《生活碎片》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