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自有千秋在

思故乡牛智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生于阴山支脉的蛮汉山之古参合陉口,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千百年来积淀了极为厚重的文化。因此,我从小就在老学究那里听到了诸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昭君出塞、木兰从军等古老的故事和传说的只言片语。从那时起,热爱家乡故土、爱我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便深深地渗入了我的骨髓。</p><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市的昭君墓是我第一个凭吊的地方。说是凭吊,其实更像是游玩。大概在九十年代初,呼市周边可游玩的地方不多,很多人都选择去昭君墓,我也不例外。在我的记忆里,坟冢的南面有一块石碑,石碑后面有两个骑马的雕像,一个是呼韩邪单于,另一个便是王昭君。碑文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先生题词:“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冢顶有一个标志性的凉亭。</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位于大黑河畔的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后来,昭君墓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2006年正式更名为昭君博物院。它是依托王昭君墓,以博物馆区为基础,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一院多馆”格局的遗址性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此后,我又间接了解了呼市金河镇八拜村、土左旗北什轴乡的前朱堡昭君墓和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境内的昭君坟。据专业人士讲,这两处均为古代的烽火台墩。后来,前朱堡先民为了祈福,在台墩上面先后建了庙。达拉特旗境内的昭君坟其实并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古代的堡垒。在这个堡垒附近,还有一个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在一帮文化追随者的邀约下,我们特地去了一趟山西省朔州市的青钟村。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它的历史和传说,我们在当地找了一位热心的村民。我们一边行走,他一边介绍:青钟村先后由青庄村改名为青冢村,后又更名为青钟村。没过多久,他便带我们到了他们口中的“青疙瘩”。“青”是汉代对呼和浩特的简称,“疙瘩”是蒙古语,表示坟冢的意思。整体来看,这座昭君墓比大黑河畔的小得多。四周有围栏,设有南北出入口,我们从北门进入,登上了“青疙瘩”。“青疙瘩”是一个占地面积140平方米、高约3米的封土堆,呈斗方形状。南面有昭君怀抱琵琶的雕像,汉白玉石碑上刻有“头枕大青山,脚登雁门关,玉手嬉桑干,泪眼望长安”。它在芳草绿树的掩映中孤立千年,郁郁苍苍,古意悠悠。</p><p class="ql-block"> 经查阅,就全国范围来看,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加起来一共有11处昭君墓。王昭君究竟是何许人?为什么在全国会有这么多的“昭君墓”?王昭君究竟埋在哪里,也许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向汉朝称臣归附,曾三次进长安朝觐,并向汉元帝自请为婿。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p><p class="ql-block"> 后人之所以敬仰昭君的精神,多数人也对她的身世深表同情,于是就有千百篇抒发昭君情感的诗词。多数诗词把昭君写得如胡令能(唐)的“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令狐楚(唐)的“锦车天外去,毳幕雪中开。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明·黎景义的“墓草青青瘗艳魂,那堪烧艾遍前村。自知远色明君事,薄命何须怨汉元”这般凄凄惨惨戚戚。与此相比,我更觉得文同(宋)的“绝艳生殊域,芳年入内庭。谁知金屋宠,只是信丹青”和徐祯卿(明)的“辛苦风沙万里鞍,春红微淡黛痕残。单于犹解怜娇色,亲拂胡尘带笑看”这种豪情更符合昭君。试想,一个从长安哭啼抹泪到固阳的昭君,又如何能得到千古传诵呢?</p><p class="ql-block"> “自古英雄皆寂寞,唯有佳话传千秋。”这里的寂寞,不是昭君远离故土的寂寞,而是她的思想高度与博大的胸襟令常人望尘莫及的寂寞。</p><p class="ql-block"> 她爱国、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气节,与同乡屈原颇有渊源。所以,她非常厌恶宫廷争宠与宫花寂寞红的日子,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非凡之路。</p><p class="ql-block"> 出了雁门关,匈奴大队骑士、毡车、胡姬前来迎迓。抵达王庭之日,但见平沙雁落,黄尘滚滚,牛羊遍地,无边青草。塞北的美景让她心旷神怡,此时她的心情在这空旷的天地间徜徉。再看到一座座帐篷中,张灯结彩,欢腾达旦,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亦即安宁胡地的皇后),百般迁就,以博取她的欢心。作为女性,她的心情自然称心快意。</p><p class="ql-block"> 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后,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作为和平使者,昭君从此相夫教子,并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各地汉族人民也为昭君著书立传,借用各种平台建墓立碑,这不正表达了他们希望昭君“埋在”他们那里的心意吗?</p><p class="ql-block"> 王昭君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传奇,更是中华历史上民族和睦、交流融合的灿烂篇章。在这充满未知与挑战的人生旅途中,她始终勇敢前行,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历史的辉煌,留下了让后人传颂千古的佳话。</p><p class="ql-block"> 剪伯赞在《内蒙访古》中有一句话:王昭君已经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象征,是两族人民友好的象征。时至今日,我觉得昭君的意义远不限于此,她已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都认可的文化名片。就拿昭君故里兴山县来说,已注册139个“昭君”相关品牌,涉及茶业、水果、蔬菜、蜂蜜,还包括旅游、文创产品等,其中包括国家驰名商标和区域公共品牌。</p><p class="ql-block"> 如今,昭君的名字已响彻世界。她是中华大家庭和谐大一统的推动者,也成了世界各国和平交往的典范。因为她具有以下精神:</p><p class="ql-block"> 高尚性:昭君出塞,自愿和亲,以天下为一家,展现了高尚的品德和牺牲精神。</p><p class="ql-block"> 坚定性: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昭君始终坚定信念,不畏强权,勇于担当。</p><p class="ql-block"> 创新性:在和亲过程中,昭君展现了创新的精神,通过智慧和策略促进了民族和谐。</p><p class="ql-block"> 人民性:她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先进性:昭君精神在历史长河中历久不衰,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p><p class="ql-block"> 和美精神:昭君出塞促进了民族和谐,消除了对峙碰撞,展现了和美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责任担当精神:在国家需要时,昭君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牺牲自己,解除人民的战争苦难。</p><p class="ql-block"> 团结统一精神:她通过和亲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统一。</p><p class="ql-block"> 开放精神:昭君精神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p><p class="ql-block"> 中国北方的昭君墓纵然很多,但昭君具体埋葬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坟冢“头枕大青山,脚蹬雁门关”成了各民族的桥梁和纽带,昭君的精神也早已注入中华民族的基因,她的英明将万古流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牛智勇,内蒙古凉城县人,和林格尔县职业高级中学音乐教师,现于和林格尔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专研地域文化历史。社会兼职有内蒙古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研究中心研究员、呼和浩特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和林格尔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和林格尔县作家协会理事、和林格尔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顾问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