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历史长河的彩虹——开远长虹桥

独孤西域

<p class="ql-block">  南盘江昼夜奔流不息,汹涌的江水阻隔了开远与外界的交流。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开远人从未放弃对诗和远方的探求,他们在南盘江上建造了一座又一座桥,以便更快捷地通达远方。这些桥虽然建筑形式、材质、工艺各不相同,但都是那个时代科技和智慧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云南工业重镇,交通运输压力剧增,当时,南盘江上的铁索桥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长虹桥顺应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并成为享誉世界的重要桥梁。</p> <p class="ql-block">  南盘江,古代称温水或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麓,是珠江的源头河段,1985年南盘江被确定为“珠江源”。</p> <p class="ql-block">  1960年3月,长虹桥开工建设,位于存旧和田房两村之间,1961年9月完工,历时19个月,18人为之付出了生命。整座大桥全部用石块砌成,为单孔大跨径空腹式石拱桥。桥体全长171.2米,主孔跨径112.5米,高30米,桥面净宽8.6米。</p> <p class="ql-block">  长虹桥东西向跃跨于南盘江之上,在建桥过程中,工人们曾提出“攻克难关献长虹”的口号,又因大桥雄伟壮观,气势如虹,因此定名为“长虹桥”。</p><p class="ql-block">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称其为“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p> <p class="ql-block">  长虹桥的建成对滇南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和巩固国防、改善边疆少数民族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其精湛高超的建桥技艺、“河水让路,高山低头”的奋斗精神,注定让它成为不朽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长虹桥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整个桥体全部用石块砌成,是当时世界单孔跨径最大的石拱桥,桥上没有桥墩,中间是桥孔,两端分别是6个泄洪孔,桥身全长127米,单孔跨径112.5米,高30米,桥面宽9米,两侧石护栏高1.5米,南端设桥头堡。工程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桥梁。</p> <p class="ql-block">  桥上一副“河水让路,高山低头”的对联充分展示了当时建桥工人的豪迈气派,同时也显示了工人们高超的架桥艺术。</p> <p class="ql-block">  长虹桥下南盘江水四季奔流,不舍昼夜;桥上石块坚硬光亮,照见今夕;桥墩上“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八个石刻的大字依然清晰醒目。</p> <p class="ql-block">  开远长虹桥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成就。60多年来,长虹桥像一道彩虹,横跨历史。朝迎旭日,暮送晚霞,在迷人的霞光中,每一块坚硬的石块,都散发着岁月的光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