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适当吃点辣

清风徐徐

<br></br></h3></br><h3>传统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宜「顺时而养」。在一年当中,春天是很适合吃辛辣食物的季节,而酸味食物则应少吃。</h3></br><h3> <h3>为什么春天适合吃点辣?《生命时报》<strong>(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strong>邀请专家告诉你答案,并教你顺应时令特点调养身体。</h3></br><h3><strong>受访专家</strong></h3></br>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教授  聂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  李晓玲<strong>中医认为吃对“<strong>味道</strong>”能防病</strong><br></br>中医常说“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指辛(带有刺激味)、甘、酸、苦、咸五种气味,另有气味不明显者为淡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教授聂宏介绍,五味具有不同的作用趋势与效能: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的作用;甘味“能补能缓”,有滋养补虚、缓急止痛的作用;酸味“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能泄能燥”,有清热泻火、止呕止呃、泻火存阴等作用;咸味“能下能软”,有助通便、消散结块、益肾阴血。<strong>春天,适合吃辣吃甜</strong>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李晓玲介绍,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从这一天起,阴退阳长,阳气开始由“冬藏”向“春生”转变。春属“木”,与肝相应,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调畅气机,主藏血,在志为怒,喜条达而恶抑郁。因此,立春养生当以「养肝」为要务,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的特点,利用春生之机祛除冬日之故,使肝脏得以宣达。 为顺应春季肝气升发、人体阳气由内向外的转变,饮食「宜增辛甘」。<h3><strong>辛味食物</strong></h3></br>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吃完辣食后出一身汗……正是因为辛辣之味能发散、行气、驱寒。李晓玲表示,春天吃辛味,可帮助人体排出五脏六腑的陈气,同时又能提升阳气、疏理肝气,比如,辣椒、生姜、大葱、洋葱、香菜、韭菜等食物对护阳有帮助。不过,凡事讲究一个度,以免阳气升发太过导致上火。以辣椒为例,宜吃新鲜的辣椒,干辣椒、辣椒面则要少吃。如果菜中有辣椒,注意少放花椒、大料等热性调料。吃辣的同时要避免油腻、高盐、高糖等重口味,如果太辣,可以适量加点醋、中和辣味,避免上火。<h3><strong>甘味食物</strong></h3></br>甘味既善于缓急,又能温养脏腑,如山药、莲子、芡实、薏米、白扁豆等, 可补益脾气,气血生化之源充足,肝血就充足。<br></br><h3>但要注意,酸味入肝,有“收敛”之性,春季不宜多吃,以免阻碍阳气升发和肝气疏泄。</h3></br><strong>立春后,做好这5件事</strong>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顺应“春生”的特点,日常起居还需做好几下几件事,有助养生防病,延年益寿。<h3><strong>1</strong></h3></br><h3><strong>夜卧早起</strong></h3></br>立春后,尤其要遵守晚上11点入睡的原则。这是因为,晚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循行的时间,睡觉有助肝脏修复。早起指早上6~7点起床,有利于阳气升发。<h3><strong>2</strong></h3></br><h3><strong>适当“春捂”</strong></h3></br>立春后气温转暖,但不可着急减衣,适当“春捂”,以免寒邪侵袭身体。穿宽松、舒适的衣物;打底裤袜等紧身衣物,容易让肢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br></br>一般来说,昼夜温差较大(≥8℃)时,要“捂”一会儿;中午气温在10℃以上时,可适当减衣;当白昼气温超过15℃且比较稳定时,可脱掉棉衣,穿得稍单薄些。<h3><strong>3</strong></h3></br><h3><strong>不生闷气</strong></h3></br>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藏血和疏泄,一旦情志不遂,就会因失疏泄而郁怒伤肝。因此立春养肝要忌暴怒,更忌情绪忧郁。<h3><strong>4</strong></h3></br><h3><strong>做一些轻柔的运动</strong></h3></br>动则生阳,可以依据个人爱好选择运动方式,比如快步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天气好时,建议大家多去户外踏青,吸收大自然清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壮肝血就充足。调养脾胃可以多做八段锦中的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h3><strong>5<br></br></strong></h3></br><h3><strong>出门晒晒太阳<br></br></strong></h3></br>中医把晒太阳称为“天灸”,春天的太阳温和而不暴烈,春气催动人体阳气升发。晒太阳以上午8~10点最为适宜,晒头顶、后背这些经络汇聚和行走的部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h3>总之,立春过后,人体阳气由内藏转向升发,不管是饮食还是起居,都应顺应这一特点,以免阻碍阳气升发和肝气疏泄。▲</h3></br>本期编辑:郑荣华右下角点个<strong>在看</strong>再走👇 <strong>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strong><strong>载。欢迎转发朋友圈。</strong>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h3>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h3></br><strong>微信ID:LT0385</strong>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M05rKC-a2_72dmvvFLMhC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