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探秘】大明湖(三)孙墨佛孙天牧纪念馆

笨笨的猫

<p class="ql-block">  文/图:笨笨的猫</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60870132</p> <p class="ql-block">  乙巳年已经过完了,该收收心整理一下年前的旅行,自驾二千余公里,过济南、扬州,游览大明湖、瘦西湖,感受南北园林的建园思路,领略湖光倒影的美。</p> <p class="ql-block">  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水水色澄碧,是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景区面积很大,建议至少一天的时间游览。大明湖历史悠久,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诸如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p> 汇波门南侧的“南丰祠”配殿是“父子书画馆”,展览了孙墨佛和孙天牧这对著名的父子书画家的作品。虽对于书画没有研究,但最近因联系书法,对书法名家有着无限的崇敬。所以能够走进这些书画馆,一睹名家大家的书法墨迹,也是一种幸福的事。 <p class="ql-block">  孙墨佛孙天牧父子书画馆在大明湖南丰祠内,很大一间房子,全是孙墨佛孙天牧书法和山水人物画。查了网上资料,孙氏父子,山东莱阳人,同为中央文史馆馆员。父亲孙墨佛,书法家。儿子孙天牧,画家,北派山水画的代表人物。进得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孙墨佛的塑像和书法作品。展柜里是各种书法绘画作品以及各种介绍二位的出版物等。</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满天星斗即文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紫气东来</h3> <p class="ql-block">  孙墨佛与孙天牧为父子,却同为中央文史馆研究员,都是百岁高龄的老人。看着两位老人的介绍,心中的敬佩油然而生,敬佩人生的历程如此辉煌、敬仰艺术人生的高度、敬仰老人的无私奉献,将各自的书画作品无偿捐献给家乡。</p> 孙墨佛书法,初学魏碑,继临“二王”,旁及篆、隶、章草等 。中年转习狂草,晚年专攻孙过庭《书谱》 。孙墨佛对魏晋、六朝碑帖悉习钻研,集诸家之长,自成体系,真、草、隶、篆四体皆能,造诣极深。 孙天牧的画,有着北宗山水最为原始的真实自然和纯正无暇,既像天上美景,又似人间仙境。孙天牧先生既循古法,又创新意,是自然本体和心灵本体的完美展示。 启功先生曾为《孙天牧画集》作序,称赞天牧先生是:“寿登九十有一,而笔力坚卓,设色大方,无丝毫暮年风貌。” 走在不大的展馆,你会被一幅幅书画作品及一幅幅字所震撼,父子皆由如此的成就,传承或许很重要,毕竟老人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老师。拜名师也是很好的途径,名师的一句点播胜过看很多的书。 我们走在现代社会的快车道上,很多东西在我们的世界中逐渐的消逝。书法虽还有很多的人在练习,但也仅仅是一个爱好而已。古代社会的人,书法是写字的一部分,虽写字不能称为书法,但很多草书流传下来的都是笔札。 如今,我们学习书法,更要学习我们的文化,加强对文化属性的认识,才能更好的运用好毛笔,让它在我们的手上呈现出不一样的光芒。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住深山听虎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门临大海听龙吟</h3> 这是几幅从网上照到的孙墨佛老先生的墨宝,可以看到老人的用笔之境高远,所不懂欣赏,但也能看到笔法的精致。老师总是说,多看古人的墨迹,多钻研用笔,或许能够从中读懂其中的精妙。<div>  走过两位百岁老人的展馆,深受感动。这让我想起了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同样是在书法上创造了历史。或许千年以后,孙墨佛和孙天牧同样留下深厚的轨迹。</div><div> 走过看过,需要用心的体会那一笔一画,就像孙过庭《书谱》中所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让我们徜徉在书法的世界,用心去探究其中的奥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