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之三 高度警惕“战略收缩+刮骨疗毒”的美国(之二)

心中无缺,被人需要。

<p class="ql-block">  在美国与欧盟竞争的过程,更能显示出美国竞争战略的高明之处。美国主要通过以下多种手段阻止欧盟成为世界霸主:一是经济领域,贸易政策施压:美国常利用贸易政策对欧盟制造压力。如特朗普时期,美国对欧盟的钢铁、铝制品加征高额关税,还威胁对欧盟汽车等产业征税,引发贸易摩擦,冲击欧盟出口和产业发展。金融霸权制约: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可通过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对欧盟施加影响。如美国利用金融制裁手段,限制欧盟企业与被制裁国家或实体的金融往来,干扰欧盟金融市场稳定和企业的国际业务拓展。科技竞争与限制:美国在新兴科技领域如5G、人工智能等,凭借技术优势与欧盟竞争。一方面在国际标准制定中争取主导权,另一方面限制关键技术对欧盟出口,阻碍欧盟科技产业进步。二是政治领域,分化欧盟内部关系:美国通过支持欧盟内部的疑欧派势力等方式来分化欧盟。如在英国脱欧过程中,有观点认为美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英国脱欧削弱了欧盟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影响欧盟外交政策:美国通过北约等机制对欧盟外交施加影响,使欧盟在一些国际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限制欧盟独立外交政策的实施,削弱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主性和影响力。三是军事安全领域,强化北约控制:美国通过北约对欧盟国家的军事安全保持控制。北约在欧洲安全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国以欧洲安全保护者自居,使欧盟国家在军事安全上对美国有一定依赖,限制了欧盟建立独立军事力量的进程。军事部署与威慑:美国在欧洲有大量军事基地和驻军,对欧洲安全局势有重要影响力。美国通过调整军事部署、进行军事演习等行动,展示军事力量,对欧盟形成一定威慑,使其在军事和安全决策上需考虑美国因素。在美国与欧盟的竞争中,最能体现美国战略的就是伊拉克战争。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和结果如下: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缘政治战略:萨达姆政权被美国视为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且与美国存在对立。美国试图通过推翻萨达姆政权,扶持亲美政府,增强在中东的影响力,重塑地区政治格局,确保以色列等盟友的安全与利益,稳固自身在中东的主导地位。二是经济利益考量:伊拉克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希望通过控制伊拉克石油,保障自身及西方盟友的能源供应安全,同时影响全球石油市场,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此外,伊拉克宣布石油交易将采用欧元结算,这对美元霸权构成威胁,美国发动战争也是为了维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和石油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三是国内政治因素:“9·11”事件后,美国国内民众对恐怖主义高度敏感,政府将伊拉克与恐怖主义关联,宣称萨达姆政权支持恐怖组织、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可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凝聚国内政治共识,巩固执政党的政治地位。结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伊拉克局势: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但伊拉克陷入长期动荡和混乱。教派冲突、恐怖袭击频发,社会治安恶化,大量平民伤亡,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阻碍,伊拉克人民生活困苦。二是地区格局:打破了中东原有的力量平衡,伊朗在地区的影响力有所上升,加剧了地区内的地缘政治竞争和矛盾。同时,伊拉克战争刺激了中东地区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伊斯兰国”等组织趁机崛起,对地区和全球安全构成新的威胁。三是美国自身:美国虽然实现了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标,但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数千名美军士兵伤亡,引发了美国国内民众的反战情绪,也使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声誉受损,其国际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四是国际秩序:伊拉克战争严重冲击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法准则,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战争的行为,破坏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广泛批评和担忧。这里需要提请同修关注的就是伊拉克战争对于欧元的打压。如果美国允许伊拉克通过欧元卖石油,那么美国的通过美元-石油体系收割全世界的霸权就没有了,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制止欧元-石油体系的建立。这样就从根本上消灭了欧盟崛起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 回顾以上这些美国在争霸世界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是想提醒同修们,美国这个国家在世界霸主争夺战中是身经百战的,是面临过各种挑战的,是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去争夺和保持世界霸主位置的。</p> <p class="ql-block">  第三是现在美国的战略收缩与战略调整。川建国就任总统以后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其公开提出来的“大美国”的思想,从竞争战略上确实是战略收缩(关于这个观点的表达,已经在前述美篇中表达过了)。历史上美国的每次战略收缩之后,都伴随着升级换代的战略进攻,我们不得不防备。另外就是最近炒的火热的“马斯克大裁员”。最近比较火的马斯克大裁员主要是指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对美国联邦政府进行的大规模裁员行动。相关情况如下:一是裁员规模:目前已裁撤至少14000名公务员,其中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从全球1万多名员工裁至仅294人,其他部门如教育部、卫生部等也面临合同终止和人员裁减。二是执行手段:马斯克团队曾通过黑客手段入侵财政部系统,揭露如高价工程合同、科研经费滥用等腐败问题,以此作为裁员依据。还采取了关闭USAID总部、冻结资金、威胁法警介入等强制措施,要求公务员在“辞职换补偿”或“无补偿解雇”间选择。三是背景及原因:马斯克与特朗普合作推动“小政府”议程,旨在缩减联邦开支、废除“过度监管”,并打击被指“偏向民主党”的机构。马斯克批评联邦政府腐败低效,例如公务员年薪20万美元却长期居家办公、资金流向争议项目等,希望通过裁员削减冗余机构和解决腐败问题,每年节省数万亿美元财政开支。四是争议与影响:联邦雇员工会起诉马斯克团队“非法接管政府系统”,质疑其未经国会授权和参议院确认的权限。强制取消远程办公、随机裁员等提议被批“违宪”。公务员体系动荡可能导致政府服务停摆,例如航空管理局因员工怠工引发安全隐患,还可能加剧社会对立,甚至被猜测可能激化美国政治分裂,引发“内战”风险。如果耐心查阅一下这些被裁撤机构的存在目的,我们就发现,凡是被裁撤的机构,都是在与中国竞争中没有获得胜利的机构。比如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主要职责和活动如下:一是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食品安全保障,还注重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条件。二是保障全球卫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抗击疾病的项目,如艾滋病、疟疾、结核病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医疗援助、药品和医疗设备,支持卫生系统建设和卫生人员培训,以提高各国的医疗卫生水平。三是促进民主与人权:资助和推动受援国的民主制度建设、选举活动、法治发展以及人权保护等项目,通过支持民间组织、媒体发展等方式,试图影响受援国的政治进程和社会发展方向,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四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在发生自然灾害、冲突和人道主义危机时,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和服务,包括食品、水、避难所、医疗救助等,帮助受灾民众度过难关,缓解人道主义灾难的影响。五是推动环保与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环境保护项目,如森林保护、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同时也在支持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等。在以上五个领域中,美国都没有战胜中国,所以就被裁撤了,很简单的原因和结果呀。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的所做所为,我们还能笑得出来吗?很明显,美国政府是在借马斯克的手进行刮骨疗毒式的机构改革。当把这些在中美竞争中失利的机构清除以后,就会针对中美竞争建立新的机构,从而在新领域和中国展开新的竞争。主要的战略安排和布局,难道不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吗?</p> <p class="ql-block">  总之,今天提出这个话题的目的就是想警示各位同修,不要被美国暂时表面的行为所迷惑,要按照“教员”教给我们的方法,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意思是:在战略层面、长远角度和宏观视野上,要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和气概来看待敌人,不被敌人的强大外表所吓倒,坚信最终能够战胜敌人,因为从历史发展规律和正义性等方面看,敌人是腐朽的、没落的,必然会被战胜,体现出一种坚定的信心和宏大的气魄。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在兵力和装备等方面的优势,中国共产党从战略上坚信人民的力量,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有信心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而在战术层面,也就是在具体的作战行动、实际斗争策略和每一个具体环节上,要高度谨慎、认真对待,充分估计敌人的力量,精心策划、充分准备、灵活应对,不能有丝毫的轻敌和麻痹大意,要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战胜敌人。例如在具体的战役战斗中,要仔细分析敌人的部署、装备、战术特点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战计划,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等,以确保每一个具体行动的胜利,通过一个个战术上的胜利逐步实现战略上的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