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之所以今天下决心开辟这个专栏,是因为昨天读到了一个让我忍无可忍的文章,在这个文章中,作者认为,美国已经确认了中国将治理天下的趋势,并且主动进行了适应。其得到这个论断的基础是川建国上任总统后的言行举止和中国最近六代机到deepseek的爆发。表面上看似乎作者的推断没有问题。不过从我的认知水平来看,在当前的中国,用这样的观点看待中美竞争的实质,就是大错特错了。如果国人有这样的想法,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实现无疑将是最大的打击。下面把我的所思所想呈现出来,请各位同修指正。</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需要明晰的就是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霸主的以及GDP世界第一是不是就等同于世界霸主。美国成为世界老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优势,三权分立体制:美国在继承英国议会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衡,为美国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完善法律体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法律体系,对知识产权等的保护,鼓励了原创和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优越的地理环境,地缘安全:美国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东西两侧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天然的安全屏障使其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冲击,得以安心发展。资源丰富:疆域辽阔,地广人稀,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抓住发展机遇,工业革命契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通过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大幅提升,电力、电气工业等快速发展,诞生了很多实用科技产品,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化强国。战争红利: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前期保持中立,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和物资大赚一笔。后期参战又在战后的国际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后美国拥有全球75%的黄金储备,并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四是强大的人才储备,移民政策吸引人才:作为典型的移民国家,美国从诞生至今一直汇聚着全球各地的顶尖人才。美国开设了专门的移民项目,如EB1A杰出人才项目等,为全球人才提供拿到合法身份和享受福利的机会。重视教育和科研:美国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且对科研投入巨大,吸引了全球优秀学子前往深造和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五是经济与军事的强大,经济实力强劲:美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企业竞争力强,如苹果、亚马逊、可口可乐等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在全球贸易、金融和国际商务中占据主导地位。此外,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使其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军事力量强大: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庞大且技术先进的军事力量,军事预算高昂,在军事技术研发、武器装备更新等方面投入巨大,拥有众多先进的战斗机、战舰、导弹防御系统等。同时在全球建有众多军事基地,能够快速投射军事力量,维护其全球利益。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成为世界老大需要在很多重要方面都全面发展才可以,并不是某个指标达到了就是世界老大了。就拿现在国内的所谓专家津津乐道的GDP 来说吧,美国GDP成为世界第一以及确定世界老大位置的时间具体如下:美国GDP成为世界第一的时间:一般认为美国GDP在1894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在19世纪后期,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钢铁等工业产量大幅增长,铁路建设迅猛发展,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据统计,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其工业产值相当于英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美国确定世界老大位置的时间:通常认为美国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确定了世界老大的位置。二战后,美国虽然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实力大增,但当时世界处于美苏两极格局。美国在冷战期间与苏联进行了长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对抗,在这一过程中,美国逐渐巩固和扩大了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占据着绝对优势,确立了其世界老大的地位。也有观点认为,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美国便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及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开始走向世界老大的位置。由美国GDP世界第一的时间和成为世界老大的时还是有相当大的时间差的。那些简单的将GDP世界第一等同于世界老大的老爷们,睁开你们的眼睛好好看看历史吧。</p> <p class="ql-block"> 第二是美国是如何获得并保持世界霸主地位的。在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和保持世界霸主的位置的过程中,美国是先后战胜了英国,苏联,欧盟等国家的竞争的。换句话受就是美国的世界霸主也不是轻轻松松获得的,也是通过艰苦奋斗实现的。</p><p class="ql-block"> 美国与英国竞争世界霸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领域,贸易保护与产业发展:美国在发展初期通过高关税等贸易保护政策扶持本国工业。19世纪,美国对英国工业设备输入制定高额关税,同时补贴本土企业,推动了本国工业快速发展。而英国的工业发展逐渐被美国赶超,优势不再。金融竞争:二战期间及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取代了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掌控了国际金融话语权。市场争夺:美国凭借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和资源。同时,美国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英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逐渐抢占了英国在许多市场的份额。二是政治领域,国际组织主导权竞争:一战后,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国联最终被英法掌控。二战后,美国推动建立联合国,凭借强大实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话语权远超英国。殖民地政策博弈:美国在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试图打破英国等国在殖民地的垄断,使美国能在全球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中分得利益。二战后,美国推动殖民地独立,冲击了英国的殖民体系。三是军事领域,海军竞赛: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力发展海军,通过美西战争等展示海军实力。在华盛顿海军会议和伦敦海军条约中,美国海军规模达到与英国皇家海军同等水平,打破了英国在海上的绝对优势。战争角色与影响力:一战中,美国后期参战,虽未完全主导战后秩序,但提升了国际地位。二战中,美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力量,为战争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战后在全球建立众多军事基地,军事影响力遍布世界,远超英国。四是科技与人才领域,技术创新竞争: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积极创新,在电力、钢铁、化工等领域取得众多技术突破,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相比之下,英国因依赖旧有工业基础和殖民地市场,在新技术应用上较为迟缓。人才吸引与储备: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吸引了全球大量优秀人才,为国家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而英国本土人口有限,人才储备和吸引能力逐渐落后于美国。以上事实表明,除了没有直接的武力战争,美国与英国争夺世界霸主的位置也是血雨腥风的。</p><p class="ql-block"> 再来看一下美国与苏联是如何竞争世界霸主的。美国与苏联竞争世界霸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领域,阵营对抗: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的经济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资本主义阵营。苏联则与东欧国家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在政治上相互对立。外交博弈: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美国和苏联常常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激烈交锋,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中东、非洲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双方也积极扶持亲己势力。二是军事领域,军备竞赛:双方在核武器、导弹技术、军事装备等方面展开激烈竞赛。美国率先研制出原子弹,苏联也迅速跟进。后来双方又在洲际导弹、核潜艇、太空武器等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导致军事开支不断增加。军事对峙与局部冲突:在欧洲,美苏军队在德国等地区形成军事对峙。在亚洲,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朝和越南等国,双方虽未直接交战,但间接参与了这些冲突,以显示自己的军事影响力。三是经济领域,经济体系对抗:美国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推动自由贸易,构建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苏联则建立了以计划经济为核心的经济模式,与东欧国家组成经济互助委员会。经济遏制与反遏制:美国对苏联实施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限制高科技产品和战略物资对苏联的出口。苏联则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以打破美国的经济遏制。四是科技与文化领域,科技竞争:在航天领域,苏联率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随后推出阿波罗登月计划。在计算机、电子技术等领域,双方也都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文化渗透与反渗透:美国通过电影、音乐、书籍等文化产品,向苏联和其他国家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苏联则强调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五是意识形态领域,价值观输出:美国宣扬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将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式标榜为普世标准,试图向全球推广。苏联则倡导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念,强调平等、集体主义和社会公正,吸引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关注。舆论战:双方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相互攻击和抹黑对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试图在国际舆论上占据上风,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美国最后战胜了苏联,获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并不是一直是战略进攻的态势,而是战略收缩与战略进攻相结合最终获得胜利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形成美苏两个阵营以来,美苏一直的各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到了70年代的时候,美国被迫进入了战略收缩阶段。在这个阶段,美国主要做了以下三个事情。一是调整军事部署:20世纪70年代,美国因深陷越战泥潭,经济增长缓慢,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推行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二是缓和美苏关系:美国通过谈判与苏联达成一系列军控协议,如1972年的《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ABM Treaty)和《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SALT I),缓解了美苏之间的军事对抗,为美国争取到调整和发展的时间。三是推动多极化趋势:美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利用中苏之间的矛盾,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增加制衡苏联的力量,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减轻自身在美苏争霸中的压力。经历过70年代的战略收缩之后,美国在80年代对苏联进入了战略进攻的阶段。在战略进攻阶段,主要敢了以下四个事情。一是实施“星球大战计划”: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力量,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二是加强军事力量:美国在常规军事力量和核力量方面都进行了扩充和升级,增强了在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对苏联形成军事压力。三是开展意识形态和文化攻势:美国通过电影、音乐、书籍等文化产品,向全球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意识形态领域与苏联展开竞争,试图从思想上瓦解苏联阵营。四是经济遏制与制裁:美国联合产油国不断增加石油产量,打压油价,同时缩减对苏联石油的进口,导致苏联石油收入锐减,还对苏联实施经济制裁和贸易禁运,限制高科技产品和战略物资对苏联的出口。通过这一轮的战略进攻,最终战胜苏联,成为世界霸主。通过美苏争霸,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这个国家是懂得韬光养晦的,在竞争态势不利于自己的70年代,主动选择战略收缩方式,调整竞争方法和手段,然后在80年代,竞争态势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再开展战略进攻,并最终击败了苏联。在美苏争霸中,有多个事件能体现苏联的强大,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一是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一事件标志着苏联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展示了苏联在火箭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强大实力,在美苏太空竞赛中拔得头筹,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引发了美国国内对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深刻反思和变革。二是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强硬姿态,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虽然最终选择撤出在古巴的导弹,但在危机过程中,苏联表现出了强硬的对抗姿态,敢于在靠近美国的古巴部署导弹,对美国形成战略威慑,这显示出苏联在军事战略上有与美国抗衡的决心和能力,也体现了其具备一定的全球战略布局的实力。三是苏联军事力量的扩张,20世纪70年代,苏联大力扩充军事力量,在常规军事力量方面,苏联拥有庞大的陆军,装备了大量先进的坦克、装甲车、火炮等武器,其陆军规模和战斗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核力量方面,苏联不断发展和完善核武器,不仅在数量上逐渐与美国持平,而且在导弹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研制出了SS-18等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其强大的核威慑能力使美国不敢小觑。四是苏联在太空领域的持续领先,苏联在太空探索领域不断取得新成就,在载人航天方面,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这再次彰显了苏联在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强大实力。此后,苏联还陆续进行了一系列太空探索项目,如“礼炮”号空间站的发射等,在太空技术和太空探索方面保持着较高的水平。通过以上是历史事实发现,美苏争霸,美国并不是一直占优势,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居于劣势的,但是美国依靠自身的能力,最终实现了反转,并战胜了苏联。这样的对手,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关注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