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贴春联

刘文杰

超市、商场和年货市场喜庆的大红灯笼和高高挂起的春联、萌萌的金蛇送福和喜庆的窗花,红红火火,真有过年的喜庆气氛。<br>在光荣路春联市场,看着满眼的红春联,仰头巡视,猫腰细选,但要买一副自己喜欢的对联却成了奢望。市场上的春联都是一水儿印刷品。内容大多“福禄寿喜,多多发财”都是拜年话,缺少了莺歌燕舞、柳绿花红的个性和新意。<br>文联、书法协会、楹联协会等各个文化团体组织的写春联和各行业迎春送福活动,就很有生活情趣。书法家免费为人们书写春联,好词自己编或在手机电脑下载。实在没有,主办方和书法家都备有现成的春联新词,任你挑选。实在不行,自己拟联作对,再麻烦书法家沾墨挥毫写成春联,更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今年由于别的事耽搁了写春联。好在邻居是市文化部门领导,文庙举办了两天送福写春联公益活动。他请书法家写了几副春联,并送我两幅书法大家张之的墨宝。展开一看,书法大家真是大手笔,笔力遒劲,运墨笔走龙蛇,神韵酣畅。撰写的春联也好,上联是:“四时和气春常在;”下联对,“一室安居庆有余。”横批:“和风盈庭”有了可心的对联,可以给门厅增色了。<br> 已是腊月廿八。晚饭后我把窗花、福字摆满了餐桌。今晚先把室内的窗花、福字贴好。年三十一早再贴春联。<br>“爷爷,我和你一块儿贴!”声音未落,孙女哆咪就从寒假作业中解放出来,笑嘻嘻的跑到餐厅。孙女对过年贴红红绿绿的窗花、贴“福”字充满了乐趣!对可爱的卡通蛇更是好奇。<br>贴窗花、贴“福”字先从客厅贴起,用一块干净的湿抹布在玻璃窗上擦个圆,擦出个贴窗花的大概位置。再把窗花福字贴上,孙女站在窗下,小手指挥着我“左高右低”,“好了,给你胶带。”再看孙女高高举起的双手,手指头、手掌贴满了一条条的胶带。她负责剪胶带,我负责贴窗花。<br>客厅、餐厅、卧室、厨房。窗户、玻璃门都要贴上喜庆的窗花“福”字。一个小时的工作量,还真不是小工程。<br>小孙女始终兴趣不减,帮着剪胶带,贴窗花“福”字。开始,低处的胶带她负责贴,后来高处的胶带她也抢着干。够不着就开动脑筋想办法,她把剪下来的一半胶带粘在长长的塑料杆上,再贴近窗花“福”字狠劲一按,就完成了粘贴。<br>没想到,孙女小小的脑袋有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和灵活的手法。<br>年三十儿一早。我们接着贴春联。我在室外把去年门口的对联揭下来,清理干净。哆咪负责在春联和“福”字背面涂抹上胶水。孙女儿把春联的红纸和“福”字反过来,沿着纸的四边抹匀,涂上胶水,再在春联和“福”字中间刷几下。把涂好胶水的春联“福”字递给我。<br>在贴春联时我给孙女讲到,“春联可不是随便贴的。古时候人们写字都用毛笔,写字的顺序是从右往左写的。念文章也是从右往左念。所以对联也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br>往年都是我自己编春联,请人代写。第一次给自家写春联,源于孙女哆咪刚出生的那一年。她出生在鸡年的年尾,都能望见戌狗年了。我绞尽了脑汁,勉勉强强编写了一副春联:“金酉韶乐金凤至; 旺犬丰年旺福财。”<br>今年贴好了春联、窗花和“福”字,总感觉意犹未尽。蛇年正是我和老伴的本命年。<br>六十年一甲子。怎么也给自己写一副对联吧,算作纪念吧。<br>是推是敲?正当我斟酌再三,正在搜肠刮肚时,孙女也是跃跃欲试,提笔落墨。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真是后生牛犊,勇气可嘉。我们为小孙女的勇气和参与鼓掌。但愿下一代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但愿我在抛砖引玉时,不因自己知识的浅陋而误导下一代。<br>我把自己编的对联一笔一划的誊抄到本子上。铺纸蘸墨,孙女瞪大了眼睛看,儿子边录边拍,一家人围了一桌子。<div>我写下自己的心声,“巳巳琼花双福至; 华年甲子两迎春。”<br>以此来纪念六十年的岁月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