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浏河

春芳

<p class="ql-block"><b>手机拍摄:春芳</b></p><p class="ql-block"><b>文字编辑:春芳</b></p> <p class="ql-block"><b>‌ 浏河‌,位于江苏省太仓市,地处长江出海口附近,扼江临海,战略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浏河镇历史悠久,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1800年之久,古称“娄河”“刘家河”“刘家港”“刘河”,民国时改称“浏河”,沿用至今。</b></p><p class="ql-block"><b> 浏河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漕运和海上贸易中心,被誉为“六国码头”和“天下第一码头”。‌</b></p> <p class="ql-block"><b>  浏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将其作为军事要塞。宋代开始,浏河成为海上漕运的重要通道,元代达到鼎盛,明清两代继续繁荣。郑和在明永乐皇帝的命令下,七次从浏河起航下西洋,使浏河成为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浏河地处长江入海口,与崇明岛隔江相望,东南与上海宝山区罗泾镇交界,南与上海嘉定区华亭镇相连,西南、西、西北与娄东街道毗邻,北与浮桥镇接壤。浏河古镇占地16.9公顷,核心保护范围6.9公顷,保存了大量明清时代的建筑,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古镇内的天妃宫(天后宫)是为了纪念海上女神妈祖而建,始建于北宋,历经元、明、清、民国诸代多次扩建修缮,是重要的历史遗迹。</b></p> <p class="ql-block"><b>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为了这口河豚特意赶到太仓,来的不是饭点儿,先在浏河古镇兜了一圈,客流稀少真的叫五分钟走完了古镇,尝鲜了荠菜馄饨和刀鱼馄饨,确实美味。</b></p> <p class="ql-block"><b>  江南古镇的配置都大同小异,区别就在客流量上了。河豚在这里也叫巴鱼,人工饲养已经无毒,早先在昆山菜场买过几条带回家把玩,没几日就壮烈了。今天去的餐厅规模很大,竟然能熬过这三年回归兴隆,必须点两条“白汁巴鱼”庆贺一下才行。苏轼真懂美食,果然这个季节的河豚非常鲜美,有块好像叫“白”的部位口感像豆腐特别鲜嫩,服务员说只有这段时间才有,只是河豚皮那毛扎扎的口感尝试过多次了都还是接受无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这个古镇非常安静,平时白天来的时候,没什么人,可以好好的享受自己的时光,感悟历史的沉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除了古镇之外,附近就是长江口所在, 江滩湿地公园 能看到漂亮的长江水和对岸的 上海 崇明岛,想象郑和下西洋的盛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早就知道浏河古镇老街的原样已因岁月的侵蚀损坏很多,但去年以来的一番改造,却又让她重新充满了古韵风情……我走近它去感受老街的风情万种,触摸老街的沧桑痕迹。</b></p> <p class="ql-block"><b>  老街北入口新建了牌坊,那种古色古香的味道,一下子把人拉入了久远的时空。牌坊是一个四柱三楼的牌坊,上面是木结构的,底下是石柱的。整个造型带点明代的风格,跟天妃宫的建筑风格相呼应。与北入口的牌坊不同,西入口牌坊的柱子采用混凝土浇筑,牌坊的横梁则采用体现浏河地域文化特色的过海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走在悠远深长的老街小巷中,踏着青石板,寻着古镇的平静舒坦,感受着古镇的风情万种,心也会柔软起来,那么纯净,那么空灵……老街的小巷与两旁的老房子构成了曲径通幽的一处美景,宛如贯穿于生命脉络一般清晰依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据了解,古镇保护一期工程目前基本完工,主要实施了澛漕河及中心北街、河西街、新华东街改造,完成了路面修复、立面整饰、三线入地、雨污分离、河道清淤等工程。其中,重点对沿街房屋进行外立面修缮,凸显古建筑风格;对澛漕河进行河道疏浚,驳岸修缮,改善水质;适当增加景观小品、街区亮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如今,古镇的环境悠闲而清静,没有都市繁华的喧嚣,没有朝九晚五的匆忙,有的只是一种闲适自在的水边人家味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小桥、流水、人家”,这些都是江南水乡的基本元素。在浏河古镇改造的过程中,也同样注重对古桥风貌的修复还原。位于中心街老浏河上,南北走向的老浮桥古称宁海桥。作为浏河镇较有名的桥梁之一,除了老浮桥,沿澛漕河还有永安桥、中间桥、水带桥等6座桥梁,其中浏河最古老的石桥水带桥,之前桥面出现开裂,现在已经修复,并增设了栏杆。改造后的7座桥梁更好地呈现了江南古镇的风貌,成为浏河古镇一道道亮丽的水上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踏入这座古镇,就像走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中,木楼里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这里无处不是木的柱,木的墙,木的门窗,木的阁楼,木櫈木桌木椅,木的门槛,木的楼梯。就连入厕,也要踏上木梯,望着原木的花纹,舒心小解。这木楼之下,便是青石,石阶、石礅、石鼓、石狮、石槽、石栏、石桥,青石的屋基,彩石的道路,各种石的怪兽。有的一面墙都是青石所砌,明显着凿石的纹线,竟像一副石雕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此处如画,画常在水中。这里几乎条条街上有流水,流水无声,缓缓而动,清亮亮的水底能看到石的花纹。有开阔的河在古镇中流,就有了小桥流水与人家。而水中则无船,无鱼。</b></p> <p class="ql-block"><b>  有水草丛生,扯着长长的绿茎,与脚边屋前木楼檐下的花花草草融在了一起,这里便成了一个绿色世界。这绿在流水中,石槽中,木桶中,各式各样的花盆和花瓶里,借天时地理的忧势,竟长出了各自百般的情态,喜欢养植花草的人,为之惊奇,为之愧叹!竟也想到一句诗词:“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走在古镇的小巷里,真是很费眼神,因为你的视界中,已经充满了惊喜和意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总是顺着弯曲的道路慢行,彩色的石径常常会让人迷途往返,这里的街与巷相互串连,虽说没有死路,一旦误入,总会绕着大圈而又走回原处。多亏那些石碑导示图,否则如入八卦迷魂阵了。其实,细心游转,你会看到各种牌坊,看到明清时的城楼,看到蚀迹斑斑的古老石桥和那充满纳西文化的街名。当然东巴文字在这里处处皆是,凡有汉字的地方总是有象形文字在那里表现,目睹这种趣味横生的文字,内心会起波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若能走遍这座古镇,就能踏过三百五十四座石桥,这个数字真让人吃惊!足以说明这古镇的水道多么丰富。就像这些石桥的名字,美名其曰锁翠桥、映雪桥、大石桥、万千桥、马鞍桥、南门桥、仁寿桥等等。而每每立于一座古桥之上,看到桥边墙上涂满了东巴文化,那是一种人与自然无比和谐,相互交融的美丽世界,那里有着神秘与崇尚,有着敬畏与向往,有着天人合一的神圣境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最后一天我们来到涨滩湿地公园,它是位于江苏太仓郑和大街与银海路交叉口附近,是太仓市政府沿着长江建设的一个以湿地生态涵养为目的的休闲公园,公园规模不大,主要以绿化及人行步道为主,适宜于健身,里面没有娱乐设施及任何景点,因为免费,所以值得顺道去看一下,湿地环境优美特别宁静,我面对长江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这宁静又美丽的景色全部吸藏在心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再见了浏河,我期待下一次再用健康和不老的心态再与你拥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