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出发—浮梁县瓷宫

南岸青栀~

<p class="ql-block">  在景德镇这片因瓷而兴的土地上,有一座瓷宫静静矗立。它不似高楼大厦那般夺目,却以满身瓷片勾勒出别样的韵味。从古老窑火中诞生的瓷,在这里拼凑出历史与艺术的轮廓,无需过多渲染,仅这般质朴地存在,就吸引着人们,想要走进它,触摸瓷艺传承的脉络。</p><p class="ql-block"> 它坐落在景德镇市浮梁县新平村,主要建筑为外形酷似土楼的圆形陶瓷宫殿,名为“瓷宫”。瓷宫的墙面之上,镶嵌着各式各样的瓷瓶、瓷碗、瓷盘,还有精美的瓷板画,这些瓷器涵盖了多种工艺,争奇斗艳 。而瓷宫的主人,便是大家亲切称呼的“瓷宫奶奶”余二妹。</p> <p class="ql-block">  踏入瓷宫,仿若闯进了一个瓷器的奇妙宇宙。这座惊艳世人的建筑,由6万多件瓷器与80吨瓷片精心装点,其中囊括了景德镇久负盛名的四大名瓷——青花、玲珑、粉彩和颜色釉。这些瓷器,一半被巧妙嵌入墙体,组合成形态各异的造型,风格大胆粗犷,满是不羁的艺术张力,处处彰显着别出心裁的设计巧思 。</p> <p class="ql-block">  宫殿之上,大量尺寸各异的瓷板画星罗棋布,为瓷宫添上一抹独特的文化韵味。值得一提的是,装饰所用的瓷器,皆为老人穷尽数十年悉心积攒而来,大多烧制于上世纪80年代的柴窑,其间精品佳作频出,随便一件都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独特的工艺美学,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  青花的淡雅,在瓷片上晕染出千年的诗意;粉彩的明艳,似将世间的繁华都浓缩其中。每一片瓷,都承载着景德镇千年窑火的温度,它们或完整,或残缺,却都在这一方天地里,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然而,真正让我心灵受到触动的,是瓷宫背后的故事。这座凝聚着无数人惊叹目光的瓷宫,是余二妹老人一生梦想的结晶。她出生在陶瓷世家,自幼便与瓷器为伴,对陶瓷艺术的热爱早已融入她的血液。在她心中,一直有一个宏伟的梦想——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瓷宫,将毕生所珍藏的瓷器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领略到陶瓷艺术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余二妹老人倾其所有。她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哪怕面对旁人的质疑与不解,也从未有过一丝动摇。她亲自参与瓷宫的设计与建造,每一块瓷砖的铺设、每一件瓷器的摆放,都经过她的精心考量。在那些漫长而艰辛的日子里,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梦想的执着坚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看似难以逾越的困难。终于,这座承载着她一生梦想的瓷宫在众人的惊叹中拔地而起,成为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又一标志性建筑,也成了如今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站在瓷宫前,我不禁联想到生活中那些同样执着于梦想的人。比如摩西奶奶,76岁因关节炎放弃刺绣拿起画笔,80岁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画作畅销全球;再如姜淑梅,60岁开始识字,75岁出版第一部作品《乱时候,穷时候》,用简单文字记录家族历史和民间故事,随后陆续出版多部书籍,成为作家,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年龄就不是阻碍。她们虽身处不同领域,却有着同样的勇气与执着!</p><p class="ql-block"> 梦想,是生活的调味剂,是前进的动力源泉。它无关年龄,无关背景,只关乎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只要心中有梦,任何时候都可以出发。</p> <p class="ql-block">  离开瓷宫时,晚霞为它披上了一层绚丽的霞衣。我频频回望,瓷宫静静矗立,宛如一位沉默的智者,守望着这片土地,激励着每一个逐梦人,在生活的旷野里,无论处在人生哪个阶段,都别忘记勇敢追逐心中的那束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