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丘风韵】商河县八区联村供销合作社发展简史

森林

<p class="ql-block">穿越历史时空,供销合作社是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组织,有着悠久的光荣历史;它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农民农副产品购销一体化的一架重要桥梁。</p><p class="ql-block">供销合作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时代产物,它伴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次改革而改革,它在七十多年风雨沧桑的历史长河中发挥过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翻开《商河文史》书册,商河县八区联村供销合作社发展历史,迄今留有一段空白,没有人留下笔墨,故乡人不知实情。我父亲对那段历史,比较了解,因为八区联社地址就在殷巷村孙氏家族青砖瓦房院内,我祖父孙瑞是元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根据我父亲回忆,我记录整理出它的前因后果发展过程,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简史内容,具有文献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更好地走向未来。</span></p> <p class="ql-block">商河县八区联村供销合作社成立前,它的前身是民间个体自发联合组成的村生产股。</p><p class="ql-block">在新中国成立前,当时的殷巷村现状,村里大约有600多口人,家家户户都是以自由单干形式进行耕田种植。村里仅有几户人家做经商生意,以买卖布匹、茶叶等为主,所以家大业大。</p><p class="ql-block">据我父亲叙述: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殷巷村成立了农会组织;农会主任王秀宾、副主任张志甲、赵长轮、农会文书孙瑞等。</p><p class="ql-block">后来,农会组织又改为村委会;村长赵笃员、赵笃荣、村文书孙墨林等。</p><p class="ql-block">殷巷村联合生产股,是1947年春天在农会领导下组成的。这个村民联合生产股组织成员有:孙祥林任经理,赵笃贵任副经理,孙瑞任总会计,孙明德任营业员,贫民代表张志胜。</p><p class="ql-block">这个生产股组织,有章有序,每人可以20斤粮食、生产农具、牲口等入股。每年,入股人可享受生产股两季赢利分红。</p><p class="ql-block">这个生产股组织成员,诚实守信,口碑很好,为殷巷村百姓提供了生产服务,提供了较多红利,在商河县比较出名。</p> <p class="ql-block">在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针对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现状,为解决中国人口吃饭问题,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农村土地改革运动,将农民私有化土地转变成公有制化土地。</p><p class="ql-block">在1952年8月,党中央提出中国农村要走联合生产互助组道路,来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开发农业生产力潜能。</p><p class="ql-block">根据党中央文件精神,殷巷村共成立了四个生产互助组。后来,殷巷村又分成八个生产小队互助组。</p><p class="ql-block">在当时,农业生产互助组形式分为临时性、季节性和常年性三种形式。殷巷村生产股,它是以商业生产服务为核心形式存在的,为互助组提供生产资料供应、采购等服务功能,发挥了巨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形势需要,初级合作社需要向高级合作社发展。在1953 年春天,党中央又号召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将私有制形式的生产股、互助组向公有制供销合作社过渡。</p><p class="ql-block">在1953年4日22日,商河县八区联村供销合作社正式成立。所谓八区,是指在商河县排名第八位。联村供销合作社,包括赵奎元和殷巷两个乡镇。</p><p class="ql-block">八区联社组成人员名单:正主任王树义,户籍赵奎元乡王家;副主任马振帮,户籍赵奎元马探辉;供销社会计孙瑞,户籍殷巷村;别外职员有赵后喜、张洪喜、李洪喜、刘传喜、郭连祥、牟跃峰、张乐兑等。</p><p class="ql-block">八区联社,共分百货门市、副食品门市、生产门市、采购站、粮食收购站、棉花收购站,还包括下属村十个门市部。</p><p class="ql-block">八区联社大沙河南有五个门市,张泗湖、车家、安家、马庵赵和吴新。大沙河北也有五个门市,银王、绳家、李集、王集和白王。</p><p class="ql-block">因地制宜,在1955年春天,商河八区联村供销合作社随着形势的发展,又完成由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改造。</p><p class="ql-block">因势利导,在1958年春秋,中国要走人民公社化道路,加快农业生产发展步伐,又掀起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区联社又进行了一系列改制,又更名为殷巷镇人民公社供销合作社,私有制形式已经不存在,它的性质完全属于人民公社公有制。</p> <p class="ql-block">纵观历史风云,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农村农业土地改革:互助组改革、初级农业合作社改革、高级农业合作社改革、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安邦治国,彻底改变农村贫穷面貌,让农村百姓过上富强民主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在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以来,党中央又进行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改革:实行生产责任制、改革开放搞经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等改革。</p><p class="ql-block">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成熟性的改革举措终于让中国摆脱了贫穷,解决了14多亿中国人温饱问题,让中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p><p class="ql-block">我拙笔浅写《商河县八区联村供销合作社简史》,仅能简明扼要地概述它的初级社情况、高级社情况、人民公社公有制情况,为《商河文史》提供参考资料,让后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史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一面最好的照耀镜。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更应该走进历史,学习历史,感悟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文字原创</p><p class="ql-block">美篇图片:部分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音乐:穿越时空的思念</p><p class="ql-block">美篇写稿于2025年2月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