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9日 晴</p><p class="ql-block"> 嘉兴子城遗址位于南湖区,与天主教堂只隔了一条紫阳路。1700多年的子城始终默默地屹立在嘉兴市中心,见证这方热土的春夏秋冬,风云变幻。在城市发展中,子城和其所代表的历代官署起到了中心作用。今天,也是嘉兴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实物载体,彰显了衙署文化对地方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我沿着中轴线通过嘉兴府城门,走上林荫大道,穿过“公生明”仪门,走进端本堂,了解子城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嘉兴府正门。</p> <p class="ql-block"> 城门两侧矗立石狮一对,为明代物件。母石狮曾被掩埋于地下,2019年10月11日,子城遗址公园建设施工时被发现,伤痕累累,经清理,母石狮又重置于原位。</p> <p class="ql-block"> 子城1938年也曾作过国民党的绥靖司令部营。</p> <p class="ql-block"> 通往端本堂的林荫大道。</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嘉兴子城遗址实施考古发掘,勘探东城墙位置,解剖北城墙,发现了五代时期城墙,探明子城明清大堂位置、规格及子城遗址起始年代。嘉兴子城遗址是嘉兴历代府衙所在地和太平天国听王府旧址,曾长期作为嘉兴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活动中心,是保存完好的、演变脉络清晰的县、州、府衙署遗址。</p> <p class="ql-block"> 嘉兴子城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龙三年(231),历经1700多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一直为嘉兴历代县、府衙署所在地,子城见证了嘉兴城市变迁的每一历程。是国内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府级衙署遗址,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制度和嘉兴的地方历史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追溯嘉兴子城遗址内衙署的历史变迁,加深了解了“吴风越韵、水乡绿都”嘉兴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公生明”仪门。</p> <p class="ql-block"> 子城遗址公园正东有座小亭,名叫怀苏亭,是纪念苏小小的。苏小小是南北朝时期南齐(479-502)钱塘歌妓,才貌俱佳,家学渊源,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多以文学形象存在。在唐代,白居易、李贺、温庭筠、张祜等诗人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词。</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杭州断桥有苏小小墓,嘉兴也有苏小小墓,可见苏小小之影响。</p> <p class="ql-block"> 苏小小</p><p class="ql-block"> 妾乘油壁车,</p><p class="ql-block"> 郎骑青骢马;</p><p class="ql-block"> 何处结同心?</p><p class="ql-block"> 西陵松柏下。</p><p class="ql-block"> 幽兰露,如啼眼。</p><p class="ql-block">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p><p class="ql-block"> 草如茵,松如盖。</p><p class="ql-block"> 风为裳,水为珮。</p><p class="ql-block"> 油壁车,夕相待。</p><p class="ql-block"> 冷翠烛,劳光彩。</p><p class="ql-block"> 西陵下,风吹雨。</p><p class="ql-block"> 李贺笔下的苏小小,楚楚动人,略带哀伤,终其一生,红颜薄命。</p> <p class="ql-block"> 临近元宵节,子城遗址公园内正在装点各色花灯及推出各种剧目,来营造浓浓的节日气氛。因时间有限,来不及欣赏歌舞,匆匆赶往嘉兴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0日晨草于旅辰智慧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