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方可圆满

笑笑

<p class="ql-block">  所谓“初心”,一般有狭义、广义之说。狭义上的“初心”是指做某件事的最初动因与想法;广义上的“初心”则是指一种信仰与追求。但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上的“初心”,都是指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而做出的选择或决定,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变的。</p><p class="ql-block"> 然事实上许多人的初心却是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境况的变迁而渐渐淡漠,甚至逝去或改变。尽管人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可真正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始终身体力行者却为数不多。抛开信仰与追求不说,单就从做事上而言,“初心”便常常被我们遗忘,何也?无它,不是太执着就是心善变。</p> <p class="ql-block">  太执着了就会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只顾埋头赶路,常常忽略其它,事事总想完美,往往事与愿违,结果路愈走愈窄,事愈干愈难,孤独与寂寞、怀疑与蹉跎等诸般情绪便就自然而然地惰化了那曾经守望的“初心”。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当年刚入佛门修行时,他的师父出题让弟子们写一首偈语来阐述自己对佛法的领悟,于是大师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则对大师兄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感悟,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两首偈语两种境界,都是初心一般无二,前者太过执着,杂念丛生易落寞,后者物我皆无,只求本质存自在。所以说,要想坚持初心,必先守住本真。</p><p class="ql-block"> 曾看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镇来了马戏团。马戏团在当地临时招工,做三小时工作的人可以给一张外场的票,要是干一整天,可以得到一张最前排最中间位置的票。有穷人家的兄弟俩,兴高采烈地报了名,他们愿意做一整天活,换一张最前排的票。搬器具,搭台子,提水扫地……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他们一刻不停地干活,其实,兄弟俩早已没力气了。但是看马戏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还是最前排最中间的位置!到了晚上,两个又累又饿的男孩终于在艰苦的劳动后迎来了演出。他们满身尘土,筋疲力尽地坐在第一排。马戏开始了,全场掌声不断,而这两个孩子,却在这掌声里沉沉地睡着了。故事让人心酸,可仔细想想,这不正是很多人的人生吗?虽说是初心未改,但却是事与愿违。太执着了必然身心俱疲,手里即便握着最好的票,却也只能坐在最好位置上睡觉。</p> <p class="ql-block">  再来说说善变的心,心善变了多随意,太随意了失初心。人们常说“最可信的是人,最不可信的还是人。”其缘由无非就是在说人心善变,不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就是遇到挫折便灰心,更甚者就连看到几个现象、听到几句闲言,都可能改变心意,忘记初心。曾看到过这么一个寓言:说是一群羊上山吃草,一开始各吃各的,倒也互不相扰。可吃着吃着,有些羊就觉着前面还有更肥嫩的草,于是就向前奔跑,看见草地匆忙吃几口又向前跑,后面的羊见前面的草被践踏,便也朝前奔跑起来。于是吃草便变成了赛跑,结果跑到山顶却没有了草。这则寓言看似可笑,实则寓教,诱惑让它们忘记了初心,幻想让它们失去了本真,路倒是跑了不少,草却还是没有吃饱。</p><p class="ql-block"> 其实,心之善变几乎人人都领教过,因为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时时都在浸染着人心。如果说人们一开始都能守着初心努力着、坚持着,可当不被理解或是被误解或是被诱惑又或是无力改变的时候,往往就容易丧失信心与初心。其实初心也是需要坚持奋斗的,能一蹴而就的那不叫初心,充其量算是心血来潮时的期望,初心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能始终坚守初心并为之奋斗者,才不会愧对初心!要知道:变是永恒的,不变是不可能的,所不同者只在于变中能否不改初心。即环境、条件拟或是其它都在改变,初心或随之改变或始终如一。也许改变初心未必全错,坚守初心未必全对,但初心一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在人生中许下的梦想、努力的目标。只要是自己认定的,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前行。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初心,也都可能生出私心杂念,但只要记得自己为什么出发,就不会走得太茫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源自网络(顺致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