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现存宗教活动场所共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被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金阁寺 <p class="ql-block">金阁寺,是一座时间与空间的杰作,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它的金色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佛祖慈悲的目光,温暖而深邃,照亮了每一个虔诚的心灵。<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闪耀着金色光辉的古老寺庙,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与信徒。</span>它的建筑之美,令人叹为观止。精巧的构造、细腻的雕刻,每一处都彰显着匠人的智慧与匠心。仿佛是自然界的精灵,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和谐共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p> 竹林寺 <p class="ql-block">竹林寺;始建于唐代,是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的圣地。历经千年沧桑,竹林寺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竹林寺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寺庙两侧矗立着两座砖塔,一座是现代修建的三层密檐式砖塔,另一座则是历史悠久的明代舍利塔。这两座塔不仅结构稳固,而且雕刻精美,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寺内的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厢房、正殿、禅院等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竹林寺宏伟壮观的建筑群。</p> 龙泉寺 <p class="ql-block">一座隐匿于尘嚣之外的古刹,幽静古刹,禅意盎然。龙泉寺,宛如一颗镶嵌在绿水青山间的璀璨明珠,以其幽静的环境、古朴的建筑,散发着淡淡的禅意。步入寺内,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净土,让人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洗涤。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龙泉寺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砖一瓦、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画,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在赞叹之余,更加敬畏这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远。</p> 黛螺顶 <p class="ql-block">黛螺顶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东面西,中轴线上由西向东依次排列着牌楼、天王殿、旃檀殿、五方文殊殿,</span>经历多次重修与更名,最终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定名为黛螺顶。“黛”代表墨绿色,而“螺”则象征着海螺。每当夏季来临,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一个盘旋而上的墨绿色海螺,海螺在佛教中又是法器,因此这座寺庙被视为佛家所赐。当你走进黛螺顶五方文殊殿朝拜,就等于登遍了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一样,称“朝台”。</p> <p class="ql-block">站在黛螺顶远望,山峦层层叠叠,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卷在你眼前徐徐展开,<span style="font-size:18px;">银装素裹,分外妖娆。</span>给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感觉。你不仅欣赏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更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p> 五爷庙 <p class="ql-block">五爷庙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每月初一、十五以及五爷的生日(农历五月十三日)时,更是人山人海,香火鼎盛。五爷,即广济龙王菩萨,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有求必应,深受百姓信仰。这种信仰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展现了五爷庙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五爷庙,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与庄严的世界。在这里,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喧嚣,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五爷庙不仅是一个祈福许愿的地方,更是一个心灵栖息的圣地。</p> 朝拜者与助持张香魔兰合影 菩萨顶 <p class="ql-block">菩萨顶位于五台山手掌般的中心地带,即灵鹫峰上,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周围寺庙林立,如众星捧月。其海拔高达1797米,因山形酷似印度灵鹫山而得名。菩萨顶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藏两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寺庙内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物,形制和手法多参照皇宫官制式,显得富丽堂皇。红柱红墙、金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彰显出其尊贵的地位。这种皇家风范与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不仅是五台山上一处令人向往的圣地,更是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 梵仙山 <p class="ql-block">梵仙山不仅因其自然美景而闻名,更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神秘的传说而备受瞩目。据传,康熙皇帝曾御封此山为“饭仙山”,并流传着“饵菊成道”的传说,意指仙人通过食用五台山的菊花而参悟佛道。这些传说为梵仙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寻。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游客在登山的过程中,可以欣赏到古朴的庙宇建筑、精美的雕塑和壁画,以及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信徒的虔诚之心。这些人文景观为梵仙山增添了几分历史厚重感和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地质古老,地貌奇特,地处华北大陆的腹地,与恒山-太行山连续,相对高差达2400多米,大面积出露了地壳不同层次的岩层和地质构造,展示出中国大陆基底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组成,是由大于25亿年的世界已知古老地层构成的最高山脉。在漫长的地球演进中,五台山经过了铁堡运动、台怀运动、五台运动、燕山运动,形成了以五台群绿色片岩及豆村板岩构成的五台隆起,具有高亢夷平的古夷平面、十分发育的冰川地貌、独特的高山草甸景观,更有第四纪冰川及巨大剥蚀力量造成的“龙磐石”、“冻胀丘”等冰缘地貌的景观另世人称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