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慈禧病情的日记竟高调出版

遇知音

今晨冒着零下严寒去旧书早市淘宝,幸运淘得40年前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清朝名医薛宝田《北行日记》,书很薄,只有7万字,竟然有56页超过三分之一的版面是当时刻板出版时各界人士为日记作的序和诗词。<div><br></div><div>这可一本记录当时最高领导人诊病治病过程的日记,在当时竟然能到处传阅还敢如此高调出版?谁能给出解释?难道当时最高领导人健康情况不是机密?</div><div><br></div><div>洛阳日记创新学会李明强2025年2月9日</div> <p class="ql-block">求助荣耀手机智慧助手查得:《北行日记》的创作和出版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创作背景与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薛宝田(1815~1885),字心农,如皋人,出身于名医世家。其父薛银槎曾官至兵马司吏目加捐布政司理问,兼工医术。薛年少时曾随其父在京读书,研习经史,之后前往浙江做官,但一生仕途不显,仅做过县学训导与鹾尹等小吏。之后或因仕途无望,薛秉承家学,在公务之余攻读医书,成为江浙一带的知名儒医。</p><p class="ql-block">创作缘由:清光绪六年(1880),薛宝田经浙江巡抚谭钟麟举荐,进京为慈禧太后治病,共历时98天(其中为慈禧诊脉十五次,立方二十余)。返浙后,薛氏将其诊疗经过与路途之见闻撰成《北行日记》一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内容与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容概述:《北行日记》不仅记录了薛宝田为慈禧太后治病的医学内容,还包含了论诗、论经、论史、咏古等其他方面的内容。</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该书在医学与史学研究方面均有一定价值,是了解晚清宫廷医疗及薛宝田医术思想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出版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版时间:《北行日记》初刊于清光绪六年(1880)。</p><p class="ql-block">通行版本:现存清光绪六年刻本,而通行本则为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铅印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北行日记》在当时如何高调出版的具体细节,由于历史久远且相关资料有限,已难以准确考证。但可以推测的是,由于其内容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既涉及宫廷医疗又包含作者的儒学思想),该书可能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得以顺利出版。同时,薛宝田作为一位知名的儒医,其社会影响力和人脉资源也可能对书籍的出版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北行日记》的出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其内容的重要性、作者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当时的出版环境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