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1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6日我们开始了英国伦敦之旅。早餐后首先参观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然后乘船游览泰晤士河,午饭后游览著名的大英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格林威治天文台</b></p><p class="ql-block"> 当天下着大雨,我们冒雨登上了公园最高处,到达格林威治天文台。 </p><p class="ql-block"> 格林威治天文台成立于1675年,座落于格林威治公园的一座小山上,周围是绿意盎然的大草坪,环境清幽。
1997年,天文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可俯瞰英国伦敦全景。</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本初子午线,东西两边分别定为东经和西经。我们跨东西半球,留下了我们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船游泰晤士河</b></p><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乘坐游船,游览泰晤士河。</p> <p class="ql-block"> 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河流,因为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全长346公里的泰晤士河,是不列颠当之无愧的母亲河,无数物质和文明随着泰晤士河流向内陆,滋润着这块欧陆对岸的后起之地,并将其推向繁华盛世…</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泰晤士河默默的流淌,诚实的将伦敦昔日的繁华落实寞和它今日不甘落后的精神写在脸上。</p> <p class="ql-block"> 伦敦在泰晤士河边诞生,成长,繁荣,最美丽的景观就在泰晤士河两岸。</p> <p class="ql-block"><b>伦敦塔桥</b></p><p class="ql-block"> 伦敦泰晤士河上的著名桥梁是 伦敦塔桥 。始建于1886年,并于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它将伦敦的南北区连接成一个整体。伦敦塔桥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梁,也是伦敦的象征之一,因其独特的设计和历史意义,被誉为“伦敦正门”。</p> <p class="ql-block">伦敦眼</p> <p class="ql-block">大笨钟</p> <p class="ql-block"> 泰晤士河岸边,除了大名鼎鼎的历史建筑以外,还有数不胜数的现代化建筑,比如:摩天大楼“碎片大厦”,号称北半球最高的摩天轮“伦敦眼”,为古老的泰晤士河沿岸,增添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充满了活力和韵律。</p> <p class="ql-block">碎片大厦</p> <p class="ql-block"> 我们徜徉在泰晤士河,感受的是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古典与摩登,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灵性和气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英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相信每一个人到伦敦,大英博物馆绝对是驻足流连忘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别名不列颠博物馆,是一座于英国伦敦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成立于1753年。该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于1759年1月15日起对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 因为它里面的展品实在是太丰富了,几乎涵盖了全人类的文明精华,每一件藏品都有可能是一个未解之谜,从古埃及的木乃伊到两河流域的亚述浮雕,从罗塞塔石碑到古希腊雕塑,从伊斯兰陶器到中国青花瓷,从日本浮世绘到中世纪欧洲古物.......,</p> <p class="ql-block"> 这些基本上都是大英帝国在18-19世纪最鼎盛时期从世界各地搜罗而来,目前馆藏文物超过800万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性博物馆,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我们请了专职的中文讲解员,为我们进行了非常专业祥细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 馆内收集之文物珍品,纵横东西,包罗万象,令人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截至2024年11月,馆内藏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长期公开展出2000件,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在这些中国文物中,有不少是通过捐赠或自然流通的方式收藏进馆的,当然也有一些文物则是源于抢掠。</p> <p class="ql-block"> 每天来此 参观的人数络绎不绝。除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外,博物馆一直都对外开放并逐渐延长开放的时间。入馆人数由每年的5000增至2017年的5,906,716人。现在每天参观的人群排队等候都是长龙。</p> <p class="ql-block"> 因时间关系,很多珍贵文物我们没能看完。留点遗憾下次再来吧。</p> <p class="ql-block"><b>编辑制作:霞光</b></p><p class="ql-block"><b>摄影:阿斌 霞光</b></p><p class="ql-block"><b>2024年7月6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