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老柬冬春游之七 琅勃拉邦的魅力四射

天山老兵

<p class="ql-block">  过了磨憨口岸后,紧接着就是老挝的磨丁口岸,这里高楼林立,建设不断,是中国和老挝的经济开发区,估计也多为中国投资。进来已是下午,没敢再走,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在东北饭馆吃了中国的早饭,9点半(老挝时间为8.30)在银行换老挝币。口岸到老挝北部重要的旅游城市—琅勃拉邦只有290公里,早就知道距烂,但烂到这种程度也是从来没见过。尘土飞扬,大货车,工程车还多,前面80公里全是坑坑洼洼,如果雨季走这段路,估计车都成一种土灰色。后面一段路还好点,直到太阳落山总算是到了琅勃拉邦。开了近十个小时。如果性格急的人,估计车受不了。</p> <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在老挝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有一千多年历史啦!湄公河从西而来,在这个地方拐了个7字型弯向南流去,城市处在河的左岸。南欧江又在这里拐了个几字型弯,汇入湄公河。城市沿河、沿江而建,看不到三层以上的楼房,看不到一处红绿灯也看不到一位警察,更没有电子眼。路边随便停,好路随你开,能多快可以多快。可以不考虑车辆违章。</p> <p class="ql-block">  当地车辆以10座左右的旅游车最多,以丰田、现代为主,主要为游客服务。看不到中国车。摩托车也都是汽油车,没有电摩。也没有充电桩。汽油价格折合人民币8元左右,也不便宜,磨丁口岸还要8.9元。城市没有工业,靠旅游,物价总体不低。</p> <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是一座小乘佛教遍布的城市。城里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佛教教堂,大皇宫不大,但金碧辉煌,建于1359年,大约是我国的元朝末年,老挝国王在这里居住办公。香通寺也很有特色,是皇家佛寺。迈佛寺、帕玛哈泰寺也不大一点。整个琅勃拉邦省有大小佛寺500多座。</p> <p class="ql-block">  小乘佛教的宗旨通过修行达到自我完善和解脱苦难和轮回,西藏人民就修行的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目标是通过菩萨道的修行,帮助所有众生达到解脱。</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是一座自然与文化世界双遗产的城市。很休闲自由,景色又好,所以游客主要是欧洲人,中国游客好像能占不到十分之二吧。晚上,酒吧、饭馆、夜市真是洋人的天下。就像泰国的帕提雅被美国人占领一样。因为二战时期美国人在那里大量驻军,时间又长。这样一代代传承,对那地方感性趣。到琅勃拉邦估计法国人是主力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琅勃拉邦是湄公河畔一座因佛而得名的千年</span>佛都古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市有679座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前后</span>受法国和日本殖民百年,所以她既有佛教文化的虔诚内敛,又有法式的浪漫开放,东西方文化从建筑到饮食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碰撞、融合、共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年轻人结婚是在晚上举行仪式,客人带着请柬赴宴,同样要随礼。迎客人员站一排有十几位之多。菜品大约十二,不是太多,没有更多热菜。</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里没有高楼,没有拥堵,没有繁忙,没有急迫,慢悠悠的生活百年不变,古老破旧的房子原模原样,佛寺低沉的梵音永远缭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们好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切都是原封不动,返璞归真。余秋雨24年前考察中东文明到了尼泊尔,看了那里的佛教起源,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也有感而发,认为这种原生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不是很好吗,何必劳神费力,无节制的创新创造,改造自然。</p> <p class="ql-block">  今天5点起床,天还未明,走路赶到香通寺门票长街上,看琅勃拉邦有名的布施仪式。</p>